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邵黎明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邵黎明

(杭州桐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步伐,从而对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作为整个电力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人员、天气、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出现各种故障,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因此,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质量

引言

就目前来看,智能化变电站自身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当发生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通常都比较多,有着其独特的特性,在遇到故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二次设备对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想电网的运行能更为稳定,并得到切实的控制,那么必须要把二次设备运维等工作做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

1 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方式

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集中布置方式:主要将保护、测控、监控、通信、电源等二次装置集中组屏放置于主控制室、保护室等地,所有需采集的开关量及模拟量信号均用控制电缆引入控制室内。整个微机监控系统的所有设备全部装设在一起,就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2)按电压等级分开布置方式:将不同电压等级的保护及监控设备分别布置在各自主设备附近的继电器小室。各继电器小室与控制室的通信通过网络接线实现,交直流电源及通信装置集中放置于主控制室内,相关信息量通过电缆进行传递。(3)分散布置方式:将保护及监控设备直接布置到被控对象旁。可分为全下放布置和半下放布置两种方式:全下放布置将保护和监控设备按一对一直接对应安装在其相关一次设备旁;半下放布置将保护、监控设备布置到主设旁,主设备与监控装置不是按一对一对应就近布置,而是在开关场内适当的地方设置一保护控制小室,将小室附近主设备的保护监控设备布置在小室内,实现对附近主设备的保护和监控。各小室与控制室之间采用局域网络通信。

2 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相关信一定要严格依照标准详细地记录,并将其息均要依照相同标准进行记录。通常情况下,通信网络需要对变电站里的全部数据进行精确的计量,它还拥有识别不同信息格式的优点,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发布指令信号。在二次设备中,对感应系统的运用也比较广泛,这也就使整台设备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减少了一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对二次设备实施保护措施的时候,GOOSE 网络对变电站的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有的信号几乎都需要通过 GOOSE 网络来进行相关的处理,它能够使二次检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大的降低,从上文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相比于普通的变电站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3 质量控制关键点

3.1 智能终端的故障处理

如果故障是在智能终端发生的,也需要尽快的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将判断结果递交给上级部门,在经过对问题的原因进一步确定之后,再对设备进行重启,重启前先退出之前的工作状态,其次将其设置在检修状态,如果设备在重启后还不能正常运行,则需要及时的联系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设备进行检修。此外,如果是智能终端出现的故障,则不会对一次设备有所影响,因此,在对设备状态进行切换的时候,不需要对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更改。

3.2 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的检查可以从外观检查、通电检查、功能检查这三个方面开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观检查是指检查智能变电站装置内部是否有螺丝的松动,机械的损伤的现象;检查按钮是否可以使用;检查装置的接地情况以及导线的连接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要求;检查光纤标牌的标号是否正确。通电检查检查智能变电站内的装置时钟与准确时钟的时间是否一致以及装置时钟同步情况异常是否能发出警告。功能检测主要检测 SV 报文的丢帧率,以及序号的连续性,SV 报文的发送频率要与采样点的频率相一致。

3.3 通信规约选择要点

通常情况下,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设计中,通信规约存在明显的差异。103通信规约主要适用于站控层网络,传统的设计形式局限性较大,操作方面优势不高,更多的是应用在要求较低的变电站系统中。IEC 61850则是另一种通信规约,相较于103规约而言优势更为突出,可以满足智能化变电站需求,但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过程层的网络规约适合选择IEC 61850规约,主要是由于FT3帧格式,实施性能和传输延时固定较为突出。此外,还有IEC 60044-8通信规约,这种通信规约针对性较强,有助于智能化变电站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但是稳定性较差,成本高。

3.4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分析

在对智能变电站建造时,应用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正是这些先进技术的存在,使得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具有非常强大的自检功能,从而为二次设备状态监测奠定了良好基础。与常规的变电站相比,不论是二次电流,还是电压输入方式,均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对信息进行传递时,以光纤为主。此外,常规变电站进行保护时,主要在重合闸接点处完成的,而在智能变电站内,则加入了大量的goose开关量,通过其对保护动作进行控制。所以说,对与智能变电站来说,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与二测设备的状态监测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时,应通过其他装置完成,而对二次设备进行监测时,无需其他装置,自身即可完成整个监测活动。而在当前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对下述几项内容进行监测:①整个系统内电流、电压与SV通道的运行状态;②遥信、遥控等goose通道的运行状态;③继电保护装置自身运行的状态等。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监测,使得整个监测结构更加精确,从而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供了重要帮助。

3.5 全面、到位的前期审核

二次设备安装的审核工作主要包括有:对安装计划的审核、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对相关流程的审核,对工序规划的审核以及安装操作的审核等等。二次设备的前期筹划是从设计图纸审核开始的,对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行多方面的审核,主要是通过从技术、工艺、工序的角度出发,检查图纸是否存在设计方面的问题,是否需要对图纸进行完善和修改等。在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中,前期的审核工作要求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进行积极的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共同的努力,对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同时要不断的分析其原理图、安装图以及程序图,从而最终得到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便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由上可知,在国内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之际,变电技术的智能化程度也有了大幅的提高。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二次设备运行是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为了保证其运行更加稳定,则要切实展开维护管理,要对运行、检验以及故障处理等予以有效落实,这样才能使得维护管理的实效性得到提升,进而使得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得到切实保证。

参考文献:

[1] 贾文华,王海超.智能变电站内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的选型及布置分析[J].电工技术,2017(06):23-23.

[2] 朱光辉,刘婷,刘栋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验收方案的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1(11):263-264.

[3] 韩晓红.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06.

论文作者:邵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邵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