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茂 陈祖星 刘国铭
(福建省立医院骨科 350001)
【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41例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病人。结果 41例患者中,伤口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9例,未出现严重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延长。结论 脊柱手术硬脊膜损伤较为常见,及时发现、修补,术后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可以避免严重后果。
【关键词】 脑脊液漏 脊柱 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85-01
一、一般资料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继发严重的后果,如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
我科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脊柱手术后致脑脊液漏41例,年龄30-75岁,男29例,女12例。颈椎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术后2例;颈椎硬膜下肿瘤术后10例;胸椎硬膜下肿瘤术后8例;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术后10例。其中椎管内肿瘤需硬脊膜切开缝合29例,手术中硬脊膜粘连剥离时损伤8例,术中椎板减压枪或者咬骨钳直接损伤硬脊膜4例。
二、治疗经过
硬脊膜损伤大小0.1cm至3.5cm不等,其中35例可直接予可吸收线缝合。6例因裂口不规则或硬脊膜缺损等原因不能缝合,仅用明胶海绵或脂肪组织覆盖。紧密缝合切口,分层缝合肌肉层、筋膜及皮下层,尽可能不留下死腔,切口深部放置引流管另置孔引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引流情况,若发现引流量多于100毫升,淡红色或黄色澄清液,可以确定的脑脊液漏。如果脑脊液漏量多,应取头低脚高位,每日引流200ml以内亦可平卧位。根据引流量,额外补充林格氏液或者5%葡萄糖盐水,以防颅压过低;使用广谱抗感染药物,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及时更换切口辅料,防止逆行感染。术后3-5天,当引流液清澈时,即可拔除引流管,引流口用缝针紧密缝合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拔管第一天,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外,术后1-2周脊柱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三、结果
41例患者中,伤口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9例,未出现严重感染,切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延长,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脑脊液压力降低的症状。经输液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后随访2-3月,未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加重、头晕、头痛等不适。
四、讨论
脑脊液漏的原因:1、脊柱硬脊膜下肿物:须切开硬脊膜摘除肿物,缝合硬脊膜不紧密或硬脊膜部分缺损,导致术后脑脊液漏。2、腰椎骨狭窄: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次脊柱手术均有可能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术中硬脊膜损伤。3、手术视野不清:术野暴露不当,增加硬脊膜损伤甚至脊髓损伤可能。
五、治疗体会
1.术中发现硬脊膜损伤,应尽可能缝合修补。缝合目的一是减少脑脊液漏,二是保护脊髓神经,防止神经粘连,减少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症状。
2.术中发现硬脊膜缺损较大,不能勉强缝合,以防止硬脊膜下腔道狭窄,致神经受压。可以用明胶海绵或切取一片脂肪组织覆盖硬脊膜破口。
3.切口缝合很重要,须紧密缝合肌肉层及筋膜层,特别是切口头、尾两处须缝合紧密,尽可能减少死腔形成。引流管另外戳孔引出,引流液澄清后即使引流量较多,亦可能拔除引流管,缝合或者填塞引流口。
4.笔者经验,脑脊液漏每日> 200ml,会导致脑脊液压力下降,可能患者有头痛、呕吐、头晕等不适,应采用头低足高位,并补充林格氏液或者5%葡萄糖盐水。若引流量过多,患者症状不能缓解,可暂时夹闭引流管(2)。
5.若发现切口有脓性分泌物,引流液变浑浊,切口疼痛加剧,考虑有感染征象,可不必等待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尽早行清创引流术,使用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避免深部感染、颅内感染等致命并发症。
总之,脊柱手术硬脊膜损伤较为常见,只要及时发现,及时修补或填塞覆盖,术后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是可以避免最严重后果,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唐六一,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处理,实用医院感染杂志 2008,5(5):67-68.
[2]王立祚,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治疗体会,中国中医骨伤杂志, 2012.3(3):50-51.
论文作者:张昌茂,陈祖星,刘国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脑脊液论文; 脊柱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损伤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