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性和个性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人处于最基本的地位,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的发展又是社会一切物质发展的尺度。
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主属性,人的本质力量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
自然属性是说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又是自然存在物,而自然存在物是说人的生物性,即遗传素质、人的生物性表现在人对某种活动所具有的某些天赋和素质上。例如,很多人天生就有敏锐的音乐听觉,非凡的记忆力,特殊的体质,但遗传素质对社会因素给人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大脑具有产生意识的机能,而所产生的意识则不能遗传,人都具有语言的器官,但语言也是不能遗传的。所以说遗传只给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不能遗传的。可以断定,人的一切心理品质是在劳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交往活动中获得的,人的心理品质形成过程对每个人来说,实际上是从零开始的。为此人的个性品质都是外因化的内因。
社会属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的特征。人只能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的。作为个性的人,他的发展的客观可能性和根源在社会里,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教育条件、周围条件和家庭条件以及同人们的交往是人外部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制约着人的发展,规定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为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都打下了社会的、时代的、阶级的烙印。所以,人的发展是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水平,是人类解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属性是说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自主性体现积极地、自主地创造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作为历史的剧作者,社会历史这出剧是由人编导的,作为历史的剧中人,他们又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
讲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教育的意义上讲是说:
1、作为个性的人是同他的主体性,同他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环境,遗传素质和教育形成的影响,只有通过个性人的积极活动,才能成为人的发展因素。这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的主体积极性,是什么习惯也养成不了,什么本领也锻炼不出来的。个性人任何新的形成物和品质,都是人的自身努力的结果。为此,教育如何调动人的主体积极性,就是教育科学要研究的规律。
2、在同样教育条件下,受到的教育影响也大致相同,而发展却不相同是因为人在诸多活动中形成某种“内部态度”,显示出人对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的“内部态度”是有选择性的,只有外部的影响通过内部的态度而起作用,这就是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以人的积极性为中介并在人的内部得到实现,才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为此,教育就是探讨人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如何将所施加的教育影响,通过人自身的内化过程,促进人的发展。
二、个性
个性即人格。教育上所说的个性是积极的个性,而不是消极的个性。
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所谓个性,通俗地说,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又“个性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儿童都懂得欢乐、痛苦、羞耻、满足。大而言之,凡涉及道德的、文化的、政治的因素,都包含有个性内容这个概念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个性,这是一种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
台湾省心理学家杨国枢则认为:“个性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它个体之处。”这里突出了独特的“身心组织”,说明个性内容间呈“系统行为”状。即个性系统有两个亚系统,一个是心理意义的个性特性和品质的系统,这些个性特性是属潜性的,包括气质、智力、需要、动机等;二是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性和品质的系统,这些个性特性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属于现实性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理想等系统。二者之间是互为协调的统一体。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说:“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特性的总和。个性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个性心理倾向性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动的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而个性心理特性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成份。”
我国教学论专家胡克英认为:“教育上所说的个性发展,指的是积极意义的个性。个性主要是指个体心理的属性。个性是区别于他人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是个体全部心理机能的独特的整体性。从发生学上看,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是个体在特写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等外部生活条件等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但是任何主体,不是被动地承受外部影响。主体具有最初就具有独立的心理和机体的反应能力,并改变和作用于外部生活条件,同时,也改变和作用于主体自身,由此形成个性。”由此可见,个性乃是在主体同外部生活条件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方面,外部生活条件通过内部积极能动的心理机能对形成个性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主要内部能动的心理机能,也只有通过作用于外部生活条件,方可以改变自身,发展个性。
