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预防干预。对照组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情绪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伤口出血、呼吸道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获得肯定,但是术后伤口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明显,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成功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恢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情绪状况
很多妇科疾病需采取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完善,开始广泛用于妇科手术治疗中,例如妇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手术效果显著。腹腔镜手术有明显微创性特点,手术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但是,腹腔镜手术仍不可避免术后出血等并发症问题,为了提高妇科手术患者安全性,需重视护理工作的配合效果。相关资料指出,妇科腹腔镜手术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稳定患者手术心态[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例,对比预防性护理、常规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1)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患者有手术适应症且签署同意书;(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妇科患者;(2)无法有效依从、配合手术患者;(3)患者中途退出实验。进行妇科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妇科患者年龄区间22-60岁,中位数(40.3±4.3)岁;疾病类型:异位妊娠患者16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子宫肌腺症患者各8例;腹腔镜术式:附件切除术患者23例,子宫全切术患者17例。观察组:妇科患者年龄区间22-58岁,中位数(40.8±5.1)岁;疾病类型:异位妊娠患者15例,卵巢囊肿以及子宫肌瘤患者各8例,子宫肌腺症患者9例;腹腔镜术式:附件切除术患者22例,子宫全切术患者18例。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腹腔镜术式、疾病类型以及年龄均值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前禁食、清洁灌肠、术中配合、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术后去枕平卧、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预见性护理干预。(1)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预见性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入院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综合情况评估,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划分护理重点,并在此基础上计划并有效落实针对性护理计划。(2)护理措施。术前阶段,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患者心理情绪疏导,强调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耐心回答患者提问并给予患者手势、眼神、语言安慰。为患者营造干净、安静以及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在优化病房环境的基础上减轻陌生环境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刺激,提高患者舒适度。另外,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提高患者认知度,减少患者心理负担。术中阶段,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术中保温工作,进行非必要暴露部位遮盖护理,保护并尊重患者的隐私。为了预防患者术中神经损伤、血栓、皮下气肿,可维持患者低流量吸氧,以促进CO2吸收。若患者皮下气肿严重,需增加吸氧时间。术后阶段,观察妇科患者术后出血以及休克等情况,做好伤口、尿道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鼓励。另外,视妇科患者术后情况指导其进行床上训练以及早期下床活动,从而减少腹腔镜术后腹胀、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问题。
1.3观察指标
记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伤口出血、呼吸道感染、皮下气肿、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妇科手术患者护理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指标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算。伤口出血、呼吸道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问卷调查结果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心理情绪评分行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表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1。总发生率比较,X2=4.5878,P=0.0322。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2。总满意度比较,X2=5.5411,P=0.0185。
表1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对比 [n(%)]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凭借微创优势广泛用于临床手术工作中,加上手术医师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证也随之放宽,有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腹腔镜手术切口小,需
建立CO2气腹,术后有相关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为了保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安全性与疗效,除注重提高医师手术技巧外,还需优化围术期护理工作。预见性护理措施是结合具体疾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患者相关风险的提前预防干预,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意外情况发生率。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面对陌生疾病、手术治疗等因素,有不同程度心理负担,从而增加手术应激反应,加上腹腔镜置入操作的特殊性,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明显[3]。预见性护理工作的落实,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围术期护理预防干预工作,成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性、稳定了患者的心理状况[4]。吴颖研究指出,预见性护理可以稳定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身心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5]。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妇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vs32.5%)、护理满意度(92.5%vs72.5%)以及情绪评分比较,P<0.05。和尹玲玲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6.7%,P<0.05[6]。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工作的落实可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燕君.妇科腹腔镜手术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539-540.
[2]陈敏.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701-3702.
[3]陆彩干.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4):503-504.
[4]公维梅.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52-253.
[5]吴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89-90.
[6]尹玲玲.护理干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21-223,224.
论文作者:刘芳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患者论文; 妇科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预见性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