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柱[1]2017年在《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中西部岩溶地区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岩溶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极大。因此桩基工程的质量对工厂生产期的质量和产量影响十分重大。本课题来源于科技部项目《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在广东、云南、湖北等地成功应用,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本文通过实际工程调查和收集文献资料对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本文以施工工艺为核心,针对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的全过程,从岩溶地质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施工事故处理叁个方面进行总结、研究。(1)经过工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总结适宜于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机械主要有叁种:冲击钻机、旋挖钻机和回转钻机,以及岩溶地区影响桩基施工的5个主要因素,并分别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容的穿越技术、施工工艺改进及施工要点做了总结。(2)总结了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从开孔到成桩过程中常见事故的起因、预防和处理措施。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常见的检测方法和在岩溶地区联合检测方法的应用。(3)从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岩溶地区常见的桩基质量缺陷。并总结岩溶地区桩基质量缺陷处理的五种方法:接桩法、高压注浆法、补桩法、重新成桩法和增大面积法,及相应的具体施工工艺。(4)结合实际工程对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和质量控制,就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钢护筒跟进施工、穿越溶洞、桩身垂直度控制、进入持力层控制、持力层完整性控制、清孔质量控制、浇筑混凝土控制这9个方面总结了一套控制质量措施。
徐华[2]2003年在《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承载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岩溶地基特别岩溶桩基是勘察、设计、施工较难处理的工程问题,过去出现岩溶问题不多,对其荷载传递机理以及嵌岩深度、持力顶板问题的研究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和基建地区的扩大,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加大建设,已经陆续遇上了复杂的岩溶问题。例如,京九线吉安赣江特大桥、南(昌)九(江)公路万村大桥以及本文所述白墅港大桥工程等。 岩溶地质条件为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中比较严重的地质病害。桥梁荷载通过桩基础传递到地层中,桩基承载能力为桩周土的摩阻力和桩端支承力之和。在岩溶地区,由于溶洞的存在,对桩基的承载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如桩周的溶洞可能影响桩周土与桩基的摩阻力;如溶洞位于桩基的底部,可能因溶洞项板厚度不够,在桥梁荷载作用下,压碎顶板,桩基承载能力伤失,而引起桥梁结构的破坏。国内外对于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具体工程的施工方案描述和施工故障及处理措施,对岩溶地段基桩的承载机理及承载力的综合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针对白墅港大桥的特点,通过现场施工试验及力学、有限元分析,对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荷载传递机理、持力层厚度及嵌岩深度等方面做一些探讨性研究。 通过对本次试桩施工工艺的检测和桩身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确定了冲击钻在溶洞地质条件下的合理使用方法;基桩承载实验表明了荷载与摩擦阻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岩溶地区的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和破坏机理、承载力特性,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现场测试工作;试验数据表明桩侧摩阻和支盘端阻起很重要的作用,桩端阻力所占比例甚少。这与设计桩基时的计算模式相差很大,承载力也较设计增加;使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和有限单元法,对钻孔灌注桩桩端下的岩体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方面进行模拟计算和定量研究。本研究结合现场试验、力学数值分析和有限单元分析,对岩溶地段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荷载传递机理、持力层顶板厚度及嵌岩深度等方面作一些探讨性研究,为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并为该类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帅[3]2018年在《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及泥浆护壁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广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云南,广西,贵州,广州等省份;除此之外,在我国中部,如湖南,湖北等地也广泛存在岩溶等不良地质。岩溶又称喀斯特,其地质条件复杂;在岩溶发育地区,如果没有对工程场区内地基进行勘察和处理,将会对工程的建设和后期投入使用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前期,必须对场区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可靠的勘察。本文主要以武汉地铁小镇车站施工为研究对象,针对围护桩在岩溶区段施工为目的,首先介绍场区内岩溶的地质分析,针对岩溶地质勘察及发育情况,对不同岩溶的地质情况进行分类,采取相应处理方案以及防治措施;其次,本工程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通过现场施工资料,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研究,针对本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并重点计算分析水下混凝土首次灌注量,以提高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保证桩身承载力要求。围护桩在岩溶场区进行钻孔施工时,其首要的目的在于如何防止出现孔壁失稳现象,因此对钻孔灌注桩在进行泥浆护壁过程中,分析孔壁失稳和泥浆护壁机理过程;本文最后进行钻孔灌注在岩溶场区施工时常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和提出针对本工程相适应的预防措施。
