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耿颜会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耿颜会

(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妇产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干预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面护理,患者临床症状憋闷喘息的症状有效缓解,48小时内均得到控制,6个月内复发4例,12个月内复发11例。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支气管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疗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49-0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成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过临床护理使患者掌握其发作原因和诱因,预防再次发作[1]。发作时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对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给以生活上的指导。注意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5±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诱因:急性支气管感染者25例,吸入刺激性气体的患者25例,劳累过度5例,精神紧张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

1.2.1一般护理 ①饮食:须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少量多餐②休息:过度的呼吸运动、低氧血症使病儿感到极度的疲倦,应给病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休息,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③体位:可取半卧位或坐位,有利于肺扩张。另外还可采用体位引流有利病儿排痰。④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无烟,限制访客,移去挥发性物质及特殊香味的花草,以除去呼吸道刺激因子。保持适当的温度(18~20℃)与湿度(60%左右),以充分发挥上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

1.2.2病情观察 持续观察病儿的哮喘情况,观察病儿有无咳大量白粘痰、呼吸性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及哮鸣音,有无大量出汗、疲倦、发绀及呕吐情况,叩诊时有无过度反吶,听诊全肺有无哮鸣音,当呼吸困难加重时有无呼吸音及哮鸣音的减弱或消失[2]。另外应密切监测病儿是否有烦躁不安、气喘加剧、心律加快、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及血压等变化,若发生哮喘持续症状,应立即吸氧并给予半卧位,协助医师共同处理。

1.2.3对症护理 哮喘性支气管炎病儿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必要时可给予氧气吸入。

1.2.4治疗护理 ①对有感染存在的病儿就应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无感染存在应避免滥用抗生素。②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拟肾上腺素类、茶碱类及抗胆碱药物),可采用吸入疗法、口服、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等方式给药。其中吸入治疗具有用量少、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3],是首选药物治疗方法。使用时可嘱病儿在按压喷药于咽喉部的同时深吸气,然后闭口屏气10秒钟将获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有:沙丁胺醇(舒喘灵、喘乐宁)、特布他林(舒喘宁)等。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虚弱、恶心、过敏反应及反常的支气管痉挛。常用的茶碱类药物有氨茶碱,其副作用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及心律不齐等。另外由于氨茶碱的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很接近,故应做血浓度监测,持续在10~15μg/ml水平为最佳血浓度;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长期使用可产生众多的副作用,如二重感染、肥胖等。

1.3 疗效评定

显效:12小时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45mmHg;有效:入院48小时内,患者呼吸音明显减轻,哮鸣音明减少,患者缺气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2.结果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全面护理,患者临床症状憋闷喘息的症状有效缓解,显效48例,有效12例,所有患者均在48小时内得到控制, 6个月内复发4例,12个月内复发11例。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一般临床症状较重,患者有濒死感明显,临床护理十分重要。哮喘发作以夜间为严重,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后缓解。若哮喘急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称作哮喘持续状态。病久反复发作者,常伴营养障碍和生长发育落后。到成年期后约5%病例症状完全消失,部分病儿可留有轻度肺功能障碍,本病死亡率约为1%。治疗原则:抗感染、平喘及对症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生素等解痉和抗炎治疗,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深度、型态、呼吸困难的程度及血压、脉搏的变化。加强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指导病人作缓慢的深呼吸,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为1~3L/min,吸入氧浓度不超过40%,氧气宜温暖湿化,避免引起呼吸道干燥、痉挛。加强用氧安全,严格掌握氧疗撤离指征。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和祛痰剂,以利于痰液稀释,改善通气功能[4]。遵医嘱静脉补充液体和碱性药物,注意输液速度,避免单位时间内输液过多诱发心功能不全。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向病人介绍有关哮喘的基本知识,阐明避免接触过敏原和预防诱发因素的重要性。不去或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摄入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避免食人引起机体过敏的食物和易诱发哮喘的药物。指导病人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正确掌握用药技术,尤其是吸入治疗技术,对医生处方上的每种吸入器,医务人员须通过演示、指导,确保病人能正确使用。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注意保持生活规律,调整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1]孙爱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7):189-190.

[2]辛春丽.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16):87-89.

[3]武文博.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7,3(11):58-60.

[4]朱素芹.10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146-146.

论文作者:耿颜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耿颜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