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腾飞 跨国企业缺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跨国企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大跨国公司之所以纷纷赴印设厂开店,就是看中印度拥有的大量廉价高质的人才。可是现在,印度经济腾飞,自己也很需要人才,开始与外国争夺起本国的人力资源。百事、通用电器、花旗银行等公司进军印度,不仅“抢”走了不少当地人才,而且抬高了人才的身价。如今,印度一些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水平,与跨国公司已经没有多少区别。麦肯锡公司的顾问施瑞舒·桑克指出,印度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高速发展,造成人才极度短缺的局面。
印度的人才荒是从2004年开始的。当时,外国公司外包业务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特别是在科技行业。在印度的科技业公司,人才流失率高运25%,有经验的经理人员的薪金水平则暴涨了30%。如今在印度,即使是最大型的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都加入到“抢人”的行列。
随着经济增长,印度的人才荒扩展到各行各业。例如,哥印拜陀纺织厂2005年已经将半熟手工人的工资提高了10%,主管则提高了20%。2004年,印度银行业的薪金水平增长了25%,在一些热门领域,如私人证券部门,薪金已经翻了一番。此外,飞机机师的薪金增长了25%。据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的估计,2005年全印度工资水平平均增长12.8%,而通胀率仅5.5%。
既然招不到足够的老手,各企业只好自己进行培训。各种民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4年有25万学生进入专门的工科学校,而2005年竟增至45万人。然而人才还是供不应求。麦肯锡公司表示,到2015年,印度的工厂需要7300万熟练工人,比现在多出50%。而服务业也求才若渴。据亚太航空中心表示,到2010年,印度的航空公司将增加440架新飞机,这意味着飞机机师要增加3200人才够。可是现在,印度机师的缺口已经达到100人。而据MaFoi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估计,到2010年,印度将增加约250个购物中心,零售企业要招聘250万人。随着沃尔玛等国际零售业巨头不断进军印度,销售的缺乏确实已经到了“危机”的程度。
人才缺乏导致猎头成风。2005年7月,巴蒂电信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位经理曾跳槽至对手公司,1个月后,这位经理又“回流”至巴蒂公司,还升了职。零售业就更离谱,一些新手甚至在上班第一天就不见踪影,一位零售业培训负责人说:“如果你不喜欢目前的工作,第二天就能找到3份其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