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孟州市供电公司 河南孟州 454750)
摘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配电网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配电网实现自身的功能,促进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与进步,而且还能够有力地促进自动化的配电网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如此,借助于自动化技术,我国的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力度对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提高我国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终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分析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农业生产用电量急剧增加,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些现象表明,现代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远胜于从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致使电力系统配电任务加大,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系统电网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经济效益好,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不断进行改善与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1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内容及主要功能分析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内容,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其中包含着配电网电压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票专家系统等等。在配变自动化这一内容上,就能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以及监控等,能够和配调通信以及远方终端 FTU 相连,在数据的转发功能方面也能有效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自动制图的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这一内容能实现故障的保修管理以及设备和用电的管理等功能。在馈线自动化的内容方面,馈线故障主要能发挥自动隔离以及恢复供电的作用,实现无功控制的功能。用电管理自动化的内容方面,对客户信息以及电量计费等相关的功能能有效实现。配电网运行和管理功能,运行计划模拟和优化功能,运行分析和维护管理功能,用户负荷监控和故障报修功能等都是比较基础性的功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主要分成应用层以及中间层和平台层,每个不同层也有着细化的子系统(如下图 1)。
2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
2.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现在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逐渐提高,而且对其研究也逐渐加深,在电网建设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电力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为了促进电网系统的稳定发展和进步,需要仔细的分析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做到对变电站的充分掌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重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在系统运行时,已经由电缆、光纤替代了电力信号,所以,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若是电力系统的运行受阻,必须要准确的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具体的阻碍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的问题,正确在第一时间之内解决问题,避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而且一定要针对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和监控质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因为保证其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发挥出其具有的技术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需要对输电线路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变电站的支持,变电站的质量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质量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依赖变电站,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肯定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也会不断地提高。
2.2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计算机技术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技术就是信息管理技术,此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今,信息管理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二者的融合可以更好的对电网的运行控制,从而促进电网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步。
2.3 PLC 自动化技术应用
继电接触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就出现了PLC 技术,此项技术是非常关键的,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对内部存储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而且在存储器中还可以应用可编程序,从而对可编程序进行控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PLC 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原先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说,传统的系统有灵活性差的缺点,应用 PLC 技术之后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控制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 PLC 技术还能够较少运行产生的能耗。除此之外,PLC 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处理,而且还能够对数据进行传输,实现数据的转换,最终可以优化电网运行的管理效果。
2.4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应用主要朝着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对此技术进行划分能够划分出五个不同的等级,而且每种等级的电网调度都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应用,在电网调度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其应用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能够采集数据,必须要提出的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有效的管理系统的运行,促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5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一般情况下,全网中的任何节点都存在与其他节点通信的可能性。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都与所在馈线中的一个管理节点相对应,并进行通信工作。在通信过程中,会出现节点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节点和相应的管理节点之间的通信是不能正常进行的,这时网络会对节点进行自动检索。相应的,该节点的搜索该由管理节点来执行,系统变为中继。但是,如若改为中继后管理节点仍无法检测到这个节点,那么系统会进行漫游申请,将情况汇报并反映给馈线子网,由其联络节点来执行。通信管理节点(侧变电站的)收到系统的漫游申请后,重新注册漫游的新节点。最后,相关变电站接收配调中心发送的注册信息,实现节点的全网漫游。
2.6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设计软件时,除了能实现一般结点的功能之外,为了实现网络中节点间信息的有效接收和转发功能,还要在NDLC中继节点设置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中,为了使网络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存在真实性,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信息的传输频率,还可以使信息变小,从而大大降低通信网络上的压力。自动设置中继技术的使用,可实现整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从而解决通信距离问题。其需要满足的基础条件必须是网络中的相邻节点可以通信,这里的相邻节点指的是任意两个相邻网络节点。
3未来技术发展
3.1 提高电能的质量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型电子设备增多,致使对电能需求量增加,从而对电能的质量也有了较高要求。“DSP”通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有效地提高了电能的质量,同时改善算法也可以提高电能的质量。
3.2 实施配电网系统保护
配电网系统馈线自动化以通信为根基,对配电网系统的整体数据进行收集和控制,从而实现配电SCADA与配电高级应用——PAS;依靠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实现对配电网的设备管理;配电网自动化在PAS、SCADA与GIS的一体化的推动下,已然实现了配电网管理、监控、保护等各方位的自动化运行管理,目前,该方案已作为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实施方案。
3.3 分布式小电流接地保护方案
完全分布的FTU准确度较高、承载量较大,且可以完全掌握配电网整个电流负序分量分布状况,负序电流的突变量与小波分析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识别的可靠性及灵活性。这种配电自动化的小电流接地保护方案性能良好,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电网各功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前提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配电网全功能自动化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及效率性。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重视,做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为保证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电力事业。
参考文献:
[1]陈欢.试析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5,02:79.
[2]张航.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166.
[3]程福周.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09:134.
[4]何益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用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186.
论文作者:王慧萍,于伟,王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技术论文; 节点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