论实现科学教育与德育的统一_科学教育论文

论实现科学教育与德育的统一_科学教育论文

论实现科学教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卢嘉锡语)。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人们往往把科学教育仅作为一种求真的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活动,因此在重视科学的知识教育价值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科学内在蕴涵的善与美,忽视了科学的德育功能。而不能全面的认识、发掘、实现科学内在的教育价值,教师就很难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本文就着重探讨如何实现科学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科学教育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

从事现代科学教育的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弘扬科学的本性,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无论科学可能会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本质都是人性的。每一个科学的结果都是人性的果实,都是对它的价值的一次证实。科学家的努力所揭示出来的宇宙的那种难以想象的无限性不仅在纯物质方面没有使人变得渺小些,反而给人的生命和思想以一种更深邃的意义。”〔1〕科学的本性就是使人从自然界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从愚昧走向文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它像人类其它创造活动一样,充满着最高尚,最向上的生命力,给人类以祟高的理想和精神,从而不断使人的生命达到更高的境界,获得“更深邃的意义”。而科学精神正是由科学本性所要求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其中包括求是进取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自由探索精神,勇于批判精神、大胆创新精神、谨严刻苦的敬业精神等)以及为人类服务和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在运用科学方法探索宇宙自然奥秘,追求世界之真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被科学工作者用于科学实践时不断升华出来的一种具有更普遍社会意义、人类意义的精神财富。在这个升华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的磨难,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认为,科学精神比科学给人带来的物质利益更加宝贵,它是“科学的生命”,是科学活动的灵魂。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科学才成为一项神圣而迷人的事业,促使科学工作者全身心的投入,用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去扩大和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富。

自近代以来,科学教育一直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为基本任务,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不仅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所构成的完整的整体,而且对这个整体的三个方面的重要性的排列,已经由过去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变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这种变化并不是说在现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强调现代科学教育,不是仅限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科学知识,而是更着眼于他们的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升华。因此,从事现代科学教育的教师,讲授专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应是充溢着科学精神,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同时,逐渐领悟科学精神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那种内化到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科学精神,不仅对他们学习掌握专业科学知识有无形的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使他们获得一个科学工作者所应有的理想情怀,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永远激励他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二、科学教育应贯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科学的本性和社会功能的要求。首先,从人类理想看,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智力活动,更是一种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是人类的最崇高的理想,同时也是科学的神圣使命。因为人类自由的关键是使劳动成为自由的活动,而劳动能否成为自由的活动,一是取决于劳动的社会性质,即取决于能否消除劳动的私人性质和异化性质;二是取决于劳动是否具有科学的性质,即是否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2〕因此,可以说,科学的最重大的社会功能,就是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创造基础和条件。而科学的这个神圣使命必须通过化为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心灵中的神圣使命和科学实践中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从人类现实看,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趋势日益突出,科学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直接,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大。因此,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科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就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的本性与社会进步的本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个具有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真理的大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理性、逻辑和对公理的信念,有可能也有必要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影响作用社会,产生一种对社会公理的敬畏和执着以及在需要时挺身而出维护社会公理的勇气。倘若理工科学生真的因为学了科学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那不仅是科学教育的失败,而且是人类社会之大不幸。另一方面,科学内容本身虽然没有阶级性,但科学成果被不同的集团或不同的人所利用,却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既能够遵循科学的本性将其用于高尚的目的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也能够背离科学的社会意义和人类意义将其用于卑鄙的目的而造成社会的退步和人类的灾难。科学也可能由于“滥用”而引起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枯竭、道德沦丧等一系列社会病症。也正因为此,世界著名科学家、世界和平活动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庄严地向科学家,也向全人类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功能和责任的问题:“科学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就能在长远中变成改造社会的主要力量,由于它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它能够最终地支配其它力量。但是,科学如果不明白自己的社会意义。就会沦为要它背离社会进步的方向的力量手中的工具而无法自拔……。”〔3〕

