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井谈语文学习——日本风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风铃论文,语文学习论文,严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严文井是广大青少年所熟悉的现代作家和儿童文学家。他出版了散文集《山寺暮》,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荣获全国儿童文学奖),还有小说《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童话《小溪流的歌》。1982年出版《严文井童话寓言集》,1985年出版《严文井散文选》,大多数中学生可能读过严文井的童话和散文。
前些年,笔者在田增科老师的引荐下拜访过严文井先生,请他就中小学生如何学习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严文井先生说,提倡重视学习语文是对的。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科学家、各方面的专家,都需要学好用好语文。没有语文不行的哲学家、科学家、作家和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的人起码都要把语文弄清楚。思维能力薄弱的人,数理化和外语也不好,语文则有利于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严文井先生没有上过大学,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1953年起先后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其中的奥秘就是他长期坚持自学。他在《谈读书》一文中说:“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原载1983年1月13日《语文报》第31号)。他越学越不满足, 并把不满足作为继续学习的推动力。他还告诫广大中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因为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被它们捆住手脚。他说,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
严文井先生强调要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当有人问他对动物的研究与童话创作的关系时,他说,他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童话作家一定要把动物当作角色的话,应该喜欢动物,观察动物。他的同院邻居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仔细观察它的表情,听它的声音,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来源于猴子,猴子也会笑,会哭,会骂人,会记恨,会捣乱。与其说他是在研究动物,不如说他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感情。当有人问严文井先生在《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中写唐小西的影子的用意时,他说:“我的确想惩罚唐小西一下。……影子令唐小西感到有些讨厌。写完了以后我才觉得这个影子也可以讲是一种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他也是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严文井长期观察、分析一个小孩,抓住贪玩是他形影不离的东西,才塑造了“影子”这个“人物”。
严文井先生认为,学习语文要锻炼思维能力和恰当表达的能力,不要死记硬背哪部书的作者是谁,死记语法等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查阅工具书。他不仅这样说,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曾到过许多地方、许多单位,多次回答记者、编者的提问,而且对答如流。例如他回答《花地》编者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①我最珍贵的品德:敢于面对现实,承认事实。②我最厌恶的是:伪善。③我对幸福的理解:一个一个疑问相继得到解答。④我对不幸的理解:以谬误为真理。⑤我的座右铭:尽力认识各种局限性。⑥我最喜爱的事:修改自己没写好的文章。⑦我的主要特点:不要人的怜悯,不指望上帝赐给好运气。⑧我写作之余的爱好:听音乐。⑨我喜爱的诗人:李白。⑩我喜爱的散文家:鲁迅。(11)我喜爱的小说家:契诃夫。(12)我对文学的追求:反对成见与偏见,尽可能地跟说谎、废话唱反调。(13)我写作的习惯:与疲乏搏斗,浪费许多稿纸。(14)我对文学青年的期望:不崇拜权威,不走捷径,不怕寂寞,不急于成名。有了稿费要领取,但不能把作品当商品。”(《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79页~180页)。我们在拜访严文井先生时,他还没有搬进新的楼房,他在陈旧的平房里多次接待外宾。当外宾问他,老舍写的《骆驼祥子》里的那些低矮破旧的平房在北京还有吗?他说:解放以后,北京市建起了不少高楼大厦,改造了不少危房。当年祥子住的那样的平房不多了,寒舍就是其中的一处。严先生回答十分得体,不亢不卑,既反映了解放后的变化,又说明了还不能全部改变。当我们问他,许多作家都早已住进宽敞漂亮的楼房,您为什么还没有搬进新居?他幽默地说,谁让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呢?他的回答表明了他的高风亮节。
严文井说,他从小就喜欢写作,17岁就开始发表文章,沈从文告诉他文章“应该自己多修改”,此后他就在不断修改中写作,养成了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的习惯。他的写作动机主要是想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和真正意识到的东西。他创作童话、寓言、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喜欢雷同,并不断追求新的立意、新的结构、新的语言、新的风格。
同学们,我建议大家读些严文井的文学作品,你们一定会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学到做人、读书、写作等方面的经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