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针对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本研究提出了“高职英语参与式教学的行动研究”,即教学的过程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课内外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并将行动研究引入教学实践,分析和确定高职英语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行动计划、实施并总结与反思一系列研究步骤。研究证明,参与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行动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研究能力,是促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 高职英语教学 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高职高专英语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但在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英语知识,学生自始至终低着头看似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而当老师突然提问,大多数学生没有丝毫反应,或提问几个学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说:“Sorry,I don’t know.”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到其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实现高职英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这样的目标就是无本之木。
针对这一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如果有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环节,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较好,但常规的课堂上每个学生每学期得到回答问题、讨论等参与行动的次数在4次以下;学生大多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愿望,却因“基础太差”无法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平时的教学,我们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老师的教,但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根据高职英语的培养目标和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高职英语参与式教学的行动研究”,即教学的过程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课内外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并将行动研究引入教学实践,分析和确定高职英语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即时的实施、观察与反思,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善现状的对策,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本研究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5级四个A班(高考成绩60分以上)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个学期。第一学期课程为《公共英语》,期末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阶段课程为《综合英语》,期末考核为考查。
二、第一轮行动研究(2015年9月-2016年1月)
1.行动的实施。
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这是参与式教学的关键,这也更贴近语言应用性的要求。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轮研究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直接方式,因此首先建立学习小组,由4-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组长负责学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例如,在文化学习时,各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以及小组成员的兴趣、知识积累等情况,确定研讨的文化专题,小组通过分工与协作查找资料、调研,制作课件,小组讨论形成最终的汇报材料,并由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课堂上汇报(专题演讲),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内。演讲结束后,接受教师与其他学生的质疑、提问和评价,小组成员共享成果展示后的结果。
根据学生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方法欠缺的情况,我们课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原则是: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尤其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首先从情感上关心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参与。
(2)采用多种方法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集体教学:提出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创设情境,解决共同难题;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协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全班交流:思想碰撞,共享成果;个人发言:展示个性和特长。
(3)活动基于高职英语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背景,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
2.观察。
通过记录、观察和访谈发现,导论课的宣传动员工作对后续参与式教学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们很快就适应并融入到参与式教学活动中。但补录的学生没能参加导论课,来到实验班后,对参与教学活动显得茫然,较难融入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头脑风暴扩充词汇、角色扮演练口语、小组讨论学课文、学生范例练写作、专题演讲习文化等活动,带动了学生课内外的参与。一些原来参与不积极的同学,在民主和谐、活跃气氛的带动下参与了讨论、发言。但也发现有的学生参与兴趣不大,小组讨论学习时,偷偷玩手机或过分依赖其他组员;小组之间不均衡,个别小组行动力不足。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和介入。
3.反思。
参与式教学改变了英语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但注重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主体参与的深度和效度不够,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有时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较为被动。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使高职英语课堂有效,师生都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并要处理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协调统一。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2016.3-2016.6)
1.行动实施。
根据第一轮的行动研究和第二阶段的课程特点,本轮研究的重点是学生主体参与的深度和效度,以及教师的有效指导。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1)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依次加入每个小组的讨论,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并对总体学力较弱的小组进行学法指导。
(2)增加期末考查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改编电影片段、故事或自己创作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并录像提交视频。
(3)采取小组联动的评价机制。根据小组成员自主学习过程、参与度、合作交流、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优秀小组还可获得共同加分的奖励。
2.观察。
有了共同的学习任务,共享学习成果,联动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大大提高。本轮已做到全员参与,基础差的同学在小组同伴的帮助和鼓励下,也作为小组代表发言。在老师的督促与指导下,小组的学习方法与思路得到进一步扩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还扩广、扩深了学习内容,如文化内容源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有世界名校、 经典电影台词、名胜风景、西方美食等等。但仍然发现有个别小组每次讨论都要面对几个投入不够或准备不足的同学,导致小组成绩受到影响,影响了其他组员的积极性。
3.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联动的评价机制使各小组成员担负着不同的学习任务,他们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大有裨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讨论等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基础好的学生在能力上得到了较大锻炼和提升,基础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帮扶。老师多方面的鼓励与指导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使教学过程得以良性循环。但参与式教学很费时,教学仅到十四周(之后是专业实习、实训周),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取消了许多步骤,或讨论不够充分。
四、实验结果
1.学生调查及访谈。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才开始特别不习惯,但一个学期过去后,发现自己有很大变化,可以在讲台上畅所欲言,感觉英语学习变得轻松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第二轮已做到全员参与,其中69.3%的“很愿意配合,与学分无关”,在英语课上感到“轻松、愉快并有成就感”;96.9%的学生认为在参与中“培养了兴趣和信心”,“有助于轻松掌握教学内容,学以致用,同时有助于提高考试能力”,尤其是“培养了合作、沟通协调、表达等综合素质”。 小组合作录制视频的考察方式很好地展示了综合能力,同时让大家很有成就感。
2.应用能力考试成绩。
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于2015年12月参加了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与平行班对比如下:
班 级 A级及格率 B级及格率
四个实验班 87.9% 95.35%
平行对照班 68.1% 82.03%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两个学期、两门英语课程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参与式教学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参与式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参与式教学还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逐步融洽。行动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研究能力,是促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理想途径。
在行动研究中发现,教师的能力素质、教育评价机制、教学客观条件是影响参与式教学深入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由于对参与式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教师们常被参与式教学的形式所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平衡;在教学中虽然注重参与式教学,但数据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不足,行动总结和反思很多还停留在感性层面;第一学期的考核评价以书面考试为主(70%),对部分基础差但课堂参与积极且对英语萌生兴趣的学生期末成绩难及格,不利于鼓励后续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时间有限,不少参与活动只能匆匆而过甚至取消;分校区的图书资料有限,学生查找信息受限。
针对参与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1.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教师应加强在职学习,增强英语教学和科研意识,以“研”促“教”,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
3.应改变以卷面分数为主的评价机制,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
4.学校应保障英语教学时间,提供教学条件,使参与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参与文献
[1]王蔷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文国韬 参与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3]陈华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0)。
论文作者:陈元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小组论文; 式教学论文; 高职论文; 能力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