总之,既然社会性是科学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既然社会责任是科学活动的内在要求之一,那在科学教育中,始终贯穿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成为从事现代科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科学教育应渗透哲学精神

现代人才观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塑造和培育理工大学生的哲学气质和哲学精神,已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何谓哲学气质?爱因斯坦说,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外部世界就象一个巨大而永恒的谜,对于这个世界凝视深思就象获得解放一样吸引着他。这也就是德国伟大的古典哲学家康德所常常激动不已的:“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两种东西便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爱因斯坦和康德的这种胸怀、情感和追求,就是哲学气质。勿庸讳言,我们现在的科学教育所培养出来的理工科大学生就立意、胸襟和气质来说,最大弱点正是缺少这种“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浩博之气。因此,我们的科学研究,成绩多半是个别的,局部的,而不是学科结构、学科性质和思维观念上的重大突破,至今没能为人类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或贡献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为了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哲学气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我们的科学教育能自觉地渗透哲学精神。

(一)引导学生以追求“普遍性”为念。爱因斯坦“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作为这种哲学本质精神的内化,爱因斯坦的深沉哲学气质之一,就表现在他的研究总是力图发现自然界的隐秘结构和基本作用,并尽可能地通过数学方式把他们归结为几条普遍的法则,表现在他一开始便把物理学理解为以普遍概念把握外部实在世界的一种努力。其实,作为科学创造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即力图用一个凝炼、简洁的公式或定律去概括最大量、最丰富的众多自然现象、正是哲学本质精神的体现。如“两圆至多相交于两点”——平面几何这条定理仅9个汉字所组成,然而它却概括了天地间无穷无尽大大小小的圆相交时所出现的一定不易的现象。再如,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而宇宙中的各种系统均是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所以该理论象撒向知识海洋里的一个大网,把各个知识领域最为广泛的一类现象都网罗无遗,尽收眼底。普利高津因此而获诺贝尔奖。而自然科学中所大量蕴涵的这种对普通性追求的哲学本质精神,正是需要我们教师启迪学生去领悟的。

(二)培养学生的理性批判精神。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对司空见惯的各种现象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是对大家都以为不成为问题的问题投以怀疑和探索的眼光;它是越过狭隘的普通常识从一个更广大、更深邃的角度去考察问题,处理事物的方法。科学之所以具有伟力,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哲学这种理性批判的风骨。如近代物理学就是由伽利略从推翻亚里士多德的“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它时,原来运动的物质便归于静止”的常识结论开始的。而二千年来,从凭借着常识、直觉进行推理的思路所得出的这个力学的结论,一直被人们看成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真理而加以接受。伽利略通过其著名的理想实验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科学结论:维持物体的速度并不需要外力,改变物体的速度才需要外力。伽利略这种从积习的思路和常识中解放出来的推理方法、成了以后科学探索和推理的楷模,爱因斯坦称之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理性批判精神具有猛烈激活人们的思维、拓展人们精神视野的功能。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在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具体结论和原理的同时,也能追思这些科学结论和原理诞生的哲学背景,以及理性批判精神对其所起的助产婆的作用,也能洞悉这些科学结论和原理中可能蕴含的新的课题,那我们理工科大学生的哲学气质,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育。

