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闻教育:教育适应实践的难点与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闻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发展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数量上看,我国报纸1978年为186种,到1995年底发展到2202种,平均每3天就有一份新报问世,总印数也达到了274.28亿份,每份报纸的版面,也从一般为4个版,扩至16版以上;从种类上看,1978 年前我国报纸基本上是各级党报,品种单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党报、晚报、经济、文化、生活、文摘、广电等30多类层次丰富、风格多样的报纸;从功能上看,报纸从单纯的政治宣传工具,扩展到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和舆论宣传等多个方面。广播电视业发展则更为迅猛,到1996年,我国广播覆盖率已达84.2%,电视覆盖率为86.2%,目前全国除中央台以外,有17个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上了卫星;有线电视网的用户数到去年底已经超过了5000万户。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实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覆盖了世界98%的地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有38 种外语和5种汉语方言节目,英语、汉语节目基本覆盖全球〔1〕。
新闻业经营管理也取得可喜成就。我国报纸商业广告自1979年恢复以来,去年底达77.6亿元,占全国广告收入366亿元的1/5以上。 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去年广告收入均超过5亿元。 电视业的广告收入近年来一直稳居首位,并保持着最高的增长率。与此同时,传媒的技术含量不断升高,报纸早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主要大报购置了高速彩印甚至双面彩印设备;报纸电子编排的软件在不断更新,非线性编辑系统也在广电部门露面;采访活动中,网络通讯、便携式卫星传输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录系统等几十万几百万的“家当”令今天的记者“身价百倍”。
实践的发展呼唤着人才,呼唤着大量的人才,呼唤着多种技能层次、多种知识结构的人才。应该说,我国新闻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新闻学类专业教学点从改革开放后的3个增加到了66个, 长期单一的专业也增加到了7个,据1994年的统计,在校学生达4600多人, 当年毕业生约1500人,专职教师898人,兼职教师200人。但是总体上来说,仍然不能满足新闻人才的需求,我国解放后由新闻院系培养的毕业生迄今为止不足3万,而目前新闻从业人员达35万。这些所反映的, 只是数量上的差距,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才培养在质量上与实践的发展不相适应。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1月2 日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和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2〕, 多次强调了新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新闻工作是教育人的”,“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他向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同志,提出了打好5 个根底、发扬6个作风的要求。总书记的讲话, 是现阶段新闻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也是搞好新闻教育的总目标。在充分肯定我国新闻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对照上述要求,应该承认我国新闻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这些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与新闻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相适应。
距离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只有两个多年头了,历史已将改进和改革新闻教育的任务推到了一个跨世纪课题的显著地位。本文仅从一个角度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新闻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
实践性强,是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正确处理新闻教育与实践的关系,也就成为新闻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行文之际,想起一年之前差一点引发笔战的往事。 起因是1996 年12月24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杂文《“人咬狗”与“狗咬人”》。文章不长,却有多处涉及新闻教育与实践的关系,试引其中一段:
新闻改革要从新闻教育改起。有位新闻系教授对我讲过一句心里话:教了几十年新闻学,感到很惭愧——误人子弟。这位教授主要指的是教材与教学体制。有不少教材是照搬国外的洋教条,有不少教材是沿袭国内半个世纪以前的土教条。有的教授讲编辑学却从未编过一天报,讲新闻写作却从未写过一条新闻,两耳不闻火热的新闻界改革。在这样环境中陶冶出来的学生怎么能适应大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事业呢?
