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由于脑部水肿压迫脑干部位,导致意识障碍、意识扭曲,会发生无规律躁动,大多数躁动均发生在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因此在此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巡视,为降低患者意外坠床以及受伤风险,需要外加约束性保护,必要时注射镇静剂药物,避免患者躁动严重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加剧脑出血症状。护理人员需要每隔两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翻身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患者皮肤受压,预防压疮形成风险。3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并发症是导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积极预防护理并发症对于患者疾病转归意义重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主要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内容有:(1)肺部感染预防和护理: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肺部感染,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引发呼吸衰竭,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在消毒工作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严格管理病房环境。在患者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维持呼吸道顺畅,定期使用雾化吸入,一切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要接受严格的消毒。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加强无菌原则学习,在对患者进行任何护理操作前,需要使用规范化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护理人员在护理不同患者前,均需要再次洗手,杜绝交叉感染风险。(2)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型患者肢体偏瘫的情况下,下肢静脉将会丢失肌肉泵作用,导致血管舒缩反射弱化,直接影响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变缓或者趋于停滞状态,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非常高。由于脑出血后瘫痪换患者下肢活动能力受限,将会导致血液回流速度延长,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有研究指出,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两小时后即可开始主动或者被动足踝运动、肌肉收缩运动以及呼吸训练,增加下肢远端血液流速,促使血运循环改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提升患者护理依从。(3)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和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由于脑部组织受损,越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胃肠道应激性溃疡,患者会发生呕血以及便血等上消化道出血典型症状,多发于声患者发病后第2天至第11天期间,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可在患者胃部留置胃管便于定期抽取胃液观察,在患者接受手术后48至72小时内采取营养支持,可为患者肠道提供丰富营养,便于肠道加速修复,促使肠道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可预防胃肠道菌群失调,提升患者耐受力,对于患者预后改善作用极大。4 早期功能锻炼脑出血患者由于脑部神经细胞受损,影响运动中枢,导致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对患者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可促使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在患者接受早期功能锻炼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为患者制定最佳功能锻炼护理计划。在患者接受早期功能锻炼初期,需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可抑制患者肢体痉挛,同时对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别于传统康复治疗经验,对患采取功能锻炼后,可促使患者维持稳定病情,促使患者病情快速康复。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床上四肢运动,可先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最后将被动运动作为主动运动的辅助。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预防肌肉萎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后,可增加肌力强化训练,对于患者恢复作用较好。护理人员在患者康复期间需要,需要鼓励患者保持康复信心,避免患者因康复锻炼疼痛或者看不到康复效果而放弃功能恢复锻炼,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举例说明锻炼平台期问题,可为患者调整锻炼计划,帮助患者坚持功能锻炼。
论文作者:何素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下肢论文; 病情论文; 急性期论文; 体位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