(三)锻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活的灵魂。科学方法是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人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虽然人们一般都认为在科学方法的体系中有三个层次:哲学层次的方法、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各门学科特殊的研究方法,但是不论哪个层次的科学方法如果在本质上不具有哲学思维的属性,那它就不配称为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哲学思维的属性,正是科学方法的活的灵魂。因此,教师讲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如果能着力于锻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活的灵魂,那对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锻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活的灵魂,需要教师自觉站在哲学思维的高度讲授科学方法,不断引导启迪学生领悟科学方法所具有的动态性、生长性和具体性的思维特点。首先,从科学方法的形成看,科学方法不是认识活动的静态产物,而是认识活动的动态产物;它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反映”。也就是说,科学方法不是以“知识形态”出现的,而是以“活动形态”出现的,它是由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因素复合而成的一种无形的动态的认识手段和工具。锻炼学生这样掌握了科学方法,实际上是发展了他们自己的认识能力,具有了一种动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次,从科学方法的存在和运用看,“科学方法不是呆物,而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4〕即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存在固定的方法模式,不存在一种万能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生长着的,是由许多思维“操作”组成的,即针对不同的情境和任务有不同的组合及不同的路线,就象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取向及排列的变幻无穷而决定了人的遗传千姿百态一样。科学方法这种独特的“不定型”性质,正体现了科学方法的生长性和发展性。所以学生真正从哲学思维的高度掌握了科学方法,就决不是学会了关于科学方法的“知识”,决不是懂得科学方法的所谓“一般模式”,而是能够运用科学方法于千变万化的具体的情境之中灵活解决具体问题。

四、科学教育与人格培养应融为一体

我们教育所担负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目标,决定了科学教育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的必要性和意义;而科学教育中所内含的真善美,又提供了科学教育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科学能拓展学生的胸怀。人是在所追求的对象上意识到自己的。人的伟大与渺小,在一定意义上说,正取决于他心目中所追求的对象的大小。科学对象的浩渺深远,科学理论的博大精深,科学目标的宏伟美妙,科学成就的威力无比,科学精神的高尚超越,无时无刻不在激荡着追求者的心灵,拓宽着追求者的视野,扩展着追求者的情怀。一个全身心接受科学的人,当从航天器传回的图象中看到“地球在星罗棋布的星象中像是一只小小的蓝色水晶球”时,当他欣赏到某函数能展开为无穷级数形式之美时,他的心胸怎能不自致远大,怎能不油然而生同无限的宇宙趋于一体而忘却渺小自我的情怀!

(二)科学能培育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史表明:科学作为一项探索未知的人类活动,智力仅给予人以思路,抵达目标则需品德动力的推进;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无不是“品”高与“智”聪结合的产物。而科学所需要的科学品德,正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在科学精神的哺育下所形成的积累的一系列优良的道德风范和科学的工作准则。

如:科学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和科学成果的真正价值、要由实践来检验;在科学面前,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永恒的真理,科学的这种强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所需要和培育的是忠于真理,思想解放,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条。不唯书不唯上,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独立人格。

如:由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为人类服务的科学精神所催发的社会责任感。在道德领域的升华,是发展社会造福人类,舍弃“小我”承载于“大我”的高尚境界,是无私奉献的“公”的品格。

如:知识的真理性和科学的客观性,决定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允许有丝毫虚假,要求科学工作者尊重事实,反映事实,而不能歪曲事实,从而培育形成了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诚”的品格。

如;科学是一种连续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一项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一个科学问题,也可能要耗费人的一生精力,科学的入口就如地狱的入口,它需要“追求科学的意志和坚强,献身事业的热忱和执着”,从而培育形成科学工作者勤奋进取的“勤”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强”的意志。

如:科学,越学越能真正地发现人类知识的广博和未知世界的无限,越学越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无知”,从而培育形成科学工作者谦逊、虚心,为而不恃,功成不居的“谦”的品格。

如:由于科学是一项集体事业。它“需要必要的合作,需要我们和我们同代人同心协力甚至需要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后继者共同奋斗”(彭加勒语),尤其是当今的大科学时代,这种同心协力更加组织化、制度化了,从而,培育形成科学工作者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和”的品格。

总之,由于科学的本性和科学创造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科学品德具有广泛而深邃的内涵,它培育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的人格,也丰富了人类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境界。

收稿日期:1996—09—24

注释:

〔1〕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第49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13页

〔3〕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第544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第9页,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标签:;  ;  ;  ;  ;  

论实现科学教育与德育的统一_科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