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医疗保障服务中医院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林夏[2](2020)在《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在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并研发一套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价工具,系统的梳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作用路径以及核心因素等,以期为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进程中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为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概念、方法、对象分类、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总结、为后续的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医师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进可视化分析。(2)二手数据收集法。提取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a.半结构化访谈。选取DRG支付制度改革三个试点城市北京2家、沈阳2家、楚雄2家共6家医院,每家医院选择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和管理者,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国家DRG质控中心、云南省DRG专业委员会相关管理者共30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3)专家咨询法。研究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相关专家、高校相关领域研究者、三级公立医院管理者、主诊医师在内的专家小组,共20人,承担了本研究全部流程的专家咨询工作,并通过层次分析等对指标进行降维和确定权重。(4)数据分析法。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邀请专家组6名专家对26个影响因素作用矩阵进行打分,通过matlab进行矩阵计算,构建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对北京3家(93个)、沈阳2家(36个)、济南2家(40个)三级公立医院骨科和心内科主诊组主诊医师绩效相关数据,采用决策树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1)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为:坚持政府办医的公益性,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要提供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疗及服务,重点发挥在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逐步落实三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分析结论为,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同时绩效评价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3)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导向,研究明确了财务、外部业务、内部客户、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同时对绩效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结构的应用分析,最终构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1)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为:一是应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力度,提高非预期死亡(低风险组死亡率)指标的权重等。二是为防止不收重患的情况发生,可将DRG入组率纳入评价指标。三是为了防止分解住院提高给付,可提高非计划性30天再入院率的指标评价权重。四是重点病历病案首页填写的准确率、疾病入组错误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五是通过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出径率和变异率等指标的权重提高临床路径的管理水平。六是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指标。七是加强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力度。(2)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7个一级指标(1.医疗费用、2.满意度、3,医疗质量、4.医疗效率、5.业务能力、6.管理能力、7.科研与带教)、13个二级指标(1.费用消耗指数、2.患者满意度、3.低风险组死亡率、4.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5.甲级病案率、6.时间消耗指数、7.CMI、8.DRG组数、9.新技术使用及推广、10.主诊组的管理情况、11.文章发表、12.申请课题、13、带教情况)。指标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值为0.856,S-CV/Ave=0.96,KMO检验值为0.687,指标的信度、效度均较好。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研究从个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环境、个人特质三个层面提取出从宏观到微观共26个绩效影响因素,构建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框架模型。(2)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和医保支付制度是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体系中作用最大,也是其他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最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满意度,其次是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这三项因素同时也是中心度得分最高的因素。影响因素的层次为,第1层:主诊组的结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第2层:主诊组的设置模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第3层: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医院规模结构、医院战略和文化、医院收入和支出结构、医院的绩效和薪酬制度、科室的规模结构、医师职业精神、知识结构、家庭支持、收入水平;第4层:区域人口、医保支付制度、科室的类别、性别、年龄。第5层:地理位置、区域经济。(3)通过决策树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正确拟合的准确率达到93.12%,拟合效果较好。对主诊医师绩效影响的最关键因素分别是区域经济,其次为医师的收入水平,再次为年龄、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1.研究构建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理论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对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四维度的具体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的原则、应用等绩效评价全流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于后续评价工具的开发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以及DRG支付制度改革对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本研究开发了绩效评价工具。该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相较于传统的医师绩效评价工具,更加适用于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使用的评价主体也更加具有针对性。3.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位置、医师收入水平、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和年龄。同时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的绩效制度、主诊组的管理模式、主诊组的人员结构等,均对医师的绩效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创新与不足】1.研究创新(1)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以DRG支付制度改革为背景,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健康理念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的新要求为基础,紧随医改进程和时代发展、较为符合我国医院管理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评价工具针对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以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为主的功能定位,提高了的CMI以及医疗质量的指标权重;针对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指标纳入了非计划30天再入院率,甲级病案率和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情况。针对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要求,指标纳入了主诊组的管理情况,科研和带教等指标。该评价工具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评价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主体更加聚焦,指标的选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3)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了从区域经济等宏观因素到个人特质等微观因素在内的影响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了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相较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更加的系统、全面以及符合我国国情。将机器学习的方法引入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较于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的统计方法,决策树对于数据的分布以及样本量的的限制较少,分析结论更加精确,也同样具有较强的层次性。2.研究不足(1)指标体系内绝大部分为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较少,对于医生诊疗行为的评价力度较弱。(2)在基于决策树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研究采用了方便抽样法,抽取了北京、沈阳、济南。但是三个城市均位于北方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偏倚。
王烜[3](2020)在《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中国”规划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这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实现这一规划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公共卫生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相关的实践也说明了地方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而这正是需要改进之处。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起步晚、水平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即便如此,公共卫生支出在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既“有形”也“无形”。现如今,农村居民的生产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向城市进行劳动力转移从而从事非农生产。而探究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是评估公共卫生支出政策经济效果的重要窗口。基于此,本文从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视角出发,以农户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在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和家庭医疗支出双重作用下农户家庭农业生产和劳动力转移行为特征与变化,为改进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支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近年来,中国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增长迅速,在保障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城镇居民相比,公共卫生支出增长对农户的边际影响更大。一是因为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条件和基础较差,每增长一定比例的公共卫生支出产生的效用更高;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基础卫生条件差引发的疾病风险较高,公共卫生的投资可以缓解农民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自身效用改善效果较为明显。本文界定了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并将影响分为两种:一是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直接提升农村区域基础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基础健康水平,使得农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并获得更高水平的农业产出;二是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带来的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间接提高了农村居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概率,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两种经济性影响共同反映了公共卫生支出的重要性,且两种经济性影响的链接变量是“健康”,因此本文实证部分首先分析了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家庭健康产出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健康水平提升之后的农户生产行为的变化。本文运用面板Logit模型、面板Probit模型、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计量研究,而鉴于分析对象和变量的差异,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有两类:一是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二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是:“一条主线”+“一条副线”。一条主线是随着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农村居民的生产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或者农村地区的居民是否受益(收入或获取收入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本文以农户生产行为来测度农民是否受益。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农业产出和非农产出,前者是农业生产收益,后者则主要体现为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之后的工资性收入。那么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为何能够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呢?