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音乐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
一次,在竖笛课上,出乎意料地听到数学课中的1、2、3、4、5。我很是生气,上前斥责学生:“你这是说的什么?音乐课中有1、2、3、4、5的说法吗?而是do、re、mi、fa、sol,你不会连这个最基本的都不知道吧?”这名学生却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我,好象我这火来得是多余的、没必要的。“嘻嘻,老师,我这不是习惯了嘛,其实我什么都知道,只是我习惯于这样练习,而且还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正我会吹不就行了吗,何必在于过程呢?我对1、2、3、4、5总比do、re、mi、fa、sol要熟练吧老师,别的同学在接受do、re、mi、fa、sol与竖笛指法相协调的时候我do、re、mi、fa、sol都会吹了,这不就是效率吗?”
望着这位同学,我若有所思地想到A班的小王同学。
小王吹奏竖笛曲就需要边吹边用脚划拍,这种“习惯”的养成导致让他停止用脚划拍,这首曲子他就进行不下去。
“习惯了”这个词我感触很深。这些错误的“习惯”也不能全怪学生,也有老师的失误,没有注意到这些不经意间的“小动作”。有些“小动作”是允许的,比如说背诵的学科,我读书那会儿也有老师教我们用联想记忆法,记得快、牢。英语学科中用谐音记忆法来背记单词,效果都是很不错的。但有些“小举动”在不经意间可能产生的后果(也就是习惯)是你要付出十倍的时间才能把它改正的。其实上面这位同学的这种做法产生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但重要的是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做老师的一个警示,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尤其是音乐教师,你在训练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
想到这个“习惯了”,我随即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个故事:
这是我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一个4岁的孩子从小就练习小提琴,他的母亲也会拉,于是他也经常和母亲一起练习。母亲在教他拉《小星星》中第一个颤音的时候,让他先把手指放下。
通常情况下,Taka taka ta ta这个节奏要分别在A弦和E弦上来拉。于是母亲说“1”,孩子就把第一个手指放在弦上。然后母亲让孩子说“Taka taka ta ta,Taka Taka ta ta,1”,之后把第一个手指放在弦上,还让他拉两遍Taka taka ta ta来练习。那个孩子每天练习的时候都要先那样说。
后来,那个孩子上课的时候,在拉A弦或者E弦之前,也同样要先说1或者3才能开始拉。但他拉得很好。
“你拉得很好,现在,试着不说1或者3,再拉一次。”老师对他说。结果,只要不说1或者3,他的手指就不会动。由于他曾经的学习“习惯”,导致只要他不那样说,他的手指就无法动,因为他完全习惯了母亲教他的方法了。“现在,练习不那样说就把手指放下。”老师说。为了纠正他的这个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
大人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学,这一事实实在是太触目惊心了。如果我现在试图养成先说后放下手指的习惯,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一个4岁的孩子通过适应环境,却做到了这一切。使用了拙劣的教学方法,那么它的不良后果就会变得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论文作者:姜丽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习惯论文; 手指论文; 老师论文; 竖笛论文; 母亲论文; 孩子论文; 让他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