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早产儿低血糖的护理管理论文_周定琼,苏昕,黄磊

78例早产儿低血糖的护理管理论文_周定琼,苏昕,黄磊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低血糖的监测,早期进行护理干预,降低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78例早产儿低血糖的动态监测、治疗和护理情况。结果:78例早产儿血糖均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严密监测早产儿血糖值,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及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加强保暖合理喂养,准确使用葡萄糖液静脉输注,可及时纠正低血糖,防止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关键词】 早产儿;低血糖 ;监测;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50-03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症状不明显,不易观察,故易导致危重症发生。发生低血糖时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1]。持续低血糖可导致新生儿脑细胞受损,影响脑组织的代谢和发育,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脑损伤发生率的高低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及血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2]。早产儿由于生后肝脏糖原储备少,容易发生低血糖,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漏诊。若未对严重低血糖进行及时的处理,有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早期诊断,及时纠正低血糖,对其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我科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共收治早产儿低血糖症78例,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及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共收治早产儿825例,对其进行常规血糖监测,共检出81例低血糖,有3例微量法测血糖为1.9~2.2mmol/L,但静脉血糖正常,之后反复监测无低血糖,排除在观察对象外。78例低血糖中,男45例,女33例。胎龄<32周46例,32~35周21例,35~37周11例;体重<1000g 5例,体重1000g~1499g 19例,1500~1999g 37例,2000g~2499g 11例,>2500g 6例。合并新生儿肺炎或呼吸窘迫综合症51例,新生儿窒息6例,寒冷损伤5例,其他疾病16例。其中母亲有糖尿病史者15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将全血血糖<2.2mmol/L作为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3]。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均不考虑[4]。

1.3 监测方法

所有早产儿入院后立即采用微量血糖仪在床旁取足跟血作血糖测定,血糖低于正常者再抽取静脉血复测全血血糖[5],两者均为低血糖者纳入本组观察对象。

2.护理

2.1早期喂养,保证营养的摄入

疾病原因延迟喂奶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6],根据早产儿胎龄、日龄、体重、吸吮力等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早产儿在生后无禁忌症者就可以开始微量喂养,首选母乳,对吸吮力及吞咽力弱者可先予鼻饲。喂养量根据体重、日龄及婴儿耐受情况而定,原则上以不发生呕吐及胃潴留为宜。每次鼻饲前先回抽胃内容物,若残奶量超过喂奶量20%,就将目前喂奶量减去潴留量再给患儿喂养。若残奶量超过喂奶量50%,可暂停喂养一次,若持续残留奶量较多,可予禁食,静脉补充营养。在鼻饲时应缓慢注入或奶液自行流入为宜,以免引起腹胀反流。78例低血糖早产儿其中67例入院后即开始喂养,8例在入院后24h内就予喂养。3例入院后予禁食24h,观察无呕吐及消化道出血后予母乳或稀释早产儿配方奶喂养。15例因呼吸暂停及机械通气等采取鼻饲喂养。本组病例在喂养中出现喂养不耐受18例,均通过减量喂养,暂停喂养,或禁食24~72小时后再喂养,未再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另有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通过禁食3~7天后再次喂养,循序渐进,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除肠内营养外,所有早产儿均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根据体重、日龄配制“全合一”营养液,28例采用了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保证了营养的供给。

2.2 加强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早产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均不成熟,脂肪及糖原储存不足[7],再者,呼吸窘迫、缺氧、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等因素使早产儿难以维持正常体温以及对能量的需求增加[8],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加重原发病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组病例均入住新生儿层流洁净病房,室温恒定在24℃~26℃,相对湿度55%~65%,采用暖箱保暖,根据患儿体重、日龄调节暖箱温度和湿度,使患儿置于中性环境温度中,维持体温在36.5℃~37.2℃。其中,3例体温不升的早产儿利用全身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复温,每1~2h升高0.5~1℃,直至适于患儿的中性温度,采用暖箱肤温传感器持续监测体温,暖箱温度根据体温随时进行调节,使体温维持在36.5℃~37.2℃之间。

