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改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管理论文,职工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1;F27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5)02-0047-0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实现了企业制度创新。我国企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改制后的企业要不要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讨,借以为推动改制企业坚持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出一份微薄之力。
一、实行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1.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改制企业要实行民主管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是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这一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各种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同样应当给职工这种宪法赋予的权利。职工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好家、作好主,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1](P137)又说:“各企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这是早已决定了的,现在的问题是推广和完善化。”[1](P340)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和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企业的职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一样,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和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改制企业的职工尽管不是企业实物资本的主人,却是企业劳动力的主人。职工投入的劳动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享有不同程度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利润的再分配的分配权,实行民主管理是职工作为劳动者投入人力资本的权利。《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第三十三条规定:“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因此,在改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职工国家主人翁地位和企业主体地位的体现。
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表现在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上,也表现在职工群众在企业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上。虽然有的企业通过改制,改变了企业所有制性质,但它仍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重要经济成分,必须接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曾经说过的:“‘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改制企业的职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以宪法规定的国家主人翁的身份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其国家主人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要求改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统一的法则规范企业行为。在我国境内的任何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无论从经营体制、利益机制,还是劳动关系,都在逐步趋同,都是资产和劳动力两大要素的结合体。在一个企业中,两大要素的主体——劳动主体和产权主体,又不是固定的,它们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在不同的企业间流动。随着企业产权的股份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公众性公司的出现,两种产权相互交融,要严格区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因此,改制企业同其他企业单位一样,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的要求给予职工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一个规范的企业在企业民主管理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法制社会里一个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不是公有制企业的专利。实行民主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更不是公有制企业所独有。在西方,相当一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非常重视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都制定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相关法规。比如,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集体合同)制度,已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规范、协调劳动关系的一种主要形式,在绝大部分国家中都颁布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在劳动法律法规中设有专门章节,对之进行具体的规范。又比如,西欧、北欧国家普遍通过立法建立的企业委员会制度规定:“企业委员会是企业或劳动单位中全体职工维护其利益的代表性和同业性组织”,企业工人有通过这一“代表机构参与企业事务的权利”。法国、西班牙的企业委员会一般在有50人以上职工的企业建立,其成员依照工人人数多少而定,经工人选举产生。德国《企业委员会法》则规定:凡有职工5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成立企业委员会。目前德国90%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委员会。再比如,战后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建立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规定:职工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企业权力机构中拥有自己代表的制度。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有关法律规定,企业的权力机构——监事会,一般由劳资双方对等名额的代表组成,劳方代表至少占1/3的比例。以致人们通常把德国这种职工代表和股东代表共同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制度称之为“劳资共决制”。还比如,西方各国普遍建立的三方协商机构和协商制度。职工通过参加三方协商机制,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比如1950年德国颁布实施的《煤钢公司共决法》、1972年颁布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企业委员会法》、1976年颁布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职工参与决定法》就是经三方协商、以工会提出的草案为主制定的。美国主要工会组织产联—劳联于1979年曾与美国联邦政府协商达成一项协议:工会可以参与全国性重大经济政策的制订和贯彻执行,并成立劳(方)、资(方)、政(府)三方组成的工资咨询委员会和物价咨询委员会。根据该协议,政府在制定工资、物价政策时必须征询工会的意见。
2.世界经济民主化潮流推动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世界经济民主化潮流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当时资本主义已过渡到垄断阶段,社会各方面矛盾不断激化,尤其是劳资关系尖锐对立,大规模工人运动不断爆发,生产力严重受阻,甚至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工会组织和政党提出实行经济民主化的主张和理论,即通过大力发展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和利润分配,从而扩大参与企业管理的主体,进而形成企业民主化分享权利、分享利润和尊重人格的三大原则,以改造和弥补资本主义的巨大缺陷。各国政府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了减轻工人运动的巨大压力和缓解尖锐对立的劳资矛盾,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方式和方法,使企业职工参与一定程度的管理,大大缓解了企业劳资之间的矛盾和社会各方面的矛盾,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此后,不少国家从维护资本主义根本利益出发,在法律上制定了工人参与管理的条文或规定,强制本国企业必须执行,受到了大多数业主和广大工人群众的欢迎,对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和企业管理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改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符合世界经济民主化潮流。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本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形成的契约关系,是一种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根据双方“投资额度”的不同,各自都对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享有不同程度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利润的再分配的权力;并且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双方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者说都承担尊重对方权利的义务。因此,实行民主管理是职工作为劳动者投入人力资本应当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通过“合资”的形式合理合法取得的。
3.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完善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其特点是分工协作,要求企业集中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建立共同的目标,使各部门、各层次建立起相互密切的联系,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较为准确地适应市场供求,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社会化大生产推动企业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以弥补传统管理的不足,完善企业管理。