综合上述诸多认识,所谓个性,基于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应被看作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即社会性(道德、品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等),心理品质(认知、情绪、意志、兴趣、动机、能力、需要、气质、性格等)和生理发育(体质、精力等)。其各方面以及具体内容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呈相互渗透的综合状。为此,个性比“人”这个概念狭窄,个性是从社会性和社会行为方面来考察人。个性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个性不仅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个性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其基本特征是:
1、个性的主体性,也称独立自主性。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又是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主体性主要是指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同客体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与自主性。个性的发展,总是主体内在自我形成过程,是智力、非智力与生理的内在自我构造和自我运动。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人在自然社会和自身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是指个体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需要和能力,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制作”、“生产”、“塑造”成为物件的产品,而只能激发他自身的主体性,使其投身于实践活动,这种实践的过程,他才能有自身的那种特性。如没有主体性,其从事的活动就失去能动性和创造性,个体在活动中就失去了任何愉快与满足的情绪体验,更谈不上才智的发挥,就只能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形成依赖、自我、胆怯、呆板的个性,这不是教育上要培养的个性,而是无“个性”的个性。
2、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即个性心理相对的差异性。个性的差异性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某一个个体与他人的差异,即外部差异,包括智力的、情感的、意志的、性格的、能力的及体质的外貌上的差异;其二是个体内部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特别是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个性内部的差异性增强了个性的独立性,这就是“我就是我”。
个性的差异性来自个体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就自然属性来说人的先天差异来自异遗基因,一个人有46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有1250个基因,母亲的23个染色体和父亲的23个染色体可结合的数目超过800万,两个孪生兄弟具有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的机会是万亿分之一,所以即使两个孪生兄弟生下来完全一样的事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的自然属性不会完全相同。社会属性是说每个人生活的环境,社会的影响,个体的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决定了个性不能同一。个性的差异性是先天的和后天的统一体。个性的差异性表现为:
①智力的差异性。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及实践能力的差异。
②非智力的差异。在影响智力因素的差异中教育者愈来愈感到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重要性。非智力因素称非智力心理因素,即个性因素。在学生学习的命题上,非智力因素是针对学生的智力行为(活动)说的。它是说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智力水平都含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直接起制约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成绩优秀和学习差的学生身上,都有其特殊的个性表现。
③风格的差异。风格即方式,如认知方式中的“方式”,就是这个词。
泰勒认为个体差异有三个方面,能力差异、个性差异以及属于这两者之间的风格差异。
风格差异一是研究生活方式,个性方面的特点,称为生活风格或个性风格;一是研究认知过程中的个人特点,称为认知风格。
苏联学者对风格的研究,同能力问题联系在一起,认为能力是人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心理条件,风格则是能力在活动中的方式,由于各人能力有质的不同,因此也各不一样,称为“活动的个体风格”。
生活风格是了解个性差异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社会意义上来说,生活风格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个人总是希望保持他所喜欢的道路和生活的方式,所以风格具有明显的惰性。
②生活风格是教育的产物,特别是儿童早期在风格形成中有决定意义。
③生活风格同人整个的个性行为动机有直接联系,生活风格不能脱离人的个性行为动机。
认识风格是指个体在认识过程中的差异,表现为动作、感觉、知觉和联想活动中有明显的差异。教师的责任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而且要尊重他们特有的风格来组织教学。有些教师总想改变学生的认知风格,喜欢学生和自己是同一类型的,这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苦恼。
认知风格从知觉的个性差异看有两个不同的特点: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①场依存性的人较难从复杂的背景中把一些因素分析出来,所以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影响,是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认识事物的,所以称为整体性知觉方式。
场独立性的人善于进行知觉分析,能把要观察的因素同背景区别开来,知觉较稳定,不易受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称分析型知觉方式。
②场依存性的人在集体中往往是和睦相处,比较随和,在教育环境中喜欢在集体中学习,容易被教师的表扬而激动。
场独立性的人在同人接触中善于分析,并善于从复杂的关系中理出头绪来,不受集体压力的影响,喜欢个体钻研、独立思考与学习。
③场依存性的人偏受社会科学,善于学好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由于他们对外部世界是开放的,因此容易发展社会能力。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方面如调解冲突、处理人际关系显得内行,喜欢从事涉及社会技能和直接同人打交道的工作。
