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企业集团管理国际化研究_国际市场论文

我国乡镇企业集团管理国际化研究_国际市场论文

中国乡镇企业集团经营的国际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乡镇论文,企业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集团化趋势依然是现代生产的主流。经营的国际化更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最普遍现象和最显著特点。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都必然要由企业来充当主角。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就必须首先来研究中国企业的集团化,尤其是利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乡镇企业集团从事国际化经营显得越来越重要。

集团化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前提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发达国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战后日本企业集团化的崛起及其经济的发展,韩国、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区等企业集团的大量涌现及其经济的腾飞都进一步说明,企业集团作为商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不论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能够采用,而且是不论哪个国家和地区要发展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都必须采用的。

中国企业已开始了集团化进程,但要真正达到“集团化”这一步,还任重而道远。总体说,中国企业集团规模还比较小,实力还不强,核心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额实力有待提高。同时,还普遍存在联结纽带脆弱,带有较浓厚的地区、部门色彩和“核心大、外围小”的情况。另外,中国现有的企业集团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沿海一些省市。但可喜的是,在有些地方不仅涌现出一大批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团,而且涌现出众多以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集团,出现了乡镇企业集团化的趋势。

乡镇企业集团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军

1、 我国发展集团化乡镇企业从事国际经营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与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而各国大型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具有全球战略的性质,民族产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我国的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仍然会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保持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我国的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比较优势因素不强的产业,正在受到外国名牌产品的强大攻势,如何稳固市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技术成熟,在我国已形成了大规模市场能力的产业,目前也面临新的国际竞争挑战;技术含量高,我国产品质量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则面临着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至于技术含量高,我国尚未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形势更严峻。

这些变化,把我国乡镇企业集团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代的生产要素配置不仅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传统的生产要素,还包括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咨询等要素。参加国际交流,尤其在今天,中国正面临着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与将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因此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进行优化组合,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以促进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并通过区域内的合作来增强其在国际经济和科技技术竞争力的实力,以支持乡镇企业集团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根本,城乡一体化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给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集团带来了各种机遇。

能抓住世界经济的现实条件与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各地的经验教训,以利中国与中华民族,这就是机遇。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享有多边的、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将在发达国家享有普惠制待遇,这将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出口,特别是我国乡镇企业集团生产的大量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原材料的粗加工品、民间工艺品能以其特有的魅力跻身于国际市场,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打开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并能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另外我们要针对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兴产业的待遇,使得乡镇企业集团能够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改造老企业。这些来自国际环境的机遇,为乡镇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基础和国际背景。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定向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劳动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从而让出部分国际市场,同样,跨国公司为压缩成本,可以把产品搬到任何地方制造,以开发发展中国家人力、物力资源,这完全符合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集团的特点,为中国乡镇企业集团出口产品及产品开发提供了机会。所以,中国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国际环境已经形成,具有它存在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从乡镇企业自身的内在动力来看,曾促进乡镇企业腾飞的强力推动因素随着改革的阶段性发展在逐渐消失。那种灵活经营机制的相对优势,正在作适度的调整。中国的乡镇企业强烈的内向型结构特征,在产品结构上多以生产传统的低层次的小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部分只能在国内销售,很难打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同其他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大;乡镇企业非制度化的行为,会随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与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与健全而逐渐受限制。

因此,乡镇企业只有集团化经营,只有采取国际化经营,才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摆脱困境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营的综合力量。

2、乡镇企业集团化国际经营的发展思路

根据我国乡镇企业集团所处的实际情况及周围的环境,科学地制定合理的乡镇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其战略的具体内容就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资源为基础,外引内联,以技术进步为突破口,建立以充分发挥比较利益优势和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内外互促的良性循环系统。

首先,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企业集团的经营主要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企业决策者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要侧重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确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其次,以国内资源为基础就是指外向型企业通过拥有国内资源为保证,通过出口创汇,以出求进,增加国际交流能力,从而达到利用国内外资源,建立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的良性循环体系。

3、乡镇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乡镇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缺少必要的对外经营的自主权;工贸脱节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工业企业、外贸企业难以形成外向开拓的统一力量;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迟缓,海外投资得不到足够的银行信贷资金。政策法规方面:在海外办企业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对乡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和扶持;对海外投资项目和开办企业手续繁多,办事效率低、周期长、派出人员较难。企业集团自身的问题:缺乏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境内经营与境外经营分离,还没有注意建立与国际化经营相适应的企业集团经营机制;资金、外汇短缺;装备技术水平低,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短期内难以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对所在国的投资环境缺乏应有的了解,能盈利的没有盈利,甚至被人坑骗。

4、对中国乡镇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1)制定正确的发展方针

调整工作重心:80年代重在发展境内“三资”企业和进行现有单个企业的改革。90年代实行引进外资和海外投资并举,同时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集团化经营。明确发展重点:没有中国乡镇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就缺乏合力,但切勿一哄而起,乡镇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需要积极的扶持。选好主攻方向,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都保持良好的关系,生产水平相近,技术有市场,许多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对发展中国家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宜把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作为海外投资的主攻方向。当然,在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一些投资机会。采取最优的投资模式:在海外投资会有一定的风险。采用合营和合作企业形式则不仅可在境外利用外国资本,减少母公司的负担,而且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经济实力、信誉、经营,减少投资风险,提高和当地银行的融资能力,因而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2)加强乡镇企业集团自身建设

从多方面推动乡镇企业集团的完善提高,逐步建立适合国际竞争、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营机制。生产型的乡镇企业集团应朝工技贸结合方向发展,并应积极同金融企业的联合,以壮大实力,加快国际化步伐。中国的乡镇企业集团应积极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更多地发展同“三资”企业的联合。“三资”企业往往也是外国跨国公司的一员。要强化国际化经营的观念,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

中国只有进行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出适合乡镇企业集团化发展的环境,才能使中国的乡镇企业集团进入国际化经营的轨道。

标签:;  ;  

我国乡镇企业集团管理国际化研究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