主要有两个过程:一是公共卫生支出增加提升了农民健康水平,农民健康水平提升之后将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二是公共卫生支出增加提升了农民健康水平,农民健康水平提升之后将大大增加其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概率,而从事非农产业获取的工资性收入远远高于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所获取的收入。一条副线是随着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农村地区居民身体健康水平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进?根据主线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对农民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以及劳动力转移行为的影响的中间环节应是“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大大提升农民健康资本水平”。事实上很多学者都已经证实了这一观点,本文将再次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数据来检验,并进一步论证主线效应的成立。基于上述逻辑,本文主要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即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为第一章。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研究的基石。首先,该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奠定了本文的概念基础。其次,该部分交代了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如健康人力资本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该部分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厘清了当前研究公共卫生支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及其关系的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第三部分为现状分析,即为第二章。本章内容将重点阐述我国公共卫生支出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区域差异,并在区域差异基础上对公共卫生支出与农户生产行为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实证分析奠定逻辑基础。第四部分为副线研究,即为第三章。本文主要检验公共卫生支出的健康产出效应,分析公共卫生支出增加之后,农民的健康产出变量是否有变化或改进,以及分析改进的程度及原因。第五部分为主线研究,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一是在第四章研究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家庭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影响。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章将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结合农户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的影响。二是在第五章研究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二,这一章将重点分析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农户家庭成员外出从事非农生产的概率或比例是否增加。第六部分为本文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即为第六章。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和探讨提升公共卫生支出效率与效果的政策建议。基于上述内容安排,本文研究有三类七大结论:第一,在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支出的健康产出效应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居民三大健康行为的影响:一是农村公共卫生基本环境与服务的健康效应较为显着,其中“附近医院可及程度,距离远近”和“体检频率”的健康效应更为明显;“家庭饮用水来源”和“家庭厕所用水类型”的健康效应亦明显,但与前两个变量相比则较弱。值得一提的是,“医疗保险参与情况”的影响比较突出,结果显示农民参与医疗保险之后,健康水平提升概率增加9.78%。积极参与医疗保险是国家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对于农民而言,参与医疗保险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其医疗支出的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其看病的积极性,对其健康水平的改进比较明显。二是农民个体特征的健康效应需慎重对待,其中农民的年龄特征的健康产出效应最为明显,回归系数为-0.0238(1%置信水平上显着),说明了随着农民年龄的增长,健康水平下降的速度较快,虽然是负向影响,但显着性水平说明了其对农民的健康产出效应较为明显;而“户籍”变量测度的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显着;“城镇户籍”与“收入”两变量之间关联性比较大,产生的健康效应保持一致;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和性别等的健康效应并不明显;积极参加锻炼利于健康水平的提升,而适当饮酒也会改进健康,但并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抽烟与健康负相关。三是收入差异与医疗保险参与情况的健康效应有显着差异,城镇居民因收入越高,他们会选择治疗水平高的大型医院而非就近治疗(-0.0942**),而收入越低就近选择医疗机构的概率较大(-0.0837***);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医疗保险的支出预算并不高,社会医疗保险的完善对其更加重要(0.0878***),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除了社会医疗保险可选之外,商业医疗保险也是其重要的选择(0.0745*);年龄越小的居民,体检意识越强,自我健康水平提升的概率越大,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积极性越高。第二,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家庭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有异质性影响。一是公共卫生支出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人力资本,原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将加大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将会增加;原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将增加外出从事非农生产的概率,而农业生产产出将会减少,非农生产产出将会增加。二是原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的非农生产概率增大,即大多数农户为了更高收入而向城镇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三是在样本地区,由于非农业为主的农户向城镇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原农业用地会以一定的价格出租,家庭土地租金收入会增多,而农业生产产出会减少,即这种情况下公共卫生支出不仅会导致非农业为主的区域农业生产投入减少,还会导致农业生产产出减少。四是公共卫生支出增加间接产生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效果,即当非农业为主的农户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向城镇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时,大量农业用地空出和流转,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可能,效率得到提升。但这一土地增值效果对不同行业影响有差异,传统种植业和林业的效率提升不明显,反而出现下降趋势;但畜牧和水产品养殖的农户受到的影响相对不明显,因为其本身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并不会轻易产生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第三,公共卫生支出通过提高农户的健康水平从而总体上显着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同时体现出异质性影响。一是公共卫生支出总体上提升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健康资本,加快其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但由于个体健康存储水平的差异,以及农户家庭医疗支出、地区医疗可及性等因素的差异,健康资本提升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农村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后的劳动力转移行为也存在差异。原健康存储水平较高的农户,因公共卫生支出增加带来的健康水平提升程度并不明显,继而产生的劳动力转移概率提升并不高(原本就处于外出务工状态);原健康存储水平较低的农户,因公共卫生支出增加带来的健康水平提升较为明显,向城镇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概率较大。二是由于从农村转移至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户从事工作的危险性较高,会导致明显的健康折损,因此从事非农生产的持续性和竞争力较弱,会产生农业劳动力的回流现象,公共卫生支出补偿了转移劳动力的健康损耗,减少了回流现象。
张勇[4](2019)在《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功能与效果研究 ——以东莞市为例》文中提出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在初创时备受社会推崇,被认为是一项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实现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的平稳过渡。时至今日,社会与学术界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讨论越来越剧烈,而讨论的关键点在于个人账户的初衷是否符合今天的发展形势、个人账户制度该如何进行改革。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初衷是形成自我缴费责任意识,自我积累,自我约束,既满足门诊医疗费用的支付需要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又达到控制医疗费用膨胀的目的。但实际的运行效果却偏离政策初衷,一方面是个人账户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却是统筹基金面临“穿底”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功能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明确改革的方向。本文首先根据格鲁斯曼健康需求模型和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建立起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对参保人医疗需求和医疗费用影响的研究假设;其次,根据政策初衷,运用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和积累功能的机制设计和运行效果,讨论了影响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和如何理性看待这两个功能,并基于功能优化提出改革的目标。基于对个人账户政策功能的反思,本研究的个人账户运行效果分析框架为:(1)政策目标评价。实证分析个人账户的积累闲置情况和对控制医疗费用的影响;(2)政策需求方评价。调查分析参保人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改革和社区门诊保障政策的满意度。根据上述评价指标,本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淡化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为例,分析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的运行效果。采用的数据是2010年至2016年的东莞市职工医疗保险数据库的数据,以及东莞市参保职工的抽样调查问卷数据。首先,利用东莞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统计数据,分析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现状;建立东莞市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效果的FE计量模型,重点分析个人账户对医疗保险费用的约束效果。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东莞市淡化个人账户,建立社区门诊统筹背景下的参保人就医行为和医疗负担;以及参保人对个人账户改革、对社区门诊统筹制度和对社区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本文以东莞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运行情况为例,分析结论为:一、东莞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结余逐年递增,积累率较高,淡化个人账户的改革未明显降低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量。二、东莞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未明显发挥对医疗费用的约束作用。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个人账户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论为:(1)东莞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对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医疗费用均无显着的约束作用:在模型中引入2013年个人账户改革的政策虚拟变量后,发现东莞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也未能发挥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约束作用。三、东莞市参保人社区首诊率和分级诊疗率提高。在实行新的医疗保障政策后,新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对于“无论大病小病都扎堆大医院”的现象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参保人社区首诊、分级诊疗的医疗行为显着增加,住院意愿降低。四、参保人对个人账户制度改革和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满意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参保民众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持肯定态度,参保民众对个人账户改革各项政策设计、政策执行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均认可度较高。五、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需要保障参保人的门诊医疗需求。从影响参保人满意度的因素分析结果看,影响参保人对个人账户改革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社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门诊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制度可报销的病种和药品范围限制,以及经办管理机构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态度。可见,改革不单纯是是否取消个人账户的问题,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保障参保人的门诊医疗需求。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现有的个人账户制度并未能达到原定的政策目标;东莞地区的改革,尽管在提高社区首诊和分级诊疗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参保人的门诊医疗负担明显减轻,对改革的满意度也较高,但是,改革并未改善个人账户的资金闲置,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依然较低,也未能发挥约束医疗费用膨胀的作用。需要以保障门诊就医需求为目的,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新型的、统一的门诊保障制度。因为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特征和政策依赖,使改革不可能断然取消个人账户,需由易及难的分步改革,减低改革的阻力。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基于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功能,即积累和约束功能,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运行效果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二是在实证分析东莞个人账户的约束性效果时,引入政策改革的时间虚拟变量和工具变量,分析个人账户及其改革对医疗保险费用的影响;三是在研究数据方面,本研究使用了东莞市医疗保险面板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结合两种数据优点,系统评价该地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效果。研究的不足之处是:一是医疗费用约束效果的实证分析中没有对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进行控制。这对分析医疗费用的结果有一定影响,但在本文的比较分析中,不影响基本结论;二是受可获得数据限制,研究中没有对彻底取消个人账户的试点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而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和个人账户存在的问题,提出逐步取消个人账户的理由。