伴随着战后科技飞速发展,企业对职工掌握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职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愈加显著,推动了以满足职工多方面的需求,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以求得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提高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提出与普遍被接受和推广,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设企业文化世界浪潮的兴起,主张企业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出发点,强调企业经营是为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全面发展服务。比如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丁·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在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最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后,提出了尊重和相信职工、靠共同的信念激励职工和重视企业精神的思想。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在总结了美国著名的3M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上百家大公司的企业管理经验后,提出了未来企业管理八项原则,其中许多方面论及职工民主参与。他认为经营者提出的经营目标必须得到职工的认同;提出的决策和经营思想必须形成职工的共识;企业经营的一切职工必须参与,使他感觉自己和企业是一体的;同时要在企业中创造一种上下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目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热潮正在推动和改变着全球企业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观。
近几年来,知识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以货币资本或物资资本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资本结构,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正发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本因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屋多·W·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是企业资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观点。之后,美国另一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利·贝克尔又深化了这方面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本较之其他因素对企业竞争和经济发展更为重要。随着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必然带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人员作为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应该享有参与企业收入分配和参与企业管理权利的观点。
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是人力资本理论,都要求企业实行全员化管理,使职工融入企业管理体系之中,增添新的管理内容和形式,推动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演变。企业管理主体由少数人说了算变为多数人参与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的目的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变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企业管理形式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变为以物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并重,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从而弥补了以物为中心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使企业管理形成为较为完整的、科学的有机体。因此,职工民主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也成为企业现代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改制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1.实行民主管理能集中职工智慧、意见和建议,实现企业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何种所有制的企业,都是由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个利益主体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企业行为已不单是业主的个人行为,而是与国家、社会、职工密切相关的整个社会行为的一部分。三个利益主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协作分工,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进入了电子和信息时代的今天,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必须有驾驭现代信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的能力,单靠业主和少数经营者是难以驾驭的。正如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提出的:要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以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为前提”。因为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兼顾各方利益,在决策中吸纳民智,能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调动企业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各方的“共赢”。因此,企业效益提高,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经营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业绩奖励,而劳动者可以增加工资。上海瀛能集团(民营企业)董事长陈伟峰坦言:“股东大会的决定不能解决企业内部的所有问题,有些问题必须让职工参与。实行民主管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广大员工和投资者的需要。”
2.实行民主管理,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改制企业无论设备多么先进,资金多么雄厚,其本身并无天然的活力。归根到底,这种活力在本企业的员工那里,员工才是活力的泉源、智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要办好企业,相信职工、依靠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根本。因此,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企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企业组织和动员包括职工在内的各个方面以企业目标为己任,尽心尽责,积极主动和努力地去工作。特别是知识经济兴起,知识在企业发展、经济发展中作用愈加重要。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广泛共识的今天,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正发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本因素,尊重包括职工在内全体企业人员的劳动,建设拥有丰富知识和高技能的职工队伍,充分发挥所有企业人员的创造力正成为新世纪企业发展的关键。正如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他的管理名著——《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指出:“在全球的竞争风潮之下,人们日益发觉21世纪的成功关键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成功关键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低廉的天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传统的管理系统也是被设计来开发这些资源。然而这样的时代正离我们而去,发挥人们的创造力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以人为中心,重视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让人人都参与企业管理,能有效地培养、挖掘和发挥全体员工的智能,并通过引导、沟通、激励等方式,启发和依靠人本身的要求、愿望和价值观,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其他活动,这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使企业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呈现勃勃生机。上海瀛能集团(民营企业)董事长陈伟峰经常强调:“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共同创造者,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企业。让员工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分享集团的经济效益,是集团追求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做实的题中之义,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动力。”
3.实行民主管理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监督,能使职工感受和体会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体现职工的社会价值,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激发和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唤起职工的自我意识,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让职工知厂情、参厂政、议厂事,能改善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沟通感情,使三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相合作,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共谋企业发展。
4.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有助于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企业的劳动关系的状况,决定着企业兴衰存亡。实行职工民主管理,一方面有助于预防和化解劳资关系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倡导和推行民主管理,认真研究和落实相关的制度,能给职工正当合法的利益诉求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能有效地预防和缓和劳资冲突,解决劳资矛盾。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企业平等合作的劳资关系。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实质上是平等合作的市场关系,这是保证二者合作利益实现的前提。相关的企业制度能否体现并保证二者的平等,是双方合作能否持久的关键。要保持双方的长久合作,必须以相互理解、信任、依靠为坚实的基础。职工对企业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正是劳资双方合作的具体形式和保证。只有这样,双方才能以诚相待、同舟共济,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团队精神”,竭尽全力共谋企业发展和双方利益的共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