场独立性的人喜欢数学与自然科学,希望从事需要理论的、分析技能的职业,他们相对来说,对外部世界不是开放的,所以容易发展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两种认知风格对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我国有项研究认知风格差异和认字教学关系的课题,发现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属于场独立性组的学生,在集中识字的条件下,识字通过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场依存性组的学生,而在分散识字条件下,两组通过的百分率,没有明显差异。显然场独立性的人适应于集中识字教学,场依存性的学生适合于分散识字教学。这就告诉我们,当一种教学方式和学生认知风格不相匹配时,学生的内在潜力就发挥不出来,方法的优越性也就不存在了。只有当一种教学法和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匹配时,学习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个性的社会倾向性。个性的社会倾向性也叫个性意识的倾向性。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不能超越时代的特点,不能不带有特写的社会倾向性,尤其是理想和道德意识的方向性。教育过程中心理发展的个性化过程,必然同时又是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心理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统一的过程,教育的伟大力量在于把二者统一起来,社会化乃是个性的社会化,教书育人就是这个道理。
4、个性的整体性。个性心理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它们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诸要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交互作用的整体,呈相互制约与渗透的整体。我们全部的教育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依靠个性心理的整体性,才能获得教育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功能。我们讲的和谐发展即来源于学生心理的整体性。
三、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首先要对“发展”有个确切的理论认识。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在形成中由量变到质变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个体的发展可分为身心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身体、生理的变化和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称作成长,将成长过程达到完善状态,叫做成熟。而心理、精神、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则谓之“发展”,杜威称作“经验”,皮亚杰称作“建构”。总之,“发展”是说人降生以后逐步在身体、生理上的成长和成熟,和心理、认识活动的完善,以及道德、世界观、信念形成的整个过程。
个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一是后天的生活条件,从教育的角度看,又把后天生活条件分作环境和教育,现在一般说决定人发展的要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而环境和教育则是主要因素。为此,“发展”是说通过何种环境与教育的因素,才能完善个性的全过程。
在理解“发展”概念的基础上则要探讨个性发展的过程,过程揭示了发展的规律,主要有下几点:
1、个性发展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2、内化作用。即从外部对象的活动转变为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外部条件是个性发展的来源,而个性发展的程度如何,发展到什么水平,则要看学生自身的内化作用,没有这种从外部对象的活动向内心世界的转化就无所谓个性发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实现,无不依赖内化过程的实现。
3、群体效应。群体效应是说个性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发展和形成。群体效应是说个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展。集体主义是个性发展的基本心理特征。这个特征反映了个体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为此,组织个体参加集体活动是发展个性的基本途径。
4、活动功能。个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个性存在的方式,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个性,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不断开拓学生个体的活动领域,课内的,课外的,独立的,集体的,智力的,非智力的,只有个体投身于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个性才能得到发展。但不是学校教育中任何活动都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那种“目中无人”、不见儿童的注入式教学活动不仅不能发展个性,而且扼杀个性。只有受教育者个体自主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不是客人而是主人,才能使个性积极主动地发展。
我们说活动是形成个性的中介是说人是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人与客观世界的交往是以两种关系出现的,一种是人与人的交往,是以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出现;另一种是人与物的交往,是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现的。在这两种情况下,主体都是个体,而中介环节则都是活动。只有活动才构成交往,人才能不断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能动改造客观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本身,活动是个体社会化过程赖以实现的条件。个性的形成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可以抽象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将已有的个性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个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的交替,逐步发展、完善与形成,而内化与外显都是以活动为桥梁实现的。因此,活动是个性形成的中介,活动中形成个性,活动中表现出个性。
5、交往价值。交往是个性形成的基础。通过活动的中介,个体与自然、社会发生着诸多的复杂的联系,建立了多种的交往关系。个体在这些关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自我感觉如何,别人怎样评价他,他的自我评价又怎样,这些内容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基础。比如:自信这种个性品质,就是由于主体在交往中给别人造成一种良好影响,常常引起别人对他积极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是主体所意识而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肯定性自我评价的结果。
交往之所以成为个性形式的基础,是由于交往具有“双向传导”功能决定的。一方面,人作为能动的社会存在体,无时无刻不在对现实环境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力的现实是通过交往关系的渠道不断地传到活动的客体;另一方面作用的结果也必须通过交往关系的渠道反馈到活动的主体,使其获得自身对环境所构成的现实影响,进而调节强化自我意识,这就成为个性形成的基础,因为个性初步形成正是以自我意识的诞生为标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