李田[5](2019)在《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费用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5-2017年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基本情况,探讨影响住院费用变化的关键因素,为减轻患者个人负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病种费用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借鉴。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包括两部分:一是卫生费用研究文献数据,二是某省58家中医院内出院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真实世界病案首页,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和Amos21.0等软件,应用最优尺度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拟合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经文献研究,可发现前期医疗卫生费用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对医疗保险的探讨,随着医疗卫生的改革,研究者们开始以量化的方式寻找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主题。本研究中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住院费用在6000元以上,各项住院费用中西药费占比最高,占总费用的34.32%,其次是诊断费和其他费用,这三项占比超过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日、住院次数、医院级别、医疗付费方式、性别、年龄、职业、入院途径、治疗类别、是否实施临床路径、是否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药占比等12个因素对住院费用有显着影响(P<0.05)。最优尺度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1=0.342Y2+0.203X9-0.715X1+0.096X8-0.073X2-0.06X6+0.062X5-0.047X7+0.029X3,其中,住院日(总效应0.342)、药占比(总效应0.246)、医院级别(总效应0.175)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除性别对住院总费用无直接影响,其他变量均对住院总费用产生直接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各指标对住院总费用的总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住院日(0.403)、药占比(0.107)、医院级别(0.089)、是否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0.058)、住院次数(0.024)、年龄(0.027)、入院途径(0.019)、职业(0.016)、性别(0.016)、医疗付费方式(0.003)。住院日可对住院总费用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发挥中间变量的性质,其它变量通过住院日间接影响住院总费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对84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分析,发现影响住院总费用的变量有医院级别、医疗付费方式、住院次数、年龄、职业、性别、入院途径、是否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药占比和住院日。本文对一些潜在的变量如临床相关指标未予以纳入,后期应进一步进行研究以完善模型。多因素分析建模拟合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较为理想,可进一步推广至其他病种费用研究。医疗费用作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医疗费用控制这一难题,我国研究者们从医院管理特征、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但除医院、患者方面,政府导向对医疗费用控制的作用也是值得引起关注的。
潘正琼[6](2019)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当前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全面了解湖北省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现状,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对样本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养老对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护养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为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评价标准、完善我国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文献分析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询、分析和评述国内外有关医养结合及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评价方面的学术文献,查阅我国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养老机构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为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指标体系提供政策依据。(2)德尔菲法。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利益平衡理论、激励相容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健康老龄化理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理论,初步构建初步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可及性和灵敏性进行评定,并确定指标权重。(3)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情况、养老对象需求、机构护养人员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4)数据包络分析。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养老机构的投入与产出效率进行分析,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最优发展方案。(5)非参数检验。综合运用卡方检验、相关性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养老对象需求的影响因素、护养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6)自动线性建模。运用自动线性建模探究养老对象满意度认可情况等因素是否会对养老对象的需求程度产生影响,并确定影响的强弱程度。(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确定影响护养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指标体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共有7个,包含基本要求、养老功能、医疗功能、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文化服务、服务提供维度;二级指标有14个,包含医养融合、人力资源、居室、活动场地、医疗康复设施、个人卫生、健康管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精神心理、文化娱乐、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维度;三级指标有41个。经检验,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重测信度法相关系数关系r=0.83(简单相关系数r>0.7),分半信度法量表两部分信度分别为0.823和0.817,两部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715。通过专家咨询结果计算出量表S-CVI/Ave为0.9288,I-CVI为0.8235。(2)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的需方实证研究养老对象的需求程度与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情况、养老保险类型和医疗保障类型显着相关。从健康状况来看,养老对象最近一年是否患有慢性病与需求程度显着相关;从医疗健康服务利用的满意度评价来说,养老对象对便利程度和等候时间是否满意、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是否满意、对技术水平是否满意、对服务价格是否满意均与需求程度显着相关。(3)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的供方实证研究从事本职业时间、婚姻状况等变量是护养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事本职业时间和工作劳动强度是护养人员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护士人员和护工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变量差异性检验显示,养老机构在薪酬待遇、月收入、和性别等因素上没有充分考虑护士和护工的区别,是护士人员结构层次不高、离职率高的主要因素。养老机构在人员学历与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改善,在工作内容上注重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身体疾患方面,缺乏对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关注,尤其对于长住老人而言,其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养老机构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结果显示,属于支撑辐射模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有约三分之二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说明支撑辐射模式是资源配置最优化的一种养老模式。(4)样本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使用本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对样本15家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得分排名第1和第2的医养结合机构为武汉市内的养老机构,表现在医养结合机构地处环境优美,建筑面积较大,各种配套设施齐全,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高,医疗服务水平较高。排名3-6的医养结合机构为宜昌市、襄阳市的市级医养结合机构,这些相对排名较后的机构在建筑面积,配套设施,护理人员数量等方面具有优势;排名在7-15的医养结合机构大多数为区级层面的医养结合机构,这些机构相对排名靠前的机构在建筑面积,居住环境,配套设施,医疗水平,护理人员质量方面等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评价结果符合本研究对该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结果的预判。(5)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环境和运营分析医养结合后养老机构在政策上还存在监管难度大、筹资体制不完善障碍,在运营上还存在医养联合型养老机构缺乏竞争力、医疗养老资源未有效整合、医养结合机构资源总量不足、服务对象结构性失衡、缺乏专业护养人员、服务主体缺乏积极性等问题。[结论](1)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还存在人员素质不强,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养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建立相关的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体系,提升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本研究基于专家咨询法得出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框架和指标是较为科学的,而且对于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稳健性和灵敏性。可为日后大样本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和指导,也有利于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实行动态管理提供工具支撑。(2)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的因素中要充分考虑与机构现状相关的因素、与需求相关的因素以及与护养人员相关的因素。建议将探索个性化服务、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作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内部因素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升策略,将健全政府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支付体系、加强保障措施建设作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外部因素服务能力质量和提升策略。[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基于机构能力提升的视角,构建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评价标准提供了证据支撑。(2)从省域范围内,基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的视角,综合采用DEA、非参数检验、自动线性建模、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养老机构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护养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养老对象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力的强弱程度等,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中国健康老龄化规划在省域内的细化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只在15家养老机构进行了小范围内验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构建的指标体系过于详细和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不强。
