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无疑是最令人头疼的事,面对作文要求,很多同学唉声叹气,感觉无从下笔,更不用说洋洋洒洒从容完成了。其实,写作是有窍门的,只要我们抓住这些小拐杖,写作文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一、以课文为基,了解写作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每学期都要学习一册语文课本,其实,这就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佳拐杖,毕竟入选我们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提高我们写作能力的法则和诀窍。
在《小摄影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小男孩)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这段话描写了小男孩要求高尔基配合他完成照相任务的经过。其中,“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是一个细节描写,透过这个细节,我们感受到了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以及他在见到高尔基之后的激动和惊喜。虽然这仅仅是一个细节,但却很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在习作中,如果我们可以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完全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如张同学在《紧张的比赛》一文中是这样运用细节描写的:“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在这个细节描写中,小作者用“蹲”、“顶”、“跪”、“倾”、“盯”等字眼,形象地刻画了运动员起跑前的预备动作,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运动员准备起跑时的紧张气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以名著为范,学习表达特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经典名著,它们或用优美的语言歌颂美好的生活,或用悲壮的气势抒写不屈的精神……仔细拜读这些名著,我们也会从中发现许多写作小拐杖,它们那不拘一格的写作特色,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的描述让我们顿时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子窥视到了写作的门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郁达夫在《秋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月光洒满了这园庭,远处的树林,顶上载着银色的光华,林里烘出浓厚的黑影,寂静严肃地压在那里。喷水池的喷水,池里的微波,都反射着皎洁的月光,在那里荡漾,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受她的践踏。”在这段话中,郁达夫把月光下的景色写得多美啊,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被这美景深深吸引,流连忘返,尤其是对喷水池的描写更让人慨叹月光的巨大魔力。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一段关于眼睛的描写:“王小玉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在这段话中,作者将王小玉那双澄澈的眼睛描写得淋漓尽致,从形状、颜色等不同角度写出了她的眼睛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对她那“左右一顾一看”的描写更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她那不怒自威的样子。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读到如此美妙的语言,怎能不心生向往,一抒胸怀呢?
三、以生活为源,丰富写作内容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儿,这些事可能是我们亲眼所见,也许是道听途说,也有可能是我们一时的思绪飞扬……但无论是怎样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的有用素材,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到写作的时候,它就会给我们以莫大的帮助。
有个同学这样来写《小叶子和风婆婆》:“小叶子看到风婆婆又来追自己了,就想跟风婆婆开个玩笑,你瞧她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风婆婆就是追不到她,最后风婆婆累了,再也跑不动了,小叶子却在一旁偷着乐呢。”你瞧,小作者将看到的“风吹小树叶”,当成是“老人在追逐小孩子”,而将小树叶的来回摆动,看成是小树叶故意在跟风婆婆逗着玩……这样一来,原本稀松平常的百无聊赖的“风吹小树叶”顿时变得煞有味道了,一个不起眼的场景也顿时变得很有生活情趣了。
再看这样一段描写:“刚刚还在天上悠闲散步的云儿,冷不丁地不知被谁气着了,身子越气越鼓,脸色越气越黑,还不停地变着各种怪相。终于忍不住,她委屈地流下了眼泪……”小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云是怎样变化的,而是把云看成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将云层的变化过程,看成是小孩子由高兴到生气到落泪的情绪变化过程。这样一来,原本司空见惯在天上飘来飘去的云是不是变得很有趣、很可爱了呢?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认真学好课文,揣摩其中的写作方法,课后大量阅读经典名篇,积累其中的名篇佳作,同时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相信有了这三个小拐杖,我们对写作文就再也不会感到头疼了。
论文作者:徐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高尔基论文; 拐杖论文; 婆婆论文; 是一个论文; 细节论文; 让我们论文; 月光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