王学军[4]2003年在《岩溶地区公路桥梁深水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我国在桥梁深水基础理论及施工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自从武汉长江大桥工程中摈弃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气压沉箱,首次采用了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以来,1985年建成的九江长江大桥基础独创性地采用双壁钢沉井围堰钻孔桩基础,钢围堰在桥梁基础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钢围堰这种结构型式,制造及拼装都很方便,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因此国内多座桥梁的深水基础相继采用了这一结构形式。例如湖北鄂黄大桥6#墩施工系列技术问题的处理,以及荆沙大桥2#主塔、温州大桥主塔、武汉白沙洲大桥3#主塔、淇澳大桥主塔等基础施工。 国外的在深水基础上的主要动向也十分明确,即向基础结构的大型化及整体化、施工工艺的工厂预制化及现场施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在施工条件恶劣的桥址处即可能地减少水上施工工作量和作业时间,提高工程质量并缩短工期。 本文通过对岩溶地区公路桥梁深水桩基础施工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了深水桩基施工程序,提出了在岩溶地质条件下先下钢围堰后施工钻孔桩和先成桩后施工钢围堰的两种施工方案,并对两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本文详细探讨了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特别是对其成孔工艺、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针对其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详细分析了钢围堰的构造、锚锭系统的布设、锚缆的计算、钢围堰的制作及组拼、钢围堰的接高与下沉、水下混凝土封底等围堰施工的重要内容;并对常用的钢套箱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 最后,基于岩溶地区桥梁深水桩基施工理论,结合鄂黄大桥的工程实践,阐述其工程应用。
文华锋[5]2011年在《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雅江大桥上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桥梁成败关键在基础”,基础的安全稳定性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对于地基处于泥夹卵石层或者岩溶地质等复杂地质情况,为保证基础的安全性,研究和探索在溶洞发育地区桩基施工技术经验和做好技术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国内施工情况而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在桥梁施工中已经普及。然而,由于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的缺陷,致使灌注桩的质量难以保证,为克服施工因素导致的缺陷,桩底后压浆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对采用桩底后压浆技术造桥调研以及相应的测试表明,该技术的应用使灌注桩的承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节省基础处理的费用,经济技术效益显着。因而,在国内很多地区,各种后压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摩擦桩和端承桩施工工艺及特点到雅江大桥桩基设计采用同一桩基下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方案的变更进行讨论,对后压浆技术施工工艺的总结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验证后压浆技术提高桩基承载力。同时对其作用机理及其施工工艺及如何更好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进行探讨。通过对雅江大桥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其作用机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桩底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桩径、桩长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为应用该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杨富山[6]2017年在《岩溶区桩基承载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南方山区是一个岩溶十分发育的区域,随着交通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及各类建筑在岩溶区建设。而岩溶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且基础选型及承载力影响因素多,这加大了工程设计、施工的难度。为了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可靠,对岩溶区桩基的承载变形特性以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岩溶区桩基竖向承载机理;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桩与溶洞的相对位置、溶洞几何尺寸、岩体特性、桩体特性以及桩基下卧溶洞顶板厚度和跨度比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并对岩溶区桩基施工工艺及技术进行研究且给出一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桩与溶洞的相对位置会对桩基的承载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2)当桩基直接穿越溶洞时,溶洞高度、岩体弹性模量和桩体弹性模量都会对桩基承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溶洞跨度对桩基承载力影响较小,桩基极限承载力随着岩体弹性模量和桩体弹性模量的增大而提高,但提高幅度越来越小,岩体弹性模量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着溶洞尺寸增大而减小,桩的弹性模量对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着溶洞尺寸的增大而增大;(3)当桩基作用在溶洞顶板上时,溶洞跨度以及顶板厚度和跨度比是影响桩基承载特性的重要因素,桩基极限承载力随着溶洞跨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随着顶板厚度和跨度比的增大而显着提高,但提高幅度明显越来越小,而溶洞高度对桩基承载特性几乎没有影响。
张艳平[7]2012年在《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结合福银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北引道工程分路互通E匝道桥的特点,通过现场施工试验,对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成桩检测等方面做一些探讨性研究。
陈仁芳[8]2009年在《岩溶区公路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里程快速增加,在岩溶地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岩溶地区的桥梁地基,特别是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经过岩溶发育区存在严重的地质病害,荷载通过基础传递到地层中,桩基承载能力为桩周土的摩阻力和桩端支撑力之和。在溶洞地区,由于溶洞的存在,对桩基的承载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如桩周板顶厚度不够,在桥梁荷载作用下,压碎顶板,桩基承载能力损失,而引起桥梁结构的破坏。同时岩溶区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斜桩、卡钻、塌孔、扩孔、埋钻,甚至断桩的施工事故。对于岩溶发育地区的桥梁基础,如何准确确定基础地基持力层厚度,如何在基础设计、施工过程中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如何安全、经济、合理选择桥梁基础形式及穿过溶洞时施工方法。从桥梁基础结构安全性角度对桥梁基础设计及施工提出指导意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优化岩溶区桥梁基础的施工工艺,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借鉴,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达到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工程造价,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江西省九江至瑞昌国家高速公路的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为对象,通过对国内外岩溶发育现状和对工程设计与施工影响的分析,总结了以往基础施工技术、装备、质量管理等成功经验,进行岩溶项板作为持力层厚度、桩基嵌岩深度的设计,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复杂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提供参考,为工程界的技术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新的提示作用。