李浩淼[7](2019)在《基于系统分析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阻力”为视角,分析当前促进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中的典型促动政策、成效及问题,并基于前景理论剖析农村住院患者机构选择微观行为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实现农村住院患者机构选择微观行为与医务人员微观行为、中观医保与医疗机构、宏观政府之间的力学关联;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构建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模型,明确阻力面,寻找促进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关键政策干预靶点。【方法】(1)文献研究与政策梳理:通过文献梳理与政策收集,初步确定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阻力因素,明确国家和地区关于促进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政策导向,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2)理论分析:运用前景理论,分析农村住院患者机构选择的决策机理及偏好;运用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复杂建模分析法构建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模型。(3)实证研究:在甘肃省会宁县、安徽省阜南县与湖北省当阳市典型地区开展调研,收集相关政策、访谈资料、机构表、医保住院结算数据库、医生问卷、县级住院患者问卷和居民问卷。(4)统计分析:运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医保数据库,明确农村住院患者在不同政策影响下的流向与医保受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县级住院患者机构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以及县级住院患者、居民县级偏好弱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明确不同特征下不同影响因素对患者/居民县级偏好弱化的不同影响;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的乡镇患者流向分布、不同特征医生的转诊偏好。【结果】(1)甘肃会宁、安徽阜南、湖北当阳分别以“病种限治+差异化支付/补偿”、“医共体+区域按人头总额预付”、“互联网+分级诊疗”为主要模式促进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均取得一定成效:新农合患者整体机构级别有下降趋势,且自付比逐年下降,但当阳市2017年整体机构级别有所上升;会宁县和阜南县设置的乡级适宜病种患者较非乡级病种患者,机构级别降低趋势更为明显。会宁县乡内住院患者比例与“乡镇卫生院离县城的距离”及“医生收入”呈正相关;阜南县乡内住院患者占比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与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呈正相关。(2)基于前景理论分析,农村居民和县级住院患者均以健康参照点占优,且认为县级医疗机构的治愈能力明显高于乡级医疗机构。在进行住院机构选择时,考虑的因素:疾病严重程度>服务质量>费用>方便性。(3)农村居民住院县级机构选择偏好弱化与医生技术水平(β=0.34)、医疗设备(β=0.34)、间接花费(β=-1.93)有关;不同县居民县级偏好弱化影响因素不同,会宁县为就医环境(β=0.75),阜南县为药品种类(β=0.48),当阳市为医生技术水平(β=0.78)、医疗设备(β=0.51)、间接花费(β=-6.31)与有无时间住院(β=-1.77)。以是否有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经历、收入等级、是否独立决策、在面临获得与损失时的风险偏好类型为分类依据,不同类型居民县级机构偏好弱化影响因素存在差异。(4)对于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药品种类(β=-0.05)是制约其到乡级医疗机构住院的重要因素。对于未在乡镇卫生院就诊过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β=-0.03)、医疗设备(β=-0.06)、药品种类(β=-0.07)是限制其到乡级医疗机构住院的重要因素。县级住院患者偏好弱化与疾病严重程度(β=0.09)、药品种类(β=0.30)呈正相关。不同自我疾病程度认知、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经历的患者,县级偏好弱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关于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阻力,调查医生认为“基层药品种类少”阻力最大,其次为“患者就医习惯难以改变”和“基层设备落后”。当前县乡两级医生对于促进患者下沉以及县级医生向下帮扶动力不足,是因为机构配套的经济激励与医生劳务价值不匹配,县乡关系的割裂,进一步阻碍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6)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阻力包括患者需求、政策回应性、资源投入合理性、医保支付政策、县级医务人员服务动力、县乡医疗机构一体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基层医务人员服务动力、服务方式合理性。“政策回应性”是在诸多阻力中可控性最强、干预力度最大。【结论】农村住院患者是机构选择决策的微观主体,其偏好决定决策结果,偏好受到来自医生、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医保、政府等多个层面的阻力因素影响,且阻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为了促进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本研究建议提升政策回应性,创造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先决条件;提升改革系统性,优化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服务与支撑体系;提升服务吸引性,落地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微观环境。【创新与不足】创新性:建议写创新性的产出(1)研究视角:以“阻力”为主体分析视角,评价分析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所面临的微观、中观、宏观等各层面阻力;(2)理论创新:以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农村住院患者机构选择决策行为;引入服务接触理论、价值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拓宽卫生服务领域的理论分析方法;(3)方法学创新:运用系统动力学流位流率基本入树规范建模方法,深入剖析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阻力以及阻力之间的相互关联;引入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患者整体流向及合理性情况,并结合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辅证。研究的不足:(1)在三个调研地区抽取的医保数据库年份不不统一,无法进行不同改革模式效果比较;(2)在进行居民和患者问卷分析时,虽然考虑了个体经济水平,但地区实际的发展水平难以纳入分析,而且调研地区样本量分布不均衡,可能会影响居民和患者的偏好结果;(3)医务人员样本量有限,无法展开更深入的影响因素分析;(4)所构建的农村住院患者阻力模型为定性模型,对阻力大小的量化分析将在下一步研究中继续展开。
唐尚锋[8](2018)在《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梳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迁移路径,构建乡村基本公共卫生协作系统绩效评估模型并对分别由公立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主导的主流和特殊公私协作模式进行绩效循证比较,明确项目绩效的内生规律和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提出以系统绩效改善为导向的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管理策略,为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文献研究法。基于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CNKI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变迁,分析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分别通过词频分析法和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图谱分析法界定公私伙伴关系内涵和探索公私合作研究前沿。(2)现场调查法。第一阶段于广东、湖北、河南和重庆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过程和项目绩效的基线调查;第二阶段于湖北、河南和贵州的12个农村公私协作系统收集最新的绩效数据;第三阶段于对河南某案例乡镇分别由民营医院和公立卫生院主导的公私协作模式绩效进行监测,为绩效循证提供数据支撑。(3)德尔菲法与熵值法。通过德尔菲法评价协作系统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和确定权重,并运用熵值法优化部分客观绩效指标权重系数。(4)数理统计方法。在公私协作要素与项目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中运用相关性分析。运用加权TOPSIS法综合比较主流和特殊公私协作模式绩效,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慢性病患者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5)定性比较分析法。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验证培训、分工协作、督导考核、激励约束、沟通反馈等五大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6)系统基模分析与流位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彼德·圣吉系统基模诊断公共卫生绩效增长问题,并借助流位流率入树建模法规范构建公共卫生绩效系统动力结构流图。(1)农村地区存在分别由乡级公立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主导,私立村医参与,政府部门监管的主流和特殊类型的两种公私协作模式。为达到多方共赢目标,乡村主体间探索形成了包含业务培训、监督考核、沟通交流、激励约束等在内的公私协作机制。(2)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概念框架结构、过程、结果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公共卫生项目绩效内生主线是通过扩大重点人群覆盖面、个体项目的服务内容以及群体项目绝对数量,增加服务相对数量和规范性等来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度、重点人群健康、群体项目效果等。源于外生变量对中间变量的作用以及中间变量、过程变量以及结果变量内外部相互影响,公私协作机制直接对中间变量和过程结果变量产生影响。(3)在排除干扰因素后,典型案例的公私协作系统综合绩效随着时间向后推移而呈现逐渐递增关系,主流模式绩效整体优于特殊协作模式,主要源于结构绩效上的绝对优势。然而,尽管特殊模式在结果绩效呈现下滑趋势,但仍然优于主流模式。两者在协作制度要素直接产生的绩效上差异不明显。(4)公私协作紧密程度、激励机制和督导考核影响项目绩效的根本因素,高绩效结果受监督考核机制的影响。在协作不紧密或监督考核强度较弱的情况下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低项目绩效,而高绩效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无关。服务能力影响绩效的前提是开展紧密协作,与经费激励挂钩的高强度督导考核和高强度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结论】过程和结果绩效源于有效的公私协作机制,协作紧密度与督导考核机制影响较大。案例表明中卫生院主导的协作模式绩效优于社会资本主导的特殊模式,但其所在特殊地理位置、积极性不容忽视。时间是决策者采用社会资本主导提供公益性服务不得不面临的风险,同时决策者需要关注由于潜在重点人群基数的不确定可能导致出现牺牲重点人群筛查绩效来维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进而将新晋重点人群拒绝在免费项目之外的现象。为了提高协作绩效水平,本研究建议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加强关系治理,提高乡级协作管理水平,奖励和约束机制并重,加【主要结果】强人才内涵建设,准确把握重点人群对项目的合理需求。【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基于定量比较为主流公私协作模式绩效优于特殊型协作模式以及发现时间是社会办医疗机构公益行为的关键风险因素提供了证据支撑。(2)基于定性比较分析论证了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的循证关系,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结构流图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熵值法仅对部分客观指标权重进行了优化,部分主观性指标赋分值得进一步推敲。(2)受样本量限制而设计的公私协作机制解释变量有限,公私协作机制对绩效的作用难以完全避免受研究者主观影响。
邱越[9](2017)在《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文中提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业已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提上了工作日程,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国内外学界就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开展了许多研究,但既有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国际比较显示,不同国家的实证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中国数据与中国案例在国际学术讨论中的稀少,更使得直接移用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变得不可能。这就需要在中国的制度框架下,明确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定义、影响因素,进而寻觅其提升路径,提出政策建议。因此,本文从供需两个维度解读与阐释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供需视角的分析框架。在供给侧,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由场地可及性、设施可及性、人员可及性与药品可及性组成;在需求侧,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则主要体现为支付可及性。本文使用这一分析框架讨论在我国,环境与结构性要素和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基金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及其对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浙江作为国内先发地区,其发展经验可能预示着其他后发地区的未来发展情况。因此,本文在浙江选取研究对象。一方面,选取宁波某三甲医院2014年全年的住院患者数据,研究参加不同医疗保险患者的医疗开支情况,讨论在需求侧影响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因素;另一方面,选取宁波宁海县、丽水松阳县和嘉兴海盐县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系统作为案例对象,讨论在供给侧影响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因素。从需求角度来看,医保支付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居民对基本医疗资源的使用,但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更高的医保保障水平,会加剧供给诱导需求现象,这至少会部分抵消支付能力的提升为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带来的正面效应。而从供给角度来看,经济发展、财政投入乃至地理环境等结构性变量对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基金等主体以及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等行动者要素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因此,提升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应着眼于供需两个角度。在需求侧,要培育以医保经办机构为代表的治理主体参与治理,实现政府职能转移与有管理的竞争,加强医保基金对医疗服务供给的管理。在供给侧,除了发展经济、增加投入外,还应丰富办医主体,在公平监管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民间资金,改进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治理结构。
