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融研究述评_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金融研究述评_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金融问题研究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源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能源的“金融属性”突显,主要表现在能源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能源市场定价的依据,其交易量远远超过现货市场的供需规模。国际上对节能减排的高度关注,加速了在金融市场上进行碳配额交易的发展,利用金融市场的重要媒介作用,从完成碳配额到减排投资,可见金融业在新能源开发、能源升级换代、支持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能源价格暴涨暴跌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能源的挑战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上述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和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加速了能源金融的研究。本文从能源金融的概念、能源金融发展路径选择、能源价格、能源衍生品创新和能源风险管理与安全机制设计等方面对能源金融做一个文献研究。

一、能源金融的形成与概念化

能源金融并非新现象,自从世界进入工业时代,能源的开采与使用就成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主题,为能源产业融资也成为金融部门的主要业务之一。1886年,威尔士的卡迪夫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源交易所——煤炭交易所,它运用金融交易的管理模式对当时煤炭交易商的交易进行管理与运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能源定价机制与能源投融资决策以及能源供应引起的汇率变化及其风险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对能源金融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大部分是基于能源产业和金融业的相互融合,以及金融对能源产业的支持来理解能源金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能源金融教育与科研中心(CEFER)在其培养目标中指出:“能源和资本市场正面临巨大的变革,需要培养管理者理解、量化、监督和管理能源价格变动、汇率变动、利率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能力。”目前学术界对能源金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表明能源金融正处在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表明对能源金融的形成仍处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之中。

二、能源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基本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利用金融政策来支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国外广泛的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球各地区能源企业的融资以传统的定期贷款和周转信贷为主要方式;90年代后很多地区能源企业开始采用中期债券规划(MIN)的方式融资,东南亚的能源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是项目融资,美国能源公司主要采用可转换为证券的周转信贷和可延期的贷款结构等形式融资。

Pindyck(1987)指出由于垄断的存在降低了资源的潜在储量,提出利用资源租金可以减少资源储量的不确定性。Luthra & Fuller(1990)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计算了在2021年以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区域能源期货发展前景,并证明能源期货是安大略省能源发展的最优路径。Claessens(1995)认为通过短期和稍长期的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是转移短期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最好的办法。Gerald(1998)基于项目融资的特点论证了车辆能源项目融资的发展前景,具体分析了项目的发起人、商业银行和东道国政府在能源项目融资中的权益。K.Rave(1999)从银行融资、金融工具、能源安全等方面来研究金融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通过合理利用资金,促进能源产业有效发展。2001年2月,日本三菱UFJ证券株式会社(其前身是东京三菱证券)成立了清洁能源金融委员会,开始涉及气候变化领域,目前该委员会提供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各种咨询服务,处于气候变化领域里的领先地位。Painuly,J.P.et al.(2003)指出金融是促进能源效率和节能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适当放松金融对能源产业发展的限制,通过政府放松对能源产业融资的限制来促进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他们指出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在提高能源效率的经验来发展本国能源服务公司(专门为提高能源效率筹资的金融机构)以及相关的金融产品,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Hossein(2003)分析了石油、天然气、电力的投资需求与能源效率的关系,强调世界银行集团应该在能源项目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Ciampe(2004)基于有效利用能源的金融综合管理办法提出第三方融资与能源合同,分析了第三方融资在创新能源技术和新能源项目中的优势和可行性。Huang Liming(2008)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金融支持现状,指出可以成立专业性的可再生能源服务公司为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低利率长期贷款、合资等。200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Lieberthal在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表示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发展要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使用清洁的能源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在未来能够拥有的最大的竞争优势。

三、能源价格理论的研究

国外学者先后提出过自然资源稀缺论与边际主义学说。如马歇尔的竞争论、弗兰克尔的寡头控制理论、彭罗斯的管理控制理论、米歇尔·埃尔克的石油政治经济学以及美国乔治大学的地理政治理论学说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原因,但是由于理论的局限性,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把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更不可能揭示国际石油的理论价格。

研究石油价格走势始于Hotelling(1931)著名的可耗竭资源模型。该模型把资源当作一种埋藏在地下的资产,目标是如何寻找一种最优的定价方法使得净现值最大,根据最优化条件确定出最优开采量,就是使不同时期石油开采量的边际收益上涨速度等于利率。Hotelling的这个模型对于研究石油价格的波动有着开创性的意义。

对油价波动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研究源于20世纪70和80年代两次大的石油危机。其中早期的代表是Hamilton & Pindyck。Pindyck(1976)分析了欧佩克的石油定价策略,指出石油价格的最优路径就是通过发放固定数量的股票来控制石油价格。Hamilton(1993)研究了二战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他发现二战后油价波动与美国实际的经济活动之间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他得出的结论是国际石油价格影响美国真实的GDP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还证实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对称的。Noreng(1999)解释了石油价格在欧元兴起过程中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冲击,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石油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旦控制失衡很可能导致美元危机。David & Mario(2000)通过考察石油价格与贸易条件后发现在最近25年中石油价格的变动主要是商贸交易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并且他们认为量的作用也是极不相同的。Davis & Haltiwanger(2001)指出了石油价格波动造成的失业作用要比创造就业的作用大得多。Fong & See(2002)建立了原油期货价格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RS)。Krichene(2002)通过分析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发现1973年石油价格极其不稳定,揭示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石油价格的关系。Sedetis & Andreadis(2004)利用分形理论对WTI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进行了动力学分析。Nahid & Bagher(2005)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对天然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1990—2003)进行检验,发现天然气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预测出现偏差,认为这种偏差来自期货价格预测中的系统性风险。Ye et al.(2006)认为引入库存变量后提高了对短期的WTI原油价格的预测能力和模型的拟合度。Blanchard & Gali(2007)分析了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的原因。Askari & Krichene(2008)通过分析2002—2006年石油价格的波动指出石油价格的高波动性导致原油供应刚性并扩大了世界原油需求,从而扭曲了石油价格。Barrell & Pomerantz(2008)分析了油价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和油价上涨对经济影响的几个因素。在2008年汉堡峰会上汉堡市经济部长Axel认为当前能源价格上涨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益于新能源的开发。Ken & Oliver(2009)通过调查石油价格和石油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石油的价格决定因素来衡量原油的价格。