既是杂文,行文未必周全,文风亦稍觉尖锐,尤其是对新闻教育评价之低,令教育工作者难以接受。于是一位著名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撰文欲予以驳斥,由于多方转圜而得以宁息。教授的驳论,笔者曾借来一读,征得本人同意,在此也引上一段:
用“误人子弟”四个字来概括几十年的新闻教育,恐怕不能为所有教师和所有学生所认同。中国几十年的新闻教育,培养出几万名新闻工作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称职的,相当多一批人是中国新闻界的骨干和精英,这其中不能没有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功劳和苦劳。这些教师是在艰难的条件下,默默奉献,为中国的新闻界一批又一批输送人才的。……新闻教育联系实践的问题是需要解决,广大新闻教育工作者并不满足于目前的状况。各院、系都为此作出了许多努力,也经常请有实践经验的新闻工作者来学校讲学。……新闻教育联系实际的问题很复杂,这其中也包括人手和资金等问题,也有新闻单位支持的问题,这决不是喊几句空话所能解决的。应当说,现在大有改进,相信今后会一步步好起来。
本文无意于分析双方的短长,然而从两文及引起的社会反响中,似可以引出这样一个认识:新闻教育与实践关系问题,在当前新闻改革与新闻业现代化背景下,重新引起了广泛重视。这一点,无论是从事新闻实践达几十年的杂文作者抑或执教新闻同样达几十年的教授,都有共识。
《中国记者》今年年初在“本刊调查”栏目发表了《部分新闻院、系(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调查》的报告〔3〕。 被调查的八个新闻教学单位的代表均认为,新闻专业实践性很强,强调实践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内涵。他们同时指出,新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任务十分艰巨。他们对于新闻教育现状的看法也大体一致。可以概括为两“大”两“苦”:成绩很大,问题也很大;主观上很刻苦,客观上很艰苦。所谓成绩很大、主观刻苦,教授的文章已有很好的论述;对于存在的问题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双方谈得尚不全面。中国新闻学院的蔡雯同志新近撰文对目前存在的亟待改革的问题作了这样的概括:专业设置与新闻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新闻岗位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陈旧,与目前的新闻改革实践有相当距离;教学手段落后,重知识灌输而轻技能训练;教学设备老化,不能与新闻实践同步,等等。文章认为,这样的教育状况下培养出的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缺乏创造性等弱点〔4〕。总之,新闻教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中的新闻实践。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上述新闻院校的对策通常有:1 )加强教学实习,延长实习时间,在奖惩制度上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多出早出实践成果;2)课堂教学重视动手能力训练,增加操作性课程, 并在教材建设上作相应调整;3)为青年教师提供赴新闻单位培训、挂职的机会; 4)请新闻单位资深人士到学校讲课;5)增加实际工作急需的经济、法律、计算机等方面课程,鼓励学生选修辅修其他专业课程,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应该说,这些措施都已经产生了一些效果。那么,是否由此可以根本地解决新闻教育适应新闻实践的问题呢?倘若不能,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口又在哪里呢?
大新闻教育观的提出
笔者以为,上述种种“刻苦”的努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原因在于它们未能改变造成这种不适应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社会变迁以及新闻业迅速发展与专业新闻教育相对稳定性之间的不适应。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人类文明的加速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这一变革更为广泛、也更为迅速。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新闻业的发展无疑更为显著,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然而,作为正规的专业新闻教育,其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乃至于师资培养,都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表现出一种稳定性;相对于迅速发展的新闻实践,则表现为一种滞后性。具体地表现为教材、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等的老化现象。
第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闻业优势的强化与新闻教学机构相对贫困化的不适应。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我国的新闻业在尚未丧失计划体制下权威资源的同时,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又较早地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丰厚利益,并且由于其行业垄断性,扩大了这种利益。相反,新闻教育机构显然没能从这种转轨过程中的“双轨制”上沾光。从“硬件”上看,在新闻机构凭其雄厚财力,不断更新设备,用高新技术武装自己的同时,新闻院校的实验器材乃至起码的图书资料都难以得到保证,双方差距越来越大;从“软件”上看,由于收入的明显落差,造成人才的单向流动,教育岗位呈“逆向淘汰”之势,而让有实践经验的媒介资深人士充实师资队伍,显然成了难以实现的空想。因而,就新闻教育机构自身而言,加强新闻实践环节实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新闻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容易导致“新闻无学”的错误看法,强调实践经验,贬低基础教育。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古”已有之、各国皆然的老问题了,甚至有不少人士干脆否定新闻教育〔5〕。 这直接表现在目前实践单位对新闻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提出的“两难标准”上:一曰“动手能力差”,二曰“基础知识不扎实(或后劲不足)”。于是乎,学校既要增加操作课,延长实习期,又要充实基础课,增加选修辅修内容,而总课时又要压缩,实际上哪一块都不能大动。顺便提一下,也是由于新闻业的优势地位,使新闻类专业的生源一直十分优秀,这也抬高了人们对新闻教育的期望值,学生吃不饱,学不好,不能实现“高进高出”,又会令新闻院校招致更多批评。