许建强[10](2016)在《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分析与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卫生总费用核算是采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卫生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卫生费用核算指标和框架体系,来研究卫生系统资金运动过程,通过卫生筹资、分配和使用来反映卫生领域经济活动规律;卫生总费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制定和实施卫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为制定和调整有关卫生经济政策服务,以适应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体制转变的需要,同时为政策执行者提供宏观卫生经济信息。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量及构成影响到经济发展承受能力、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及个人疾病经济负担程度;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过高则会超出社会经济发展承受能力,过低则会制约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使得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是致贫的重要影响因素,卫生筹资构成中如果个人卫生支出比重过高,则会增加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导致“看病贵”、“因病致贫”问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同时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程度加快,疾病谱发生变化,未来一段时期医疗卫生总需求面临较强的增长驱动力;但是由于以往卫生筹资过分依赖个人卫生支出,导致人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增加的同时,承担着高额的医疗费用,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沉重,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2009年新医改以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卫生筹资方面,政策要求加大了政府卫生支出,降低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城乡居民在收入、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卫生支付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健康不公平。面临“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全民健康,降低人民群众疾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卫生工作及卫生投入重点目标。基于以上背景,有必要进行卫生总费用核算及预测研究:系统分析医改前后卫生总费用总量及筹资构成增速变化情况;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三者比例现状及未来趋势如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现金卫生支出公平性、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差异情况如何。研究目的基于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卫生服务调查相关数据,分析山东省人口健康及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医改前后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及机构流向状况及特征;从个人卫生支出视角,分析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特征,比较城乡居民健康、卫生支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差异及公平性;预测“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卫生筹资构成趋势。以“应用研究”为原则,本研究旨在为今后卫生筹资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持,为缩小城乡居民卫生支出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健康相关公平性提供政策建议,将有利于推动建设“健康山东”工作的开展,促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数据来源权威、全面准确,包括三部分:一是2003-2014年山东省经济发展、人口健康与卫生事业发展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2004-2015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山东省卫生统计年鉴(卫生计生统计年鉴);二是1998-2013年共16年间的山东省卫生总费用来源法和机构法核算数据,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卫生统计中心;三是2013年、2008年山东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中的有关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消费支出结构、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医疗卫生支出等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于山东省卫生信息统计中心。研究内容与方法1.山东省人口健康及卫生事业发展概述通过年均增速、构成比等方法对2003-2014年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X2检验、相关分析等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等)、卫生服务利用(两周就诊率、住院率)在城乡、年龄、年份维度中的差异及变化情况。2.卫生总费用核算现状及阶段特征分析对2003-2013年间(2009年医改前后)山东省卫生总费用总体情况及筹资构成、机构流向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测算卫生总费用实际增长速度及卫生消费弹性系数情况;通过GDP平减指数将卫生总费用进行调整,基于Q型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对2003-2013年的卫生总费用阶段特征进行分析。3.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ELES模型及公平性分析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医疗保健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卫生服务满足程度及支付差异进行分析;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及灾难性卫生支出研究方法分析城乡、农村、城镇之间不同收入人群的健康公平性、卫生支出公平性,测算城乡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状况。4.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卫生总费用预测研究采用Lo西stie优势分析测算人口、经济、卫生服务技术密集程度对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权重,并进行协整检验。采用ARIMA(2,2,1)模型、GM(1,1)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分别对2014-2020年间的卫生总费用及其构成进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1.山东省人口健康与卫生服务状况①2003-2014年间,山东省总人口由9125万人增长到9789万人,2014年人口出生率有所升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9.1%上升到11.6%。②居民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分别由2008年的12.67%、10.47%上升到2013年的30.25%、12.75%;住院率由2008年的61.79%o升高到2013年的91.78%0;1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高于其他年龄人群;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率高于城镇。③总诊疗人次出现倍增,由2003年的3.01亿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6.32亿人次,增长101%;入院人数增速较快,由2003年的478.27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1501.14万人,11年间增长了1022.87万人,增长213.87%。④2003-2014年间全省医院医生人均每天诊疗人次数和负担床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医生人均每天诊疗人次数、负担床日数分别由2003年的4.09人次、1.53床日上升到2014年的5.67次、2.34床日。⑤医疗费用中的药占比有所下降,但是门诊住院费用增速仍较快,2014年次均住院费用7917.40元,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收入的27.09%(2003年为38.51%),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66.63%(2003年为102.66%),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有所降低,但仍较为沉重。2.卫生总费用来源及机构流向分析①2003-2013年间,山东省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以约18%年均增速增长,翻了5倍,医改后增速有所放缓;但与OECD及金砖国家、部分省份相比,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仍较低。医改后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医改前后阶段特征明显,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中政府、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由2003年的15:30:55比例优化为2013年的25:40:35。2013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35.61%,与30%以下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②政府卫生支出增速较快,主要以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支出为主;医改后社会卫生支出上升,但增速放缓,主要为社会医疗保障支出、社会办医和商业保险支出,医疗保障支出构成不合理。③医改后农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增长速度加快并超过城镇居民增速,其卫生支出负担重于城镇居民。④从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看,医改后药品零售机构费用、门诊费用年均增速均加快,而医院、公共卫生、卫生行政及医保机构费用增速均有下降,因此出现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占比上升趋势。⑤医改后门诊住院费用中的药占比逐年下降,但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占总药品费用比例逐年升高,因此药品零售机构费用的过快增长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有一定关系,有必要对药品零售机构的药品销售进行相关政策的干预,控制其过快增长。3.城乡家庭健康及个人卫生支出差异及公平性①2003-2013年城乡家庭消费划分为2003-2006、2007-2010、2011-2013年3个阶段,阶段农村家庭边际消费支出均大于城镇家庭,城市家庭边际消费支出以交通和通信、居住、衣着,农村家庭则以居住、医疗保健为主。②城市(农村)家庭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占比由2003年的6.51%(7.32%)增长到2013年的9.99%(6.48%)。农村家庭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增加,而城镇家庭则递减,表明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其收入需求弹性低于城镇家庭,为必需品;2010-2013农村家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1139,绝对值大于1,需求会因价格上涨得不到满足。③医疗卫生支出额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较弱(2013年相关系数为0.066),但收入是影响居民健康、卫生服务利用及支付能力的重要原因;2013年农村家庭中有16.57%的家庭无卫生支付能力,约为城镇家庭的2倍(城镇为8.61%),且无卫生支付能力的家庭主要为低收入家庭。④居民两周患病(慢性病患病)整体上集中于穷人,农村集中于穷人(CI=-0.1179),城镇集中于富人(CI=0.0129),但门诊则集中在富人(CI=0.0239),住院服务集中在穷人(CI=-0.0746),农村居民健康及两周就诊的公平性均差于城镇,农村居民因经济困难而未就诊、未住院的比例高于城镇。⑤城镇家庭医疗卫生支出略高于农村,农村表现为“穷人支出多”,城镇表现为“富人支出多”,农村卫生支出公平性差于城镇;门诊费用支出集中于穷人,城镇公平性差于农村;住院费用支出则是农村集中于穷人,城镇集中于富人,农村公平性差。⑥灾难性卫生支出主要发生在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家庭,收入越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概率及强度越高。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概率及强度为24.82%、5.70%,高于城镇(城镇为19.00%、3.30%)。4.卫生总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情况①次均门诊费用变化对卫生总费用变化影响最大,其次是住院人次数变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GDP增长变化,门诊人次数变化对卫生总费用变化影响最小(协整系数依次为29.95596、4.564916、1.175329、1.096597、0.026829);而人均GDP、人口总量、次均住院费用对卫生总费用变化不存在稳定的数量变化关系。②预计“十三五”期间,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年增速还将保持20.45%、17.19%的速度增长,个人卫生支出增速将有所下降;而三者占比变化看,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上升显着(2020年预计达到32.94%—33.08%),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上升幅度不大(几乎达到最大占比空间,2020年达到40%—40.83%左右),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预计2020年下降到26.09%—27.51%。卫生总费用预计以年均15%-16.9%的速度增长(略高于“十二五”年均增速),卫生消费弹性约为2,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相对于GDP增长速度达到正常增长的最大值;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将达到6%—6.28%左右(比2013年的4.11%提高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3个百分点)。结论与政策建议1.面临新形势(1)全面小康需要全民健康,实现居民“病有所医”,减轻疾病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犯病”是保障全民健康的新要求。(2)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卫生总费用筹资、政府卫生支出带来压力,必须处理好政府卫生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双向关系。(3)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对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要必然求。2.研究结论(1)宏观环境方面。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制约了财政收支、卫生总费用筹资规模;人口面临着老龄化、多儿化趋势,对健康养老、卫生服务供给及家庭育儿等服务需求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卫生服务需求利用的快速增长,医务人员的门诊住院工作负担较以往有所增加,急需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及医务人员培训工作;虽然门诊、住院费用药占比有明显大幅下降,但次均门诊、住院费用增速较医改前变化不大,增速仍较快,仍需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2)山东省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仍然较低,筹资结构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仍然偏高。医改后卫生筹资中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中的医疗保障费用、社会办医费用增幅较快,但医疗保障费用在不同医保制度中的分布不合理,社会办医费用构成结构有待优化。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中城市医院费用占比下降,县医院费用占比上升,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增长速度过快。总体上看,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受卫生服务技术密集程度、经济增长影响,而人口增长对其影响尚较低;“十三五”期间,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及增长主要以政府卫生支出增长为主,社会卫生支出比例上升空间较小,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会持续下降,但总量仍以社会卫生支出最高。