胡荣[9]2008年在《跨引江济汉渠公路桥梁桩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能适应于不同地质条件、荷载情况,抗震能力强,因此成为了公路桥梁的主要基础形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卵石地基具有颗粒大、透水性强、进尺和不易破碎、容易垮孔等困难,因而限制了大直径深孔钻孔灌注桩的广泛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首先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从场地准备、钻孔、清孔、到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各个环节以及施工完成后的场地处理,应当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应当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做出果断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恶化,避免在质量上或经济、时间上造成严重损失。其次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确桩的极限承载力,并深入讨论了理论计算单桩沉降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单桩沉降性状,利用经验公式估算桩的布置数量。结合理论公式和图表运算,分析影响单位桩体承载力的因素,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合理的桩径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单位桩体的承载力水平,从而节约建设成本。在深厚软弱地基土中,宜选择较小桩径具有较大体表而积的细长桩。在深厚软弱地基土层中,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在荷载的作用下,桩顶荷载绝大部分由桩侧壁摩阻力承受,桩端承担的荷载也很小。因此,在设计摩擦型钻孔桩时,可以将桩端土的承载能力忽略不计,仅计算桩周土的侧壁摩阻力。最后利用ANSYS以桩和土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桩的叁维有限元模型,考虑土的非线性,使用DP材料建模,得到了各级荷载下的桩各个截面相应的内力和桩体的沉降数值,并结合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性和非线性处理能力,使用BP神经网络拟合P-S曲线,并根据相关的规范分析得到了单桩的极限承载力。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模型计算的参数。用此模型,针对工程实践分析了摩擦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在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材料,桩的尺寸以及持力层的选取。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使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桩基的设计,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成桩的质量。
安江龙[10]2013年在《岩溶区大直径桩侧溶洞对其竖向承载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岩溶区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致使在此地区进行桩基础设计和施工遇到很多问题,而国内外有关岩溶区桩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桩底溶洞顶板稳定性等方面,桩侧存在溶洞时桩基础承载特性的研究较少,岩溶区大直径桩基的研究则鲜有报道。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岩溶区桩基础研究文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非岩溶区桩基础的受力特点,通过数值模拟对桩长、桩径、溶洞大小及桩-洞间水平距离等对大直径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岩溶区大直径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岩溶区大直径桩基桩长每增加5m,桩基竖向承载力增加6%(以桩长15m桩基础竖向承载力为基准),但桩基承载力增长幅度随桩长增加而逐渐减小。(2)当桩径大于等于1.5m时,岩溶区大直径桩基嵌岩部分桩侧阻力占其竖向承载力的70%以上。(3)桩侧溶洞大小对大直径桩基竖向承载力影响较小,溶洞边长每增加2m,桩基础竖向承载力减小1~2%。(4)在桩长、桩径及溶洞大小一定条件下,随桩-洞间水平距离增加,大直径桩基竖向承载力逐渐增大,且距离大于等于4倍桩径时,桩基竖向承载力为桩侧无溶洞时承载力的90%以上。
参考文献:
[1].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D]. 欧阳柱. 长春工程学院. 2017
[2].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承载能力研究[D]. 徐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3].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及泥浆护壁机理研究[D]. 曾帅. 安徽理工大学. 2018
[4]. 岩溶地区公路桥梁深水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D]. 王学军. 重庆大学. 2003
[5].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雅江大桥上的研究与应用[D]. 文华锋. 重庆交通大学. 2011
[6]. 岩溶区桩基承载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D]. 杨富山. 兰州交通大学. 2017
[7].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研究[J]. 张艳平. 价值工程. 2012
[8]. 岩溶区公路桥梁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D]. 陈仁芳. 长安大学. 2009
[9]. 跨引江济汉渠公路桥梁桩基础研究[D]. 胡荣.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10]. 岩溶区大直径桩侧溶洞对其竖向承载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D]. 安江龙. 长安大学. 2013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灌注桩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承载力论文; 桩基工程论文; 质量特性论文; 桩基检测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桩基础论文; 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