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的过程,只有实施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竣工结算和后评价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达到合理控制造价,有效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造价管理
1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1.1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定义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是指施工企业面临的在工程投标、项目实施、工程竣工结算三个基本环节里将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及实施有机结合,通过工程造价分析指导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实施,以期获得理想效果,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即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1.2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优点
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优点在于事先的、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的全部投资。与我国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相比,从管理思想到控制方法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 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对造价控制管理
我国的基本建设体系和流程理论上保证了工程建设投资能得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2.1前期决策阶段
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起点,当政府投资准备投资一个项目时,该项目的定位和政府财政计划是项目决策的关键。建设什么类型的项目?规模多大?把这些指标量化加总就构成项目的总投资。而这个总投资经过政府投资的预算和决策的批准就成为该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的总目标。
当前的问题主要有:(1)政府的投资项目为了使可研报告尽快的得到批复。往往不太重视前期策划和可研,尤其是初始的投资计划不经过反复的论证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的咨询单位为了迎合业主的要求,甚至在报告中故意降低或隐瞒使用要求,缩小投资规模,这样在可研批复的总投资额度上埋下了超支的隐患。 (2)除了策划可研报告的质量缺陷以外,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的过程中,按照静态的工程造价指标和经验,大力削减“非正常”项目及费用,也是造成工程投资紧张或失控的主要原因。(3)很少有经验的造价咨询公司能够参与政府的前期策划过程,政府审批是确定项目投资的唯一话语权。我国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总体上略显薄弱,而且普遍不受到重视。
要解决这一问题,从源头上提高计划投资的准确性,必须大力加强和改善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审批制度就必须依法、依规、依照动态的、公开的、科学诚信的工程造价市场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政府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方法。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管理体制,才能根本上杜绝项目前期阶段“可行性”成为“可批性”现象。工程造价全过程投资管理才能有健康科学的起步与发展。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关键,也是投资计划突破的薄弱环节。设计的依据是政府批准的可研报告和设计任务书。我国的三阶段设计与审批为项目投资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目前的问题是在我国绝大多数工程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这是我国的现行建设管理体制所决定的。投资控制的工作不能按照上述的五个阶段严格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始终处在一个人为的不确定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设计不断的修改,甲方想法的不断的变化,业主、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供应的变化不定,使投资咨询公司难于对工程的成本和造价按照既定的政府审定和批复加以控制和管理。设计的变化与不断跟进的投资调整加大了咨询公司和造价工程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成本。从方案到扩初再到施工图,有时候整个方案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因此设计概算就越来越被边缘化和形式化。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政府管理必须杜绝“三边”工程。没有施工图的审批不能开工,这样设计院就可以定下心来做设计或设计优化。将业主技术和经济的需求充分的体现在设计作品中,造价工程师就可以运用价值工程来充分的比选设计方案和材料设备的最佳组合。对各阶段的设计按照政府的批复进行严格限额设计控制。政府依法依规审批、设计院的专业精心设计、造价工程师的严格控制是工程建设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三位一体的最佳组合。因此,要建立承担相关民事责任的约束机制,对政府、设计院及造价咨询机构要有相对独立的责任约束,大力提倡和鼓励造价咨询机构参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与管理。一个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慢前期策划和设计的速度。提倡建设工程想清楚了再做,设计好了再做,投资确定了再做。尽可能降低建设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这对于我国基本建设的市场环境改革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归根到底政府的作用和推手相当重要。这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中,体制和机制下的建设模式也在所难免。
2.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实质性阶段。工程量清单要求描述全面,数量准确,而投标报价要求报价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竞争性。造价咨询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根据已确定的可施工的图纸,如实反映并度量实物工程量。投标单位在在报价时许对被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数量进行复核并做出具有竞争性的投标报价,一般而言,投标单位都有企业内部定额单价,因此他在同一阶段内所投出的相关单价基本上是一致的。
当前国内施工交易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招投标一般被用作反腐创廉的工具。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下的市场竞争行为变异为程序上的操作而事实上的不公。主要原因是(1) “三边”工程多,图纸不充分,无法编制完整的工程量清单,绝大部分用暂定工程量代替,造成投标单位报价没有针对性。 (2)招标代理单位没有长期的积累和打算,没有数据库的支撑,很难编制出客观准确的标底。(3) “低价中标”的市场潜规则影响政府和开发商的决策,扰乱了建筑市场。
解决施工交易阶段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改变目前招投标管理办法,通过清单、报价、询价、合同谈判、最后定标。关键是要给与这些过程统一规范的技术条件,逐渐适应国内的建设市场。
2.4施工阶段
在我国,由于前期和设计工作的匆忙,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无序,施工总承包合同的不严密,低价中标现象层出不穷。更有不少地区的政府部门规定“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原则,使得不少施工企业打着“低价入围,高价索赔”的策略,根本不顾合同的诚信原则,造成施工招投标过程中工程的投标报价常常令专业人士跌破眼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设计图纸未到招标施工的深度,招标单位不得已采用暂定数量和暂定价格,这就为合同争议索赔埋下了伏笔。(2)投标单位故意压低投标报价,一旦施工与图纸不符就漫天要价索赔。(3)部分业主和招标单位错误理解市场价值规律,盲目认为建筑市场是甲方的市场,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价格下降。当他们在为低价发包而沾沾自喜之时,却不知道已经在为未来的高价索赔开始买单。这些现象给在施工阶段全过程投资控制工作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政府、开发商、和承建商要高度重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包括合同条款和合同清单。合同条款要规范严密,合同清单要全面准确。也就是说在签定合同前必须满足所有施工条件,尽可能采用闭口合同方式,将施工过程的所有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在投标时要充分考虑合同条款,合同清单以及施工过程的所有风险,确定合理的投标价格。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不但看作是开发商对设计的制约,同时也是施工对设计的制约。在已确定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序的建设。
2.5竣工决算阶段
竣工决算阶段主要问题在于竣工资料的缺失,很多情况下依靠当事人的回忆。竣工决算阶段施工方一般会利用决算再一次高估冒算。施工过程中正当的签证、变更与索赔无可厚非,但是,施工单位利用建设过程中建设方资料保管的不善和缺失,在施工决算问题上故意多算冒算。而全过程造价咨询企业在过程中的参与,通常是总包合同包干,过程中的签证和变更按时度量,一般竣工决算阶段往往汇总他的签证和变更加上包干的总包合同。
3 结论
在我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规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外的全过程投资控制与管理看似施工阶段的所作所为,其根本是建设前期的政府管理与和后期的市场法制环境。因此完善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提高中国特色造价咨询水平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造价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认知与努力。
参考文献
[1]于文静.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 2005 (04):67-69.
[2]王政宇.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D].长沙:湖南大学,2005,35-40.
[3]张一豆.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J].科技经济市场, 2007(03):20-23.
论文作者:陈立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阶段论文; 政府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全过程论文; 造价论文; 合同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