(3)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卫生服务需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满足程度低于城镇家庭;医改后农村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增长速度较快,超过城镇居民增速,其卫生支出负担重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健康、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医疗卫生支出等方面公平性差于城镇居民;农村家庭、中低收入城乡家庭卫生支付能力较差,其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及强度仍较高。3.政策建议(1)应对“多儿化、老龄化”的人口形势,需注重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提升。(2)提高卫生筹资水平、优化卫生费用分配使用。一是面临经济新常态,保持经济增长,适当扩大阶段性财政赤字,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并提高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二是优化政府、社会卫生支出结构,加大政府、社会卫生支出中医疗保障费用支出;优化社会卫生支出中社会医疗保障支出、社会办医支出的构成结构。(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控制医疗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控制零售药品费用过快增长。(4)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增收脱贫”是降低居民疾病负担,促进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的关键。(5)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实现城乡居民在政策上的公平。一是缩小医保制度不公,降低筹资差距,提高医保个人缴费比例;二是可通过实行“分档筹资、分档补偿”的医保政策,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谈医疗保障服务中医院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医疗保障服务中医院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医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1.5.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1.5.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1.5.4 基于DEMATEL-ISM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1.5.5 基于决策树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5.6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提升策略 |
1.6 资料来源 |
1.6.1 文献资料来源 |
1.6.2 数据资料来源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SWOT分析法 |
1.7.3 现场调研法 |
1.7.4 数据分析方法 |
1.7.5 数据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 |
1.8 研究逻辑框架 |
1.9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9.1 创新之处 |
1.9.2 不足之处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医师绩效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3 统计分析 |
2.1.4 结果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2 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3.1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SWOT分析 |
3.1.1 优势 |
3.1.2 劣势 |
3.1.3 机遇 |
3.1.4 挑战 |
3.1.5 DRG支付制度下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
3.2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
3.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应以医疗质量为基础 |
3.2.2 评价内容应充分结合主诊医师岗位职责及特点 |
3.2.3 评价指标应纳入基于DRG的绩效评价相关指标 |
3.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原则 |
3.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维度及具体目标 |
3.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6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3.7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框架 |
3.8 本章小结 |
4 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1 国内外医师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
4.1.1 资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2 DRG支付制度改革下医师绩效评价特点分析 |
4.2.1 我国DRG支付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
4.2.2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工具 |
4.2.4 数据分析 |
4.2.5 结果 |
4.2.6 DRG支付制度改革医院管理及医师产生的影响 |
4.2.7 DRG支付制度下医师绩效评价的特点分析 |
4.3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工具的研发 |
4.3.1 绩效评价指标的初步选取 |
4.3.2 确定专家组 |
4.3.3 德尔菲专家咨询 |
4.3.4 信度分析 |
4.3.5 效度检验 |
4.3.6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的构建 |
5.1.1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医疗教育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医师个人特质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5.1.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框架模型 |
5.2 基于DEMATEL-ISM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建模 |
5.2.1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影响因素释义 |
5.2.2 建模分析步骤 |
5.2.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4 DEMATEL分析 |
5.2.5 ISM分析 |
5.3 基于决策树的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
5.3.2 变量取值 |
5.3.3 医师绩效实证评价结果分析 |
5.3.4 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讨论与建议 |
6.1 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构建讨论 |
6.2 绩效评价工具研发讨论 |
6.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3.1 绩效影响因素遴选 |
6.3.2 医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6.4 策略建议 |
6.4.1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力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6.4.2 医院应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及医院功能定位的组织发展战略 |
6.4.3 建立科学的、精细化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组管理模式 |
6.4.4 提升医学院校教育质量,提高医师绩效教育的重视程度 |
6.4.5 提升医师工作满意度水平 |
6.4.6 关注医师心理健康,提升医师压力应对能力 |
6.4.7 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的医师薪酬水平与激励机制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创新 |
7.1.1 研究内容创新 |
7.1.2 研究方法创新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7.3.1 研究样本的展望 |
7.3.2 研究思路的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3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影响因素打分表 |
附件4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件5 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分表 |
(3)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支出 |
二、农户生产行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
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 |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公共卫生支出的相关研究 |
二、健康人力资本与公共卫生支出的经济效应研究 |
三、公共卫生支出、健康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
四、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行为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二章 公共卫生支出趋势、区域差异与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卫生支出的政策变迁与变化趋势 |
一、不同卫生政策体系下的公共卫生支出 |
二、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制度的发展变革 |
三、公共卫生支出的变化趋势 |
第二节 公共卫生支出的区域差异分析 |
一、公共卫生支出区域差异现状 |
二、研究方法与测算公式 |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四、公共卫生支出的泰尔指数分析 |
第三节 公共卫生支出区域差异与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一、公共卫生支出区域差异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常规逻辑 |
二、公共卫生支出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
三、公共卫生支出的区域差异与劳动力转移的逻辑分析 |
第三章 公共卫生支出的健康产出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理论模型框架构建及分析 |
一、不确定性下公共卫生支出的健康产出效应模型 |
二、公共卫生支出下农户医疗支出的理论分析 |
三、农民健康资本提升对公共卫生支出需求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公共卫生支出的健康产出效应回归分析 |
一、变量设置 |
二、样本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公共卫生支出对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健康与农业生产行为逻辑分析 |
一、机理分析 |
二、估计模型分析 |
三、数据、变量设置与描述性分析 |
四、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公共卫生支出与农业生产投入 |
一、估计模型与变量选取 |
二、实证估计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公共卫生支出与农业生产产出 |
一、估计模型和变量选取 |
二、实证估计分析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公共卫生支出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健康与劳动力转移行为的理论逻辑 |
一、机理分析 |
二、理论解释 |
第二节 公共卫生支出与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
一、计量方法与估计模型 |
二、数据、变量与描述性 |
三、实证估计分析 |
四、回归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公共卫生支出增长迅速但区域分化明显 |
二、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有显着的健康改进效应 |
三、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与劳动转移的差异影响 |
四、公共卫生支出促进农业劳动力稳定转移并推动土地流转 |
五、公共卫生支出对不同类农业生产行为与劳动转移的差异影响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稳定推进公共卫生支出规模的增长 |
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支出机制 |
三、适度向农村地区倾斜公共卫生支出政策 |
四、精准识别和提升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支出规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功能与效果研究 ——以东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
二、医疗保险费用控制 |
三、政策评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
二、格鲁斯曼健康需求模型 |
三、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 |
第三节 政策运行效果的分析框架 |
一、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效果的评价标准 |
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效果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初衷 |
一、政策缘起 |
二、发展历程 |
三、功能定位 |
第二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改革模式 |
一、改革的目标导向 |
二、改革思路解析 |
三、改革模式归纳 |
第三章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功能的理论分析与运行状况 |
第一节 个人账户支付功能的理论分析 |
一、基于效用可衡量的福利经济学 |
二、个人账户政策支付功能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第二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与约束功能的理论分析 |
一、积累功能的预期效用模型 |
二、约束效用的费用分担理论模型 |
第三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与约束功能的运行状况 |
一、个人账户资金积累状况 |
二、资金积累的原因分析 |
三、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增长情况 |
四、医疗保险费用膨胀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路径依赖 |
一、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理论依据 |
二、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路径依赖 |
第四章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效果的目标评价—以东莞市为例 |
第一节 东莞市医疗保险制度与个人账户改革 |
一、东莞市“三保合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历程 |
二、制度整合的影响因素 |
三、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背景 |
四、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
五、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特点 |
第二节 数据来源、样本信息 |
一、数据来源 |
二、样本信息 |
第三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积累状况 |
一、指标说明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约束效果 |