这些客观因素可能会长期存在,那么,解决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不相适应的状况是不是只能如此“合理”地维持下去,或者说不断地有人批评、不断地设法改良,又不断地提出新的批评,反复循环下去。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跨世纪”的怪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则必须寻找一个真正的突破口,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
无论是杂文作者的批评、教授的辩解,还是老师的共识、蔡文的分析〔6〕,从认识上看,都有着相近的概念前提, 那就是代表着人们一般认识的传统新闻教育观——新闻教育=院校新闻专业教育。新闻实践人士的指摘,新闻教育人士的辩解,无论说我国新闻教育“糟得很”还是“好得很”,概源于此——我们新闻界在搞“火热”的改革,你们搞新闻教育的居然两耳不闻,实在该打;我们新闻教育工作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们新闻单位为何不给我们一点支持呢?笔者不想为老师们叫屈,只想说,新闻教育的巨大责任,决不能仅仅让新闻院校老师羸弱的肩膀哪怕是心甘情愿地独自承担。
传统的新闻教育观存在着一个根本的误区,它把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笔者在此提出的,是另一种更具有广泛意义的观念,不妨称之为大新闻教育观。所谓大新闻教育,或者说,广义的新闻教育,是指以培养新闻从业人员为基本任务的新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活动。(见下图)
图:大新闻教育概念结构
在这一概念中,1)新闻教育≠专业的新闻教育, 它不排斥非新闻专业的学生接受新闻教育,也不排斥其他专业向新闻单位输送各种人才;2)新闻教育≠院校的新闻教育,它不排斥多种层次、 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包括上岗、岗位培训,而这部分职能通常应由新闻单位承担,并按一定的计划进行实施;3)新闻教育≠系统的新闻教育, 它不排斥个人以非系统的形式在业余时间接受新闻教育、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接受零散的教育,它所包含的终身教育的思想,应该内化为二十一世纪每个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
树立正确的新闻教育观,走出新闻教育性质与职能认识上的误区,实现一系列具体观念的更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闻教育适应新闻实践的问题。大新闻教育概念的提出,是解决这一难题认识上的突破口。
六个观念的更新
提出大新闻教育观,决不是一种概念游戏。正如前文所述,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某些不适应,从根本上讲,是人们对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客观存在的矛盾的统一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大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教育观,它将导致不同层面的观念的更新,进而在实践活动中,指导新闻教育的改革。笔者在此初步归纳了六个方面的新观念:
第一个观念:复合教育观念。传统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实际工作形成了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近年来,随着新闻业的发展,功能细化,部门增多,新闻院校则相应地增设专业,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从原先的一个专业,增加到新闻学、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国际新闻、播音及广告学等专业和更多的专业方向。但事实上,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由新闻院校一口通吃并不现实,而专业划分过细,会造成有限的资源分散,学生知识单一,适应面窄。
不少院校提出培养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的思想, 鼓励新闻类专业学生选修辅修若干其他专业。从不少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大小两次实习时间上的冲突以及教学管理上的限制,新闻类专业完成辅修专业并获学位者并不多。反过来,其他专业学生选辅修新闻类课程者却很多,由于担心他们在毕业分配时与新闻类学生的竞争,新闻院系一般不愿将主干专业课推向全校,同时也限制辅修班的人数。大新闻教育观把大学培养新闻人才的职能,扩大到非新闻专业,对其他专业辅修新闻学课程者竞争力的担心,正说明了这也是从另一种意义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新闻+经济(或其他专业)还是经济+新闻,两种“复合”途径姑且不论谁效率更高,至少是各具特色吧!新闻院校应该转变观念,端正心态,乐于为人作嫁,积极为其他专业培养新闻人才创造条件。同时,放宽专业口径,适当延长学期(如5年制), 让新闻类专业学生真正具有“杂家”优势,并为外语、经济、管理、法律等其他专业参与新闻人才的培养腾出空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广开“才”源,招收了一批其他专业学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位,毕业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特别是在从事其母专业报道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第二个观念:基础教育观念。最近上海的一位教授在媒介上疾呼:大学生轻基础、重应用、轻人文、重实务的倾向已到了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步,高等院校承担一部分应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教育职能的现状到了应该改革的时候了〔7〕。现在很多单位到学校来要人, 提出要“专业对口、操作能力强、上手快、一招来就能用的学生”。众所周知,如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竞争比较激烈,为了找到好工作,就得向这个标准靠拢,而社会上的择人标准被用于评价高校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为了迎合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尽可能缩短毕业“适应期”、“磨合期”,高校不得不在教学计划中大大增加技能性、操作性、专业面很窄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而大大减弱了综合知识的教育。在新闻类专业教育中这一趋势也十分明显,并且被视为强化实践环节的举措获得肯定。
