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_杨家毅

新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_杨家毅

贵州省雷山县第一中学 557199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加强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初探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生,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说谎、偷窃、任性、厌学、逃学、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还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作为一线教师,又是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此,我谈谈自己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

首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和任务。

任何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都有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用来指导课程的规划设计。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心理问题的处理和解决,目前有医疗模式的治疗取向,它重在心理台疗和重建,还有教育模式的发展取向,重在心理预防和发展。心理健康应该是遵照教育模式发展取向,以预防为主,主要面向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工作。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辅导,即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包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健康,了解和挖掘学习潜能,科学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积极性、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制自我,正确对待挫折,树立信心,学会适应不幸和人际交往,合理宣泄情绪,总的来说是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塑造出健康、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任务。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因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因扰,克服障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在人格特征和个性修养方面必须有严格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人格特征正是对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教师的要求和自我提高的标准,教师应严格按照标准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形势的需要。

其次,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譬如,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偶尔犯了一次很严重的错误,如果老师给予宽容、耐心的教育、正确的引导,他就会很快走出错误的阴影;反之,如果老师抓住这一错误不放,在同学、家长、老师面前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他的心理上就可能背上沉重的负担,甚至会自暴自弃。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再次,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个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近年来,通过教学改革已有很多可以鉴,如某中学在教改实验中设计的“三段式”课堂结构: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学习热情,点然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好奇的思素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数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实验结果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地发展。又如,在教学中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有意识地把情和知统一于教学中,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最后,注重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旨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且,现在不少学生家长只顾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之甚少,他们以为只要让子女吃好、穿好、学习好就足够了,其实不然。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譬如,网络上一些凶杀、淫秽、暴力游戏等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好多的学生误入歧途。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才能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意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论文作者:杨家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_杨家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