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哲学思维的智慧和精神_哲学论文

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哲学思维的智慧和精神_哲学论文

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哲学思维的智慧灵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光论文,思想政治论文,课教学论文,思维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课程。运用科学的哲学思维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寻找理论根据,引领我们科学地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增强我们坚定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保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效的政治课堂,无不渗透着科学的哲学思维。

一、教学环节:遵循认识规律,探索实效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通常有几个重要环节:创设情境,引导参与——激发探究,淡化说教——关注认知,注重体验——质疑解难,深层领悟——归纳小结,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从认识规律的角度讲,每一个环节都遵循了认识发展的规律,都有哲学理论的支撑。

创设情境,引导参与。创设情境是为了营造氛围,而营造氛围是为了引导学生思维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有利于学生有感而发,便于引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和要求。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活动才是有具体指向性的,也才是有利于达成教学要求的。

激发探究,淡化说教。激发探究和淡化说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体验探索过程,这遵循的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因,是不可或缺的,其职责就是不断巧妙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质疑解难,深层领悟。这体现出了思想政治学科的个性特点。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升华认识。这是认识领域质的飞跃,是遵循思维变化规律的体现。

归纳小结,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这一环节既是对认识第一次飞跃的总结,又是认识第二次飞跃的开始,是在认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实践。精心设计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作业对学生的认识能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长期以来,广大德育工作者遵循认识发展规律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在哲学思维指导下探索政治课堂教学的积极成果。万物皆有法,有法皆规律。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就是按规律办事,只有遵循规律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二、教学内容:升华思想认识,树立理想信念

中学思想政治课既追求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学习,更要对学生进行品德、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兼顾德才”“统筹品学”才能还原其本来面目,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再到思想信念的逐步确立;从教材层面,到生活层面,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逐步提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需要直面实际的正面教育,更需要含蓄婉约的无痕教育,它追求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意境。

外在的行动,源于内在的品质,把德育目标逐步内化为信念,才能不断外化行动。这是价值观导向作用的体现和要求,也是广大德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从学生熟知的具体生活实际中提炼出德育因素,更要学会用德育的情感和态度指导学生从事具体活动。只有在价值观念支配下的活动,才能激发人们崇高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增强行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境界,它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折射出人文和理性的光芒。

这种源于生活,回归实际的螺旋式的发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要求,也符合认识发展以及处理共性和个性关系的科学方法论要求,它是把科学的哲理具体化、学科化,从而提升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档次和品位,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方法:启发理性思维,拓展教学思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方法论作为根本性的方法,它与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具体教学方法作为实施教学行为的手段,必须要遵循和体现方法论的原则要求。为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哲学思维拓宽教学思路,发挥理论为实践引路的作用。

个性的教学方法必须遵循共性要求;而原则也离不开实际,否则会干瘪空泛,缺乏生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一方面要用原则指导探索,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创新性的探索来丰富原则,实现原则和实际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规律和定律的关系”这一难点时,笔者运用哲学思维来指导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笔者首先让学生思考回答“客观和主观”的关系,意在让学生从方法论意义上把握二者的一般关系。其次,把具体问题“规律和定律的关系”定位在共性问题“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遵循“客观和主观”的一般性关系,为学生解析具体的“规律和定律的关系”,从而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所以,规律是定律的来源;主观对客观具有能动性,所以,定律是人脑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定律的实质是正确的意识。这是一个思路清晰的演绎推理的过程,便于学生搞清楚问题;同时用共性原则指导具体探索,也起到了启发思维、拓展思路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类型:把握共性原则,寻求鲜明个性

因具体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不同,课堂教学可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的课型,具有不同特点。但无论哪种课型都具有课堂教学的共性,都必须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新授课教学,关注“精点”

新授课,顾名思义,是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课堂教学。既然教授新的知识,就必须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由生活到理论,由实践到认识的变化发展规律。新授课注重对知识点,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因为它们是理性思维的起点,是为高层次的判断和推理打基础的。这就要求教师自觉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创造性地创设情境、释疑解难,不断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深层领悟。课堂教学既是教师进行“思维助产”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经历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飞跃的过程。

中学思想政治新授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把握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要关注和探析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有效实现德育课堂和智育课堂的统一。这是一个扎实教学注重根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抓住了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矛盾,我们将多一些沉稳,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胜算,少一些失误。这种哲学思维,对于遏制目前的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指导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复习课教学,把握“线索”

复习是一个对知识的回顾和提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现,更是一个宏观整合和提高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关注的是点,那么复习课教学就是在寻求一条线,复习的过程就是串“点”连“线”,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以实现认识飞跃的过程。所以,教师对待复习课一定要微观和宏观兼顾,分析和综合相结合。

以《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专题的复习为例,笔者把生活与消费部分的三块内容有机串联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整体认识:(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消费离不开商品、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又产生货币→货币的职能及货币的发展→(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货币购买商品,需要关注价格→价格变化又会影响生产和生活→这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发现规律是为了利用规律→利用规律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有不同类型→不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习题课教学,培养“能力”

专题训练是为了夯实双基,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习题课一般是采用共性和个性两条线相结合的办法,即一方面是分门别类进行归类,寻找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在共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这是一个创新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那么,习题课就是一个由理论回到实践,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再实践,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思想政治这门社会科学而言,“社会是大习题,习题是小社会”,习题是对社会现象理性的浓缩和理论的提升,在理论和社会实际之间架起了桥梁。所以,进行必要的科学的习题训练,不仅仅是培养应试能力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运用哲学思维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五、教学目标:统筹主次矛盾,实现德育追求

在三维目标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目标,更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统筹这两点,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政治学科个性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由德育课的特点所决定的。德育重视精神的力量、品格的魅力、信念的感召和思想的指引,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对社会而言它是主旋律,能影响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对个人而言它是灵魂,灵魂统帅人的一切。

例如,新中国60周年国庆盛典就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它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时,可充分挖掘这一素材的教学价值。一方面,在知识和技能层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结合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领和提升,达到思想教育目标。新中国60周年国庆盛典震撼人心,中华各族儿女的爱国热情被空前激发起来,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它客观上起到了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升华情感、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确立信念的作用。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时事教育,而且加深了他们对学科理论的理解;不仅使学生在能力方面得到必要的提高,而且完成了一次思想认识的升华。

思想政治课教学十分注重在知识能力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增强统筹教学主次矛盾的能力,才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多维目标相得益彰,做到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使课堂教学富有学科特色和个性魅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既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也是不断改造学生主观认识的过程,只有充分遵循思维变化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发展并把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运用哲学思维指导课堂教学,是一种合乎规律的探索,是一种高屋建瓴的从容,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期待。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强化哲学思维意识,才能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充满智慧的灵光。

标签:;  ;  ;  ;  ;  ;  

让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哲学思维的智慧和精神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