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变的动态观察论文_徐晓丽

(湖南省桃江县中医医院 湖南省桃江县 413400)

摘要:目的 研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在脑梗死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脑梗死病患68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4),当中,试验组实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针刺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经评定后对各组的NIHSS评分作出比较。结果 试验组连续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为(3.38±2.97)分,优于对照组的(5.89±3.46)分,P<0.05。结论 选择醒脑开窍针刺法,并将之运用于脑梗死中,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临床疗效

目前,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具有“四高”特征,即高复发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患者在发病后通常还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比如:口角歪斜和单侧肢体乏力等[1]。一直以来,西医都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一种重要手段,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脑循环,促进血管再通,但副作用大,远期疗效欠佳。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在脑梗死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脑梗死病患68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将之分成2组,试验组(n=34)包含男性19例与女性15例,年龄介于52-75岁之间,平均(65.22±3.18)岁;对照组(n=34)包含男性20例与女性14例,年龄介于52-76岁之间,平均(65.71±3.69)岁。患者病历信息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能主动配合进行治疗。研究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开展,对两组的年龄与病情等基线资料作出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有卒中后遗症者。(2)精神疾病者。(3)过敏体质者。(4)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5)接受过溶栓治疗者。(6)严重心脏疾病者。(7)中途退出治疗者。(8)治疗过程中死亡者。

1.3 方法

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治疗,内容有:吸氧、血糖控制、营养支持、心电血氧监测、体温管理、呼吸支持和血压控制等。试验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详细如下:主穴选择三阴交穴、内关穴和水沟穴,辅穴选择委中穴、极泉穴和尺泽穴,配穴选择方式:吞咽困难者加天柱穴、风池穴和完骨穴,肝阳暴亢者加太溪穴和太冲穴,口角歪斜者加颊车穴和地仓穴,语言不利者加上廉泉穴,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穴,痰热脏实加丰隆穴、曲池穴和内庭穴,上肢乏力者加合谷穴、肩髃穴和手三里穴,风痰阻络者加合谷穴与丰隆穴,气虚血瘀加气海穴和足三里穴,下肢乏力者加阴陵泉穴、环跳穴、风市穴和阳陵泉穴,阴虚风动者加风池穴和太溪穴。首先,需对所选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充分的消毒,然后再采取捻转提插泻法和提插补法等方式对所选穴位进行针刺,每日1次,需维持治疗14d。对照组加用传统针刺法,主穴选择解溪穴、肩髃穴、昆仑穴、曲池穴、环跳穴、足三里穴、外观学、阳陵泉穴与合谷穴,配穴选择阴市穴、阳池穴、悬钟穴和后溪穴。每次6-10个穴位,并采取泻法对患者进行针刺,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需维持治疗14d。

1.4 评价指标

利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作出评价,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连续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的对比分析表(分)

3 讨论

临床上,脑梗死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尽管,通过西医治疗有助于抑制脑梗死病情的进展,帮助患者改善预后,但总体疗效欠佳,且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

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处方当中,主穴包含有督脉穴水沟和经络学内关,具有较好的养心健脑以及醒神调神之功效,三阴交穴具有生髓以及滋补肝肾之功效,委中穴、极泉穴和尺泽穴具有疏通经络之功效[4]。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对脑梗死病患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脑组织功血的情况,对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进行有效的抑制,并能起到较好的促进血液流变学恢复、抑制缺血后炎症以及调节血脂代谢等作用[5]。此研究中,试验组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运用对促进脑梗死病患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而神经功能的恢复则有助于减少患者致残的风险,提高患者预后。为此,临床医师在现阶段中可将醒脑开窍针刺法作为脑梗死的一种首选辅助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于脑梗死常规治疗中,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患者进行佐治,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嘉慧,张春霞,黄志高,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2):2107-2109,2114.

[2]董华,倪光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前循环和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比较研究[J].中医杂志,2018,59(23):2031-2033,2056.

[3]翟东方.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 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4):45-46.

[4]刘志友,李晓斌,陈倩.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循环、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6):4037-4039.

[5]张琦,陶红,陈佳,等.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1956-1959.

论文作者:徐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变的动态观察论文_徐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