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回到家教_儒家论文

让礼仪回到家教_儒家论文

让礼仪回归家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教论文,礼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传统中,评价某个人是否有“家教”,主要不是指文化知识,而是指道德修养。其外在的表现就是行为举止是否合乎礼仪,通俗地讲,就是是否懂礼貌或懂礼数。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非常频繁,但不能待人以礼的现象却颇为普遍。这与时下缺乏较为完整的礼仪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只有让礼仪回归家教,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传统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

礼仪是传统家教的核心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西方文化所没有的概念,一个是“礼”,一个是“族”。在他看来,“‘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至于“族”,“家族的形成是与‘礼’所规定的准则从家庭成员延伸到所有亲戚相联系的,只有‘礼’被遵守时,包括双方家庭所有亲戚的‘家族’才能存在。换言之,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称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的准则”。这就是说,由于作为全民族社会关系准则的“礼”首先是以家庭为原点,然后扩展到家族和民族,所以,中国传统的家教就把礼仪放到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了。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的形成和延续无疑是依赖于家教的,各家的家规会有不同,但它们都以普遍性的“礼”为基础。因此,旧时所谓书香门第,在住宅的大门上,往往写着“诗礼传家”四个字,以标榜门风家教。这样的家教传统在孔子那里就已经存在了。

《论语·季氏》记载,陈亢问孔子之子孔鲤:“你是老师的儿子,一定得到老师特别的传授吧?”孔鲤答:“父亲对我的教育,其实和大家是一样的。如果说有单独的传授,那只有两次。有一次,他老人家独自站在庭中,我从他面前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说出有文采的话。’于是我开始学习诗。不久,他又站在庭中,我又从他面前走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于是我又开始学礼。我独自受到父亲教导,就是这两次。”陈亢听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件事。我知道了诗、礼的用处,还知道了君子要求孩子继承的家风是诗和礼。”后来,儒家思想被称作“礼教”,其中的重要涵义就是以礼为教,通过礼制实现教化的价值。因此,传统社会把礼仪教育作为家教的基本内容,并以是否知书达理来评价某个孩子是否有家教。

传统家礼以育德为内核

人们常常把中国称作“礼仪之邦”,这固然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说,中国更是“礼义之邦”。中国传统文明不只是讲究形式上的礼仪,更注重“礼”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义”,更强调礼所依据和蕴含的道德之义理,因为这是礼之所以成立的伦理基础。而“礼义之邦”又是和“礼仪之邦”相联系的:只有从礼仪着手,才能让礼之义理入耳入脑。中国传统的家庭礼仪教育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即礼仪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美好德性的君子。这和现在的职业礼仪培训(如时装模特的礼仪训练)仅仅把礼仪作为谋生的技能,是很不相同的。

道德规范是当然之则,道德教育是要人们懂得这些当然之则的义理,即为何应当如此。但是,这对于儿童来说,显然是不太容易明白的。但如果从行为准则尤其是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入手,对于儿童来说,就比较容易达到习得以至于遵守道德规范的目的。在起居、就餐等家庭生活琐事中,每天按照礼仪来规范自己,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而习惯成自然,遵守这些习惯仿佛成了他的第二天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于是,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举手投足似乎并不刻意而为,却合乎礼仪。由此,这些礼仪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就内化为了人们的德性。

由于儒家的礼仪教育是由养成习惯来培育德性,因而就十分注意生活习俗与礼仪的关系。人们常常把“礼俗”连在一起。因为礼既源于俗,又是对俗的变易。不过,儒家的移风易俗,并不是简单地把原来的风俗彻底破除,而是主张“因俗制礼”,尽量利用原有的风俗形式和其中的合理部分,灌注新的精神,加以整理、提升,从而在人们本来熟悉的习俗中受到教化。很多家庭礼仪也是这样的。

比如冠礼,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人享受氏族对他们的抚育,不用参加生产劳动和战争。但当他们达到成人年龄后,氏族要用一些方法来测定他们是否具备了生产、战争的技能,以确定他们是否能够成为氏族的正式成员。在后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这样的“成丁礼”慢慢地在很多地区消失了,而儒家看到了它的合理性,将它加工改造成“冠礼”。举行冠礼,不仅意味着生理上进入成年人的年龄,而且意味着,应当具备与承担成年人社会责任相一致的道德品行。《礼记·冠义》有言,“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见,将原来的“成丁礼”变易为“冠礼”,是提示行冠礼者,从此要践履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的德行,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角色。

今天如何进行家庭礼仪教育

首先,要将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

比如,礼仪的“节”和“文”。什么是“节”?儒家讲“礼让”,就是注意到了礼的节制作用。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北宋学者邢籨对此解释道,“礼节民心,让则不争”。人们之间的欲望、利益是有矛盾的,这就需要由礼仪予以节制,从而使得人们的礼让行为起到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孔融让梨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于是也成为传统家教在进行礼仪教育时经常讲述的故事。什么是“文”?儒家之所以礼乐并举,是为了使礼成为美化的艺术形式。从《论语》等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儒家的一些礼仪就是以歌舞、诵诗为载体的,于是人们在艺术的陶冶下认同了由礼仪所表现出来的伦理关系。这些珍贵的思想遗产,应当在今天的家庭礼仪教育中发扬光大。

其次,可以借鉴司马光、朱熹等对传统礼仪简化、改革的经验,把礼仪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

隋唐以来,佛、道两教盛行,乡风民俗多为其所化。司马光、朱熹等意识到,如果听之任之,儒家传统意义上的“礼义之邦”很有可能不复存在。司马光首先编撰了以家庭礼仪为内容的《书仪》,对繁琐的传统礼仪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朱熹的《朱子家礼》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其适用于其所在时代的普通百姓家庭,“虽贫且贱,亦得以大节,略其繁文,而不失其本意也”。我们不妨吸取他们的做法,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礼仪,融入一些具有传统色彩的礼仪,使家庭礼仪教育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与此同时,还可以借鉴宋、明、清的韵语化蒙学读物,编写成能够朗朗上口的读本,在中小学推广。

再则,家庭可以和社区联手,在举办各种青少年活动的过程中,融入传统礼仪。在这方面,韩国的有些经验是颇有启发意义的。至今,韩国大约有234所乡校。这种乡校与中国传统的民间乡校、社学类似,每逢假期为7岁到14岁的少年开设“忠孝礼仪”体验课程。课上,学生必须穿着传统韩服上课,学习传统的生活礼节。这些乡校也为举行传统成年礼仪和传统婚礼提供支持,还举办耆老宴并表彰孝行者和善行者。总之,这种乡校通过各种中小规模的课程或传统仪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实践传统儒家礼节的标准,使普罗大众都能体会到儒教的价值观念及其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显然,这样的体验课程,会加深人们对传统礼仪的理解。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礼义,提出了以文明交往的礼仪来养成和体现良好的道德品性,而礼仪教育首先就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这里面蕴含着“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以温情和亲情来塑造道德人格;在以礼仪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等道德建设的传统智慧。就此而言,让礼仪回归家教,就是让道德回归生活,让道德回归自然。这样的智慧是“礼仪之邦”的传统在当代中国复兴的源头活水。

标签:;  ;  ;  ;  ;  ;  ;  ;  

让礼仪回到家教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