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定白洋淀科技城规划为例
吴 迪
身份证号码:610104198112113570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高耗能、城市雾霾、交通拥堵、热岛效应、内涝频发等城市问题层出不穷,规划师们也在反思以往的城市建设,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生态城市理念自从上世纪末提出以来,一直广受关注,并已经在一些城市规划、开发和建设中逐渐产生影响。那么,在项目前期的概念规划阶段,生态城市理念是如何影响规划构思的过程,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念;城市规划;构思
1、引言
生态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综合型很强的研究领域,涉及的学科较多,目前国内已有一些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为构建低能耗、可持续性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市,应从概念规划阶段开始,就融入生态城市的理念。并在规划、设计一直到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始终贯彻生态城市的思想。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众多,在规划构思阶段,有些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会对规划构思产生较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对于生态环境现状的理解和尊重;
2,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量;
3,倡导绿色交通,控制机动车交通量;
4,土地的集约利用。
2、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保定市东部,距保定老城10km,距白洋淀风景区20km。受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影响,未来该区域将会承接北京的产业外迁。基地区位条件较好,京港澳高速、京广高铁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基地,保定高铁站位于基地的中南部。高铁线在基地内大部分为高架,有四个预留的下穿口,对基地两侧的交通联系阻隔不大,但有一定的噪音和视线影响。现状用地基本为农田,生态条件很好。有少量村庄,未来需考虑拆迁安置。整体地形呈西高东低。该区域水资源整体比较匮乏,周边河道水系流量也较少。总体来看,大面积的平坦场地适合城市新区开发,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也会对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水资源的匮乏和城市化后对下游白洋淀风景区的环境影响是规划中需要着重考虑的。
3、规划构思
规划师从生态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将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力图打造出一个环境舒适、生态良好、功能复合的科技新城。
3.1基地生态现状决定城市生态格局
首先,我们对现状用地进行生态分析,选取植被覆盖度、生物丰富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用地整体的生态评价,确定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区、一般区和较差区,再叠合地形地貌和地表径流等其他因素,进行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因此,用地布局首先结合适宜性评价进行考虑:
位于汇水廊道周边、生态条件较好的用地及其他一些地形坡度不适合城市开发的区域划为城市禁建区。这些禁建区由于其生态条件较好,适宜生物的生长,主要规划为绿地,这样就构成了城市整体的生态格局。城市建设用地选择以适建区为主,对于生态一般区及稍差区优先进行城市开发。考虑产业发展区布局在生态较差区域,而一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等功能可结合生态优良区布局。
3.2生态格局下打造海绵城市体系
保定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7,常年超采地下水使市区形成了巨水的地下水开采漏斗,致使周围地区(满城、清苑、徐水)地下水均向市区汇集补给,占总补给量的81%。保定市的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7-8两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宝贵的水资源是规划的重点问题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地面径流GIS分析,高铁新城内部主要有三条重要的汇水廊道和两大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我们希望充分利用这些良好的生态区域和汇水廊道,结合雨洪管理和水敏感设计的理念,将雨、洪水视为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资源加以利用,同时起到补充城市地下水和改善城市微气候的效果。由于区域周边可引地表水的水质水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不建议在基地内规划常年的景观水面,但是可以在核心区地势较低的汇水廊道下游规划一些湿地,平时净化雨水,雨季可短暂淹没,不适宜打造大水面景观。
在此基础上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提出海绵城市的一些规划设想,主要包括水系湿地、城市绿地及地块内部几个层面。
(1)水系湿地。水系湿地作为城市的净化器对城市环境保护、气候调节、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基地范围内虽没有天然的河道水系,但我们依托城市汇水廊道,规划小型的湿地公园和水面,在夏季雨水较多的季节,可以用来存储一些自然降雨;(2)城市绿地。在规划中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将一些沿街带状绿地和生态汇水廊道结合考虑,这些绿地可以下渗沟的形式进行设计,雨季时可以截流初期雨水的污染物,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在绿地内局部可增设小型池塘,主要用来调蓄雨水;(3)地块内部。作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块内部的规划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实行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块层面的海绵城市建设在概念规划阶段很少涉及到,我们希望能提出一些地块建设海绵城市的策略,包括设定绿地率的最低指标、径流系数的控制、场地雨水的收集和净化等等,通过一些引导性的指标指导下一层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对雨洪水进行调蓄,增加本地的景观用水资源,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
3.3优化生态框架,打通城市风廊
在城市中构建绿地廊道对于促进城市通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并非只是在城市内部简单设置绿地廊道就能对城市通风,缓解热岛起到良好作用。必须从绿地廊道相对于城市主导风向的方向性、与城市外围自然环境的贯通性,以及廊道与廊道之间的形态互动性等方面,结合城市现实进行综合统筹考量与设计,才能真正构建促进城市通风,缓解热岛效应和雾霾的城市通风廊道体系。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确定了城市整体的生态框架。考虑该区域的盛行风向,在规划中引入城市绿楔,结合生态绿地框架,形成城市的风廊。这对于减小热岛效应、促进空气流通,改善空气质量与城市微气候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4 优化绿地开放空间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绿地,一种是防护型绿地,一种是生活型绿地;
(1)防护性绿地:主要布局在高铁线两侧,目的是减小高铁噪声的影响,提升两侧环境品质。由于高铁线路贯穿地块,既对区域整体造成了分割,更有相当程度的噪音影响。为减弱这一负面影响,本方案在深入研究高铁噪音防护的相关资料之后,对高铁两侧的用地功能和防护绿地宽度做了科学设计:尽量减少紧邻高铁线的居住用地类型,两侧可布置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用地或生态用地;防护绿带的最小宽度不少于350米,这个距离可有效的减弱高铁通过时的噪音影响
(2)生活性绿地:将80%以上的居住用地都布置在公园绿地的500米半径可达范围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使用。绿地尽量利用生态条件较好的用地,这些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多,有利于植物的多样化生长。同时,依托生态框架向外发散,形成次一级的绿色系统。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这些市民休闲公园,建设蓄滞池塘,完善城市海绵体系,同时有助于城市微气候的调节。
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利用好城市绿地,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价值对于新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3.5多样化、集中的组团布局
城市的生态框架结合城市主要道路将区域分成了若干组团,每个组团并非单一的功能,我们希望组团内尽可能规划成多功能混合的模式,并实现职住平衡。尽量使各个组团居住生活的人都不需要跨组团去工作,一方面减少了潜在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通勤距离和时间。当通勤距离缩短时,人们可以选择更多绿色出行的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意味着使用更少的能源并降低碳排放,人们也可以有更多时间享受田园般的城市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为基础,秉承“自然生态制衡”及“循环再生”的生态理念,根据现状生态本底确定城市规划的绿色框架,限定城市的建设范围。同时,遵循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水敏感城市设计运用到城市开发和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将低碳、绿色、和谐、共生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修订版)》[美]理查德·瑞吉斯特
[2]《白洋淀科技城概念规划》 2014年
论文作者:吴迪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绿地论文; 廊道论文; 汇水论文; 海绵论文; 白洋淀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