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东山医院,湖南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瑜伽对产妇产后抑郁、体型和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分娩的产妇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后瑜伽训练,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情绪功能改善及身体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体型变化各参数监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早期开展瑜伽训练,能快速恢复体型和盆底肌肉张力,纠正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产后瑜伽;产妇;抑郁;体型;盆底肌肉张力
产妇分娩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加之盆底肌过度扩张,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难度较大。常规产后护理虽然也能协助产妇身体恢复,但常常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为此,本文纳入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开展对照研究,目的即探讨产后瑜伽在产妇产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共92例,均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分娩。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92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实验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63±3.50)岁;孕期38~42周,平均(40.30±1.55)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27.80±3.73)岁;孕期38~42周,平均(40.88±1.03)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产妇;(2)临床资料齐全,研究中途不退出,能接受后期随访调查;(3)产中产后无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等;(4)实质性脏器功能无损伤。排除标准:(1)伴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孕期并发症;(2)伴传染性、血液性疾病,需隔离治疗者;(3)伴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无法配合相关调查工作开展;(4)伴恶性肿瘤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分娩后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健康生活、饮食,列举注意事项,指导产妇产后及早开展功能锻炼,促进身体恢复。加强心理护理,产妇产后出现负面情绪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后瑜伽训练,具体:所有入组患者统一在院内开展瑜伽训练,由5年以上瑜伽康复指导经验的护理人员指导训练,出院患者由瑜伽老师上门指导训练,每天至少训练一次,每次训练时间不短于1h。根据不同产妇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瑜伽训练方案,包含调息、热身、体位练习、放松操和盆底肌意识控制练习等基础训练,保证训练姿势与动作准确,循序渐进,坚持训练,充分帮助产妇放松身心。瑜伽训练的常用方法包括:(1)山式法为,产妇直立,双脚打开与髋同宽,眼睛平视前方,两手于身体旁侧,塑造足弓脚掌下踩腿部肌肉上提,在呼吸中感受小腹内收胸骨柄上提肩放松下沉,保持5~10组呼吸;(2)辅助倒立式,训练者呈仰卧位,屈曲双腿后抬高臀部,向上方持续延伸双腿,使用双手支撑,保持双腿向上,持续15秒左右,行动不便患者在家人下协助开展,期间指导患者调整呼吸节奏;(3)腹式深呼吸式,患者呈仰卧位,屈曲膝关节后闭嘴,通过鼻深呼吸,有腹胀感时呼气,反复、缓慢进行,循环15次后停止。所有训练均在安静通风的环境中开展,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感,出现不适时即刻停止,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4)盆底肌训练,首先进行盆底肌松解找痛点,然后激活,学会控制,在最开始的时候应用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学会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将运动融入到开车,看书,看电视,打电话等日常生活中。
1.3观察指标
(1)护理干预前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HAMD)和汉密尔顿抑郁(HAMA)量表评估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2)护理干预后测量记录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变化并比较;(3)护理干预后采用放置阴道锤法测定患者盆底肌肉张力情况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AMD、HAMA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体型改善情况分析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体型变化各参数监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盆底肌肉张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产妇产后易发多种合并症,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产后抑郁等,若未及时干预控制,将对产妇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2-3]。瑜伽是近年来全球广泛传播的一种锻炼方法,有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还能抑制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康复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为探讨瑜伽训练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选取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后分别给予瑜伽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情绪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产后抑郁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体型和盆地肌肉张力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显示瑜伽训练确有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5]。通过产后瑜伽训练,能帮助产妇放松心情,增强体力,持续开展瑜伽训练,还能加强会阴部位肌肉弹性,促进位移的子宫恢复,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进一步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产妇产后早期开展瑜伽训练,能快速恢复体型和盆底肌肉张力,纠正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虹. 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妇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2017,9(12):50-53.
[2]张秋娥, 刘春兰. 家庭-社会支持结合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04):119-122.
[3]郑萍萍. 产妇无创接生对盆底肌肉早期恢复的影响和治疗后盆底康复效果的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8,9(13):55-59
[4]梁文化, 杜娟, 徐来,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6(02):116-118+133.
[5]李哲.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药理及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 21(14):127-128.
[6]吴善凤. 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和血清皮质醇水平对产后6个月婴儿气质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9):60-62.
论文作者:戴琪策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瑜伽论文; 肌肉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