对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如何发展,高教界形成了一些共识:由于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快,人们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大学期间只能将其中较为基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社会经济的综合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建立综合的知识体系;面对多变的世界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必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很强的创造性。从长远来看,把高等教育混同或取代职业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从大新闻教育观点来看,学校尤其是高校新闻教育,只是新闻教育的一个阶段。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开展符合这一阶段特点的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我国,降低教育层次,也是一种浪费。
第三个观念:一体教育观念〔8〕。 学校培养人才本来就是为了新闻单位使用,新闻单位要获得好的人才本来主要就得靠学校培养。培养与使用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从广义上说,新闻单位同样也是新闻教育者,是新闻人才的培育者。新闻单位要树立“产学一体”的观点,把人才培养纳入自己工作的轨道,以解决管培养的不管使用,管使用的不关心培养、不承担培养义务的“两张皮”问题。
从目前的可行情况来看,可以提倡联合办学,让一些实力雄厚的新闻单位提先介入培养环节,包括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派遣有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兼职讲学,提供常年的实习机会,以及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新闻单位可以按需“订货”,可以对看中的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并且以某种协议方式保证优先获得优秀毕业生。日趋激烈的新闻业竞争,最终将是人才的竞争,支持新闻教育,将被证明是最高效的一种投资。此外,目前较普遍的是一种多家新闻单位出资组成“基金会”的形式,由于责权利不明确,大都为打秋风式的一次性募集,即使各单位派出代表充任董事也通常只是一个虚衔,新闻单位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对支持教育事业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觉外,缺乏有力的机制更为关键。能不能由权威部门按一定比例向有关新闻单位收取教育发展金,能不能多搞一点定向生,能不能产学订立“供求”协议,等等,在一定范围都可以进行尝试。
第四个观念:职业教育观念。在劳动力市场上,人们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必须凭借其知识和才能以保障自身的工作岗位。在今天,技术变迁十分迅速,新闻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技术含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铁饭碗终将不复存在,从业人员要想保持自己的职业能力或者承担具体的技术工作,都必须不断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补充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才能适应工作环境、内容、手段、方法变化的需要,避免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落伍。对于一个新闻机构来说,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又是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工作单位实际操作环境里学习,能够促进培训者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我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能力,端正工作态度及动机〔9〕。
而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节上的一个明显缺陷,恰恰是在职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通常是一次性的,即工作以前的院校教育。在职人员系统地参加脱产半脱产学习,往往只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作为单位组织的各类短期培训,则往往不够系统,因为怕影响正常工作,安排的时间往往过短,而有关人员也并不给予重视。
社会越发达,职业教育也就越发达。日本、英国等甚至没有新闻类本科专业,新闻单位所需人才主要靠一般高等教育基础上进行职业培训。新闻单位在开始注意接纳高学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同时,加强更大量的操作性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其重要性是相等的。