2.3 加强血糖监测,及时纠正低血糖

早产儿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12h内,因其代谢快,耗糖多,糖原贮存不足,糖异生作用差,故易发生低血糖。因此血糖应在早产儿入院后立即监测,虽然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2.2mmol/L,但临床处理的界限值为2.6mmol/L。因此,对无症状性低血糖或血糖>2.6mmol/L者予10%葡萄糖静脉维持,6~8mg/kg/min,每小时监测血糖一次,根据结果调节速度,血糖正常改为每4小时监测一次,24小时后根据患儿病情调整静脉维持葡萄糖液浓度及量。对有症状性低血糖或血糖<2.6mmol/L者先予10%葡萄糖静脉推注2~4ml/kg,速度1ml/min,然后予10%葡萄糖8~10mg/kg/min持续泵入。每半小时进行血糖监测一次,直至血糖恢复正常后2小时后改为每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维持正常24小时后改为每4小时监测1次血糖,同时逐渐减慢葡萄糖泵入速度,待血糖维持稳定48~72h后停用维持用静脉葡萄糖液。输液速度严格控制,24h匀速注入液体。输注时注意密切观察输液部位,防止渗出。78例低血糖患儿经静脉输注10%葡萄糖液后,69例血糖24h内恢复正常,6例血糖52 h内恢复正常。

2.4 病情观察

新生儿低血糖大部分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应差、阵发性紫绀、震颤、呼吸暂停、嗜睡等,并且此类症状在其他疾病也有表现,因此不易区分。低血糖严重者可发生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新生儿惊厥临床表现不易观察,多见于轻微形发作,与新生儿的正常活动不易区分[9],纠正不及时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本组低血糖仅5例出现明显四肢震颤,4例出现呼吸暂停,其余均通过血糖监测发现。因此早期监测早产儿血糖,使无症状性低血糖及时早发现,并给予积极处理,防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2.5 防止采血部位的损伤及感染

除必要时的静脉采血测血糖外,我科监测血糖均通过患儿足跟及指(趾)末梢采血,微量法监测血糖,在采血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采血后用无菌棉棒压迫止血,防止采血部位发生血肿及感染等。在足跟采血时注重疼痛管理,使用安抚奶嘴缓解穿刺导致的疼痛。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采血部位血肿及感染。

3.讨论

3.1 早产儿由于体内葡萄糖和脂肪的储备不足,脑细胞代谢需糖量大,肝糖原异生酶发育不成熟,分解糖原能力差,皮下脂肪及游离脂肪少,供能产物少,更易发生低血糖[10]。低血糖可导致脑细胞功能失调,使脑细胞发育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及时纠正低血糖可以防止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本组病例中69例血糖在24h内恢复正常,6例血糖在52h内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惊厥症状。

3.2 早产儿低血糖临床较常见,我科收治的825例中筛查出78例,占9.5%,但临床表现不典型,本组共9例出现相应症状,占15%,且与原发病不易区分,因此,早期定时监测血糖显得非常重要。

3.3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固然重要,但忌矫枉过正。如输液速度控制不当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则易发生医源性高血糖即血糖>7mmol/L。由于严重高血糖可造成体内高渗状态,可诱发和加重颅内出血的发生,因此合理输注葡萄糖液,以及输液速度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一过性轻度高血糖,血糖值7.2mmol/L和7.5mmol/L,通过减慢输液速度后在4小时内血糖均恢复正常。

总的来说,早产儿血糖监测是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低血糖会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若不能对早产儿低血糖的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则可能导致早产儿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使得早产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11]。对于早产儿低血糖,早期定时监测是基础,补充营养是根本,及时纠正异常是关键,防止神经系统后遗症是目标。我科的78例低血糖早产儿通过积极的干预及精心的护理,血糖均恢复正常,且无惊厥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参考文献】

[1] Burns CM,Rutherford MA,Boardman JP,et al. Patterns of cerebral injur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after symptomatic neonatl hypoglycemia[J].Pediatrics,2008,122(1):65-74.

[2]尤金英,李建国,郭景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与脑电图监测[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3):230-233.

[3]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5-756.

[4]邓银梅.健康产妇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8(10):23

[5]何英,田清,杜良英.新生儿低血糖筛查及护理干预[J].求医问药,2012,10(7):402

[6]张家骧.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6.

[7]吴玫瑰,黄志坚,李坚等.早产儿低血糖与胎龄、体重、脑损伤关系的分析[J].广州医药,2014,01:50-52.

[8]冯剑美,王金秀,王盘妹.早产儿低血糖早期干预及对策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13:2025-2026.

[9]薛文琳.96例新生儿惊厥的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59-61.

[10] Drenekpohl D,McConnell C,Gaffney S,et al. Randomized trail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receiving higher rates of infusion of intravenous fat emulsions during the first week of life [J]. Pediatrics,2008,122(4):743-751.

[11]沈国芳,孔金芳,屠嫣蛟.新生儿低血糖72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3,12 (3) : 241-242.

论文作者:周定琼,苏昕,黄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  ;  ;  ;  ;  ;  ;  ;  

78例早产儿低血糖的护理管理论文_周定琼,苏昕,黄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