一、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约束功能的评估方法 |
二、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
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对医疗保险费用的影响 |
三、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额对个人账户支出的影响 |
第五节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与约束功能的实践反思 |
一、积累功能的反思 |
二、约束功能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及改革效果的需求评价——参保人政策满意度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内容 |
三、抽样方法与样本分布 |
四、质量控制 |
五、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变量选取 |
一、因变量选取 |
二、自变量选取 |
三、变量定义表 |
第三节 就医行为和政策满意度的描述分析 |
一、参保人就医行为分析 |
二、参保人对个人账户改革的满意度 |
第四节 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
二、影响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满意度的Logistic分析 |
三、影响社区首诊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
第五节 讨论 |
一、参保人就医行为状况 |
二、参保人对个人账户制度的认知情况 |
三、影响参保人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有待深化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费用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统计分析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医疗卫生费用文献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
2.1 数据来源 |
2.2 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发文年代分布 |
2.3.2 作者合着网络分析 |
2.3.3 研究机构网络分析 |
2.3.4 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病毒型肝炎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3.1 资料的预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的概况及预处理 |
3.2 方法 |
3.2.1 最优尺度回归 |
3.2.2 结构方程模型 |
3.3 结果 |
3.3.1 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
3.3.2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总结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养结合 |
2.1.2 老年人 |
2.1.3 养老机构 |
2.1.4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
2.1.5 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
2.1.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
2.2 动态能力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动态能力的内涵 |
2.2.2 动态能力的特征 |
2.2.3 动态能力的作用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容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步骤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2.4 激励相容理论 |
2.4.1 激励相容理论内容 |
2.4.2 激励相容理论特征 |
2.4.3 激励相容理论的应用 |
2.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6 健康老龄化理论 |
2.7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三维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现状分析 |
3.1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对象需求分析 |
3.1.1 养老对象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情况分析 |
3.1.2 养老对象医疗健康服务利用情况及其满意度评价 |
3.1.3 养老对象需求类别及程度分析 |
3.1.4 养老对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养人员的现状分析 |
3.2.1 护养人员人力结构概况 |
3.2.2 护养人员工作强度情况 |
3.2.3 护养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概况 |
3.2.4 护养人员离职意向情况 |
3.2.5 护养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
3.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现况 |
3.3.1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分析 |
3.3.2 调查地区养老机构设施基本情况 |
3.3.3 调查地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
3.3.4 养老机构经费基本情况 |
3.3.5 养老机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4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
4.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4.2.1 成立专家协调小组 |
4.2.2 编制专家咨询表 |
4.2.3 选择专家 |
4.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建 |
4.4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 |
4.4.1 专家库的构建 |
4.4.2 专家协调系数与可靠性 |
4.4.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4.4.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4.4.5 确定指标权重 |
4.5 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分析 |
4.5.1 信度分析 |
4.5.2 效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样本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 |
5.1 案例分析 |
5.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外部政策支持不足 |
5.2.2 基本医疗服务不足 |
5.2.3 基本设施设备供给不足 |
5.3 本章小结 |
6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升策略 |
6.1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环境分析 |
6.1.1 政策支持 |
6.1.2 政策障碍 |
6.2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运行分析 |
6.2.1 医养联合型养老机构缺乏竞争力 |
6.2.2 医疗养老资源未有效整合 |
6.2.3 医养结合机构资源总量不足 |
6.2.4 服务对象结构性失衡 |
6.2.5 缺乏专业护养人员 |
6.2.6 服务主体缺乏积极性 |
6.3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养人员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升路径选择 |
6.3.1 着重加强男性护养人员比例,优化护养人员人力结构 |
6.3.2 改善护养人员学历结构,提升其专业素质水平 |
6.3.3 从薪资待遇、工作强度与压力多角度提高护养人员工作积极性 |
6.3.4 兼顾培训内容全面性与针对性,灵活运用新型护养人才管理方法 |
6.3.5 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建立稳定性的护养人才梯队 |
6.4 内部因素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升策略 |
6.4.1 探索个性化服务 |
6.4.2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
6.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5 外部因素服务质量和能力提升策略 |
6.5.1 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
6.5.2 探索建立支付体系 |
6.5.3 加强保障措施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研究创新与价值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老年人医养结合照料效果调查问卷 |
附件3 养老机构调查问卷 |
附件4 护士调查问卷 |
附件5 护工调查问卷 |
附件6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家咨询问卷 |
(7)基于系统分析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3.1 农村住院患者流动的合理性界定 |
1.3.2 农村住院患者流动现状与合理性分析 |
1.3.3 需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分析 |
1.3.4 供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分析 |
1.3.5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模型 |
1.3.6 促进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关键策略 |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1.5.1 研究热点分析 |
1.5.2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影响因素梳理 |
1.6 技术路线 |
2.农村住院患者流动的合理性界定 |
2.1 农村住院患者流动合理性界定依据 |
2.1.1 国家政策导向 |
2.1.2 健康相关理论 |
2.1.3 农村住院服务特征 |
2.2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内涵与原则 |
2.2.1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原则 |
2.2.2 国内关于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原则或规定 |
2.2.3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界定 |
3.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典型促进政策与效果分析 |
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2 抽样地区基本情况 |
3.2.1 人口、经济、卫生基本情况 |
3.2.2 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基本情况 |
3.3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典型促进政策与效果分析 |
3.3.1 甘肃省会宁县:分级诊疗+差异化支付/补偿 |
3.3.2 安徽省阜南县:医共体+区域按人头总额预付 |
3.3.3 湖北省当阳市:“互联网+分级诊疗” |
3.4 本章小结 |
4.需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分析 |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2 患者机构选择的行为经济学解释:基于前景理论 |
4.3 农村居民机构选择偏好的实证分析 |
4.3.1 调查居民的基本特征 |
4.3.2 居民的疾病认知准确性分析 |
4.3.3 居民就医机构选择心理锚定 |
4.3.4 调整机构治愈概率与花费时的居民住院机构选择偏好 |
4.3.5 政策调整下的居民偏好变化情况 |
4.3.6 居民住院县级机构选择偏好弱化的动因分析 |
4.4 农村住院患者县域内流动的偏好与决策分析 |
4.4.1 调查县级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 |
4.4.2 县级住院患者的疾病认知准确性分析 |
4.4.3 县级住院患者的心理锚定与机构选择偏好 |
4.4.4 调整机构治愈概率与花费时的住院患者机构选择偏好 |
4.4.5 县级住院患者机构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6 政策调整下的患者偏好变化 |
4.4.7 县级住院患者偏好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8 县级住院患者偏好与行为的差异分析 |
4.5 患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 |
4.5.1 数据分析小结 |
4.5.2 患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分析 |
5.供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分析 |
5.1 调查医生的基本情况 |
5.2 调查医生对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阻力评价 |
5.3 县乡两级医生首诊机构建议偏好分析 |
5.4 不同条件下医生转诊/留诊动力的变化情况 |
5.5 相关举措对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促动能力评价 |
5.6 供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 |
5.6.1 数据分析小结 |
5.6.2 供方视角下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分析 |
6.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阻力系统模型 |
6.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方法 |
6.2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系统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
6.3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系统 |
6.3.1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系统复杂反馈结构分析 |
6.3.2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系统模型的生成 |
6.4 阻力面的确定 |
6.4.1 政府阻力面 |
6.4.2 医保阻力面 |
6.4.3 医疗机构阻力面 |
6.4.4 医务人员阻力面 |
6.4.5 患者阻力面 |
6.5 本章小结 |
7.讨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促进政策,成效与问题并存 |
7.1.2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是微观、中观、宏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7.1.3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促进过程需保证系统性 |
7.2 建议 |
7.2.1 提升政策回应性:创造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先决条件 |
7.2.2 提升改革系统性:优化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服务与支撑体系 |
7.2.3 提升服务吸引性:落地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的微观环境 |
8.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8.1 研究的创新性 |
8.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农村居民住院机构选择调查表 |
附件3 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调查表 |
附件4 医务人员调查问卷 |
(8)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热点研究 |
1.2.1 国外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 |
1.2.2 国内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 |
1.2.3 国内外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建设路径演变 |
2.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引入阶段 |
2.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探索阶段 |
