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部分中,其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排水管道排水功能的实现,由于现代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行业的发展进步,工程对排水管道的专业化逐渐提高,且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其施工过程应当极力避免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施工技术。下面将对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现存问题
首先是施工道路周边的供水问题。市政道路在施工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排水管道施工的影响辐射范围,并分析施工区域的用水实际需求。在排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暂停正常供水。但通常在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并没有缜密思考供水的问题,致使在施工期间,出现不规则的间断性停止供水问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加重了工程造价的成本负担。
其次,应当合理选择质量优良的排水管道。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在充分综合考虑管道管径和材料的问题的前提下选择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以保障管道其正常的水流通的功能,因此排水管道的选择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实的施工建设中经常出现排水管道由于管径不符合规范要求,甚至导致管网造价和经营费用增加。或者经常由于选择的管材不具备较高的水密性能导致排水管道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外部的荷载,引起工程事故,某些道路因为交通运输工具的频繁外力荷载,从而导致管道破裂问题的出现。
再次,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的平面位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安排排水管道平面布置问题。但建设工程中常由于在埋设新管道之前,没有对旧管道的布设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相关的改造准备工作不到位,没有摸清旧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具体位置,施工不当从而影响了旧管道的正常运作,从而导致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时,周围居民出现断水断电的情况。
最后,排水管道的埋深度问题。管道的掩埋深度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造价和管道使用安全性等问题,为了不影响市政道路其他功能的实现,就需要妥善计算和控制排水管道的掩埋深度问题。而现实的管道建设工程当中,掩埋深度的设计往往缺乏科学的综合性考虑,存在一系列后期隐患问题,有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甚至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准备
2.1设计施工图纸
施工企业接到建筑施工任务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了解施工要求设计施工图纸。在设计施工图纸前,必须要有实地的调查作为依据,调查清楚地层与地下水实际情况,根据排水需求选择相应的排水系统,其中包括尺寸大小、位置、构造、深浅等。为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在后期的施工中由于相关数据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2熟悉施工图纸
在任何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人员都必须要熟悉施工图纸,这对于一项工程能否按期保质的完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只有非常的熟悉和了解施工图纸,才能更好的掌握施工情况,确保给排水施工项目有序进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2.3管材质量检验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要对管材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管材质量较差,其管材的抗压和抗渗漏能力就较差,及其容易产生漏水和被挤压变形的现象,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施工中要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就要严把施工管材质量关,管材必须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试验报告等资料,确保管材表面无松散露骨、表面平整、蜂窝麻面的现象,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管材要立即停止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
3.1沟槽开挖及支护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开挖沟槽时,要结合土壤的性质和类别先确定漕帮坡度,针对较深的沟槽要分层开挖,避免塌方事故的发生,合理安排挖槽土方的堆放位置。开槽断面要结合边坡坡度、槽底宽度、槽深度和分层间留台宽度确定,如施工遇到雨天要在沟槽四周叠筑土梗,并在埂外挖排水沟避免槽内流入雨水,还可以使用集水井用泵抽水,避免出现泡水现象。另外,施工作业人员还要随时检验槽底的高程,如果使用机械设备开挖槽底要预留20cm左右由人工清挖避免挖超,一旦出现超挖现场要使用碎石进行回填,回填至设计高度便可,还可以选择回填中粗砂夯实,注意不要使用素土回填,同时保证密实度不小于天然地基密实度。
3.2市政给排水管基施工
给排水管道垫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的厚度和宽度进行摊铺,铺设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避免垫层遭到破坏。浇筑基础混凝土时通常会使用钢模板立模,要及时核算槽底标高和模板顶弹线高程,以确保平基高程和厚度,为了使支杆支撑点更好的支撑在松散的土层上,可以加一层桩木或垫板保证其稳定性和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前要使用振动器将其振严实,然后使用平板振动器在将其抹平,第一次要将基础浇筑为水平状后再浇筑管座。施工中由于天气或外界因素使得沟槽内流入水,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将水清楚干净,然后铺设砂垫层确保沟槽正常施工,不会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
3.3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
在安装给水管道时要严格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利安装,排水管道要按照从下游往上游进行安装,如遇管线过大则要使用吊车吊装,在使用吊车作业时要注意其与沟槽边缘距离保持在2.0m左右,避免出现沟槽坍塌的事故。下管时要由专人进行指挥,绑管时要找到重心,保持平吊轻放以免扰动基底管道,使管道之间发生碰撞。如果施工现场面积有限就不要使用机械施工,可以由人工进行压绳下管,管路进入沟槽时要注意其不要与槽壁支撑、槽底、槽内管道间发生碰撞,水平方向的管线要严格控制。
3.4检查井、截门井施工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检查井施工中,极易出现基础尺寸和高程偏差过大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井壁砌砖通缝、抹灰面起鼓发裂、砂浆不饱满等影响质量的问题,所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检查井和截门井施工时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注意不可带水浇筑垫层和基础。施工作业人员通过技术手段保证高程和基础几何尺寸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垫层混凝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可开展砌砖施工。砌筑井壁砖时要注意竖直度,要将砖浸湿,坚决不允许存在通缝现象,砖缝平整,灰浆饱满,抹面压光,裂缝和空鼓现象都是严谨出现的。井内踏步是灰口铸铁材质的要安装牢固,污水井中的踏步必须刷一层防锈漆,安装井盖时要确保井圈座浆饱满,井盖与井圈必须是相配套的。
3.5土方回填
在土方回填前要注意土方回填土的土质,确保回填土中不能含有混凝土硬块、石块和碎砖,同时回填土内的含水量要在施工规范含水量范围内,在土方回填前还要对土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通过该试验可最终确定回填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和含水率。土方回填过程中要确保槽内部没有积水,并且注意不能往里面回填有机物、腐殖土冻土和淤泥。回填土每层的厚度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控制每层厚度,通常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当每层回填土夯实后施工人员还要仔细检查,保证上层回填土质量合格后方可继续回填,同时管道两边可回填,管道两边回填时要保证其高差不超30cm,控制管沟胸腔部位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在管顶上30cm内密实度要严格控制在85%~90%左右,之后方可对上部进行回填,且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要与路基密实度相同。
4.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属于隐蔽工程,所以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之后,应严格按照设计以及相关的验收规范对其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各个工序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最终保证整个市政排水管网的施工质量,保证城市雨、污水顺利排放。
参考文献
[1]孙立波.汪石俊.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2]李湘勇.浅析给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1).
论文作者:芮俊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管道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给排水论文; 管材论文; 密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