四、能源金融衍生品创新、发展与监管的研究

能源金融衍生品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新事物。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以石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性产品为基本标的,通过金融工具进入即期和远期金融衍生交易的新型金融市场。目前对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主要是从能源金融衍生品的价格风险和交易方式来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石油市场结构日益多元化,市场参与者的增加、石油价格多变等因素加快了石油期货的发展,各国先后推出不同的石油期货合约。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是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IPE,1981)推出的轻柴油期货交易,上市较为成功。1982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份原油期货合约(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由于此份合约是以美国著名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为主要交易标的,因此也被广泛称为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1989年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了亚太地区的第一份石油期货合约——高硫燃料。1999年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推出第一张石油期货合约,2001年推出中东石油期货合约。

最早提出能源期货成功决定因素的是Brown & Errera,他们在《能源期货交易》(1987)一书中指出期货合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一,标的商品必须同质,且存在替代品;第二,必须存在对特定商品套期保值的市场需求;第三,必须存在大幅且不可预测的价格波动。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能源期货了,Bossel & Denton(1977)分析了德国能源实际价格波动情况,提出能源期货的发展思路。Alvin(1981)提出了有关太阳能和核能期货的观点。Michael(1985)分析了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和不足,讨论了石油广泛的政治和经济因素,阐述了能源期货对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公平的能源政策,缩小不必要的能源选择。Hoare(1988)认为公共参与能源决策正在增加,通过对能源未来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大多数都偏爱能源期货,提出各国应该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来推动能源期货的发展思路。David(2000)通过研究1992—1994年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者的对冲政策,发现对冲工具的使用范围与融资的成本有关,也与对冲本身的成本有关。在2001年德克萨斯大学的能源金融教育研究中心的会议上,与会的学者一致认为能源衍生品和公司的风险管理行为会导致传统的能源企业产生新的财务模型,使得公司的发展战略改变,而价格的对冲策略还会影响公司的融资策略和资本成本。Gabrielle et al.(2006)通过分析STEO和Henry Hub对天然气价格的预测与期货市场的天然气价格的对比,指出Henry Hub的天然气价格预测更准确一些,其中Henry Hub的平均误差为-0.52,标准差为1.25;STEO的平均误差为-0.83,标准差为1.34。Deng & Oren(2006)通过对电力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研究发现电力金融衍生品会减少市场风险,为发电厂、负载服务企业和电力市场的风险管理构建对冲策略,也可以增加市场的广度,有助于经济上的节约。Svetlana & Russell(2008)利用1991—2004年WTI & BRENT原油现货和期货价格的每周数据,用拉格朗日乘数单位根检验发现每个油价的特点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2008年5月宣布,推出数项提高能源期货市场透明度的举措,以扩大CFTC从能源交易商那里获得信息的范围和质量,目的是发现、阻止、严惩能源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Katharina(2009)采取多层面的标准框架和计算排名选择的方法对澳大利亚能源期货进行评价,通过15条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模型,并且对相关者进行利益分析,提出能源期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Farrell & Mayumi(2009)利用电力期货交易验证尼古拉斯·乔治库斯—罗根一般理论,通过缩短时间跨度和转变原材料燃料供应和电力生产流程之间的关系来改变资金流动,进而改变电力的供应。

五、能源风险管理与能源安全机制的研究

在当代经济体系下,能源风险以及由此决定的能源安全战略成为各国决策中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能源与安全》,对能源与国际安全的关系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英国学者琼·密切尔等著的《新的能源地缘政治学》则反映了能源地缘政治学这一交叉学科的新发展。西方国际政治学者对能源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为欧美国家制定、实施国际能源战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杰出的能源专家D.Yergin(1991)认为稳定能源安全的框架应该扩大,以解决过时框架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能源安全原则。J.Bielecki(2002)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空前增长,但是它们没有相应的石油储备,这是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发生像20世纪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要扩大发展中国家能源的来源,特别提出要发展其他能源的来源(如天然气),鼓励多样化和高水平的天然气储备,来缓解可能出现的能源安全问题。Mayurachat(2009)从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来分析影响老挝和泰国的跨境电力贸易。2009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和需求双方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削减。而能源投资骤减将对能源安全、气候和贫困人群使用能源产生潜在影响。

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能源金融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国际能源形势的多变性,对全球能源金融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结合国外学者对能源风险管理与安全机制问题的探讨,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国际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理论参考。

六、简评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能源金融的认识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随着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能源市场的扩张,能源政治经济二重性得到突显;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能源金融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当今世界金融体系竞争的加剧,毋庸置疑,能源金融将会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且能源金融全球一体化将是大势所趋。

展望我国能源金融所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国能源金融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能源金融发展新模式的研究。(2)要重视能源开发与产业投资绩效的研究。(3)加大研究能源金融机构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能源产业基金的设立问题。(4)关于能源产业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5)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人民币支付为手段,争取取得对能源资源定价的话语权方面的研究。(6)能源金融衍生品创新、发展与监管的研究,等等。

标签:;  ;  ;  ;  ;  ;  ;  ;  ;  

能源金融研究述评_能源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