2.1.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建设阶段 |
2.1.4 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分析 |
2.2 基本公共服务公私协作内涵界定 |
2.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内涵 |
2.2.2 农村公共卫生供给的公私主体界定 |
2.3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供给系统 |
2.3.1 系统动力学中的系统观点 |
2.3.2 绩效理论中的卫生系统 |
2.3.3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系统 |
2.3.4 协作行为与博弈论思想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4.2 系统基模分析工具 |
2.4.3 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 |
2.4.4 入树基模集的生成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模型研究 |
3.1 农村地区公私协作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理论框架 |
3.1.1 宏观系统绩效评估框架 |
3.1.2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框架 |
3.1.3 农村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系统绩效框架 |
3.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2.1 项目绩效备选指标 |
3.2.2 专家的基本情况 |
3.2.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权重 |
3.3 基于熵值法的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3.3.1 指标优化方法的选择 |
3.3.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优化 |
3.3.3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相关关系研究 |
4.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现状 |
4.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的组织管理模式 |
4.1.2 农村基层卫生系统公私协作机制 |
4.1.3 农村公私协作机制运行的问题 |
4.2 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系统要素 |
4.2.1 公私协作的结构要素分析 |
4.2.2 农村公私协作系统服务能力 |
4.2.3 乡村两级公私协作主体协作的主观意愿调查及因素分析 |
4.3 公私协作系统要素与绩效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1 社会条件与项目过程绩效之间的关系 |
4.3.2 管理制度与项目绩效相关性 |
4.3.3 项目数量、质量和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
4.3.4 乡村公私协作系统项目绩效内生机理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5 公私协作模式与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 |
5.1 典型公私协作模式 |
5.1.1 概述 |
5.1.2 样本乡镇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协作模式 |
5.2 公私协作机制与基本公共卫生绩效的循证分析 |
5.2.1 结构绩效分析 |
5.2.2 过程绩效分析 |
5.2.3 结果绩效分析 |
5.3 公共卫生绩效综合比较 |
5.3.1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绩效评估 |
5.3.2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综合绩效的比较 |
5.3.3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增长类系统基模分析 |
5.3.4 问题类系统分析基模 |
5.4 公私协作模式的形成、发展与组织管理挑战 |
5.4.1 主流模式与特殊模式的形成契机 |
5.4.2 两种公私协作模式的SWOT比较 |
5.4.3 两种公私协作模式组织管理的问题、风险和挑战 |
5.5 本章小结 |
6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机理与改进策略研究 |
6.1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机理 |
6.1.1 项目工作绩效的表现形式 |
6.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的共生关系 |
6.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内生规律 |
6.2 公私协作机制对项目绩效影响的验证 |
6.2.1 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 |
6.2.2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结果 |
6.2.3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分析 |
6.3 基于系统动力学反馈结构的绩效改进策略 |
6.3.1 基于项目绩效机理的因果关系 |
6.3.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反馈基模生成集 |
6.3.3 公共卫生项目绩效系统动力流图 |
6.3.4 改善项目绩效的策略建议 |
7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系统与项目制度变迁 |
7.1.2 公共卫生绩效概念框架与项目绩效机理 |
7.1.3 公私协作主流模式与特殊模式绩效循证 |
7.1.4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路径 |
7.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的创新 |
7.2.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与调查问卷 |
(9)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 |
1.2.1 基本医疗服务 |
1.2.2 可及性 |
1.2.3 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 |
1.3 研究方法 |
1.4 资料与数据来源 |
1.5 结构安排 |
2 已有研究和实践探索述评 |
2.1 “市场派”与“政府派”:关乎新医改方向的争论 |
2.2 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内涵与外延 |
2.3 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资源集聚与地理区位 |
2.3.2 医疗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与医疗服务治理结构 |
2.3.3 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与治理结构 |
2.3.4 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 |
2.3.5 医疗服务费用的过快增长 |
2.3.6 既有研究述评 |
2.4 域外国家实践探索 |
2.4.1 俾斯麦模式:德国医疗服务体系 |
2.4.2 贝弗里奇模式: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 |
2.4.3 对两国实践探索的简要评述 |
3 分析框架与基本假设 |
3.1 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一个基于供需视角的新分析框架 |
3.2 变量与测量指标 |
3.3 研究假设 |
4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变迁:历史与现状 |
4.1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历史变迁过程 |
4.1.1 计划经济时代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可及性 |
4.1.2 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可及性 |
4.1.3 新医改后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可及性 |
4.2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现状 |
5 基于需求视角的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
5.1 医保保障水平对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作为中介变量的供给诱导需求 |
5.2 居民收入对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
6 基于供给视角的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案例比较 |
6.1 海盐、宁海和松阳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现状 |
6.2 欠发达县域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松阳 |
6.3 发达县域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一个高可及性样本:海盐 |
6.4 发达县域的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一个低可及性样本:宁海 |
6.5 讨论与分析 |
6.5.1 环境与行动者对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形塑 |
6.5.2 机制创新:可及性的分时满足 |
7 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提升路径 |
7.1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挑战:历史包袱与治理结构 |
7.2 承担政府责任,改进结构性因素 |
7.3 丰富供给主体,改善供给侧治理结构 |
7.4 在有管理的竞争中实施战略性购买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邻倾向性得分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的结果 |
(10)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分析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空白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5.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1. 理论基础 |
1.1 卫生总费用及卫生总费用核算概述 |
1.2 卫生服务需求相关理论 |
1.3 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 |
1.4 居民卫生支出公平性 |
1.5 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理论 |
2. 研究设计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 研究指标与方法说明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山东省人口健康及卫生事业发展概述 |
1. 经济、财政收支及医疗卫生支出状况 |
2. 人口与健康状况 |
3. 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卫生总费用构成及阶段特征分析 |
1. 卫生总费用总体情况 |
1.1 卫生总费用筹资总体水平 |
1.2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情况分析 |
1.3 卫生总费用增长情况 |
2. 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分析(来源法) |
2.1 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 |
2.2 政府卫生支出 |
2.3 社会卫生支出 |
2.4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
3. 卫生总费用(来源法)特征分析 |
3.1 卫生总费用GDP平减指数调整 |
3.2 卫生总费用Q型系统聚类分析 |
3.3 卫生总费用(来源法)灰色关联分析 |
4.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分析(机构法) |
4.1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总体情况 |
4.2 卫生总费用(机构法)中医院费用流向构成情况 |
4.3 药品费用分析 |
4.4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与全国部分省份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ELES模型及公平性分析 |
1.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析 |
1.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总体情况分析 |
1.2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结构总体情况分析 |
2. 基于ELES模型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医疗保健支出分析 |
2.1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简介及数据消费价格指数调整 |
2.2 ELES模型参数估计及异方差检验修正 |
2.3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ELES模型分析 |
3. 城乡家庭医疗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及支付能力差异实证分析 |
3.1 数据及方法说明 |
3.2 城乡家庭收入及消费支出状况描述性分析 |
3.3 城乡家庭收支相关性分析 |
3.4 城乡家庭消费支出及卫生服务需求满足程度分析 |
3.5 城乡家庭卫生支付能力差异分析 |
4. 城乡居民卫生支出公平性分析 |
4.1 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公平性分析 |
4.2 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公平性分析 |
4.3 城乡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测算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预测研究 |
1. 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1.1 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优势分析 |
1.2 卫生总费用与因素关系协整检验 |
2. 卫生总费用ARIMA模型预测 |
2.1 卫生总费用序列特征分析 |
2.2 ARMA模型识别 |
2.3 模型估计 |
2.4 模型预测 |
3. 卫生总费用构成GM(1,1)预测分析 |
3.1 模型检验 |
3.2 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预测 |
3.3 卫生总费用构成比例预测 |
3.4 卫生总费用预测值灰色关联分析 |
4. ARIMA预测模型与GM(1,1)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4.1 预测方法评价 |
4.2 预测结果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1. 讨论 |
2. 结论 |
3. 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谈医疗保障服务中医院计量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DRG支付制度下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林夏.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 王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社会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功能与效果研究 ——以东莞市为例[D]. 张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费用与影响因素分析[D]. 李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能力评价[D]. 潘正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系统分析的农村住院患者合理流动阻力模型研究[D]. 李浩淼.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D]. 唐尚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9]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D]. 邱越. 浙江大学, 2017(02)
- [10]山东省卫生总费用分析与预测研究[D]. 许建强. 山东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