第五个观念:有偿教育观念。高教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举措便是收费教育,这实际上告诉人们,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还不能是义务教育,在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的同时,受教育者需要出资。这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者通常在今后求职中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职位,得到更高的报酬。因而,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应视为一种投资。我们知道,在文科专业中,新闻类专业教育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其中涉及价值不菲的摄、录、编等固定设备的折旧损耗和胶卷、药剂、磁带等易耗品的日常消耗,而目前实行的平均一律的低收费水平显然很不合理。
学生树立有偿教育观念也许并不难,那么真的在新闻类专业实行高收费,会不会把一大批家境贫寒的优秀学生关在大门之外呢?这就涉及到回报以及风险保障问题。我们都知道,新闻学类学生的毕业平均期望收入是相当高的,对于这样的高收入,在校期间的较高付费并不是不合理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预支未来的工资。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建立助学贷学公益性基金,由学生申请贷款,到期支付本金和利息,所生利息中可考虑设立一笔“坏帐准备金”,以备个别学生因故不能还贷之虞。而助学贷学基金本金的来源,可由学校出资一部分,接受社会捐助一部分,及最近十年接纳本院系毕业生最多的新闻单位按份额出资。不少院系现有的一些奖学基金助学基金也可以转为贷学基金。
第六个观念,终身教育观念。今年6 月举行的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成人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提出:近300年来,人类社会从18 世纪的落后农业社会,发展到19世纪的工业社会,进而演进为20世纪的信息社会,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世纪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所谓学习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社会,人们的学习与工作、生活始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生存要素〔10〕,“活到老,学到老”将成为人们的普遍行为。
实行终身教育,更为关键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确立这一观念。所谓“后劲”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是终身教育意识不足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继续学习能力开发不足的表现。本科专业教育,在人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是短暂的,尽管它很重要,但却不可能完成人一生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并且这些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会越来越快,需要不断地再学习和补充。
可喜的是,成人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愈来愈成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以上海为例,历年累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数已达101.2万人,去年报名人数达创纪录的167714人。近年来,旁听研究生课程又成了新的热点。像上海电视台还拨出专款为采编播人员提供进修费用,在读人数达数十人。除了进修新闻类专业之外,学外语、学电脑、学经济管理、学法律等也十分热门,自费求学者十分常见。一些新闻单位和高校正在积极筹划,开设常设性继续教育机构,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上述六方面观念,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二两个观念,对应于新闻教育单位;第三、四两个观念,对应于新闻实际工作单位;第五、六两个观念,则对应于个人。之所以在这三方面同时提出观念更新的任务,正是为了体现这一思想:要真正搞好新闻教育,必须靠全社会合力来办。
在结束本文的讨论的时候,笔者想提出与本文的论题——新闻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发展中的新闻实践——密切相关的另一项课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新闻业需要哪些人才,他们的层次结构、数量要求如何?他们内在素质、知识、技能的具体要求又是如何?也许,这也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项主要研讨课题,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新闻教育人士参与,更希望有更多的媒介人士参与,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就这一课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尽可能地从思辨走向实证,将定性结合定量,这会更有意义。而本文的最大意义,也正在于试图为这项研究的科学化搭建框架、拓展思路。
注释:
〔1〕参见刘波:《治理散滥现象促进报业繁荣》, 《新闻战线》1997年第9期;新华社1997年9月1 日电讯稿《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分别见《人民日报》1996年1月22日、10月21日报道。
〔3〕《关注新闻教育》,《中国记者》1997年第1、2期。
〔4〕蔡雯:《人才战略:中国新闻界跨世纪的论题》, 《中国记者》1997年第10期。
〔5〕参见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郑贞铭:《大众传播与现代化》,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
〔6〕该文其他内容对此概念已有突破。
〔7〕吴学霆:《大学岂是企业“职培机构”》, 《文汇报》1997年10月14日。
〔8 〕参见李进才:《当代中国新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若干问题刍议》,《中国大陆新闻传播研究》1995年5月。
〔9〕联邦法国教学与科学部:《一项对未来的投资》,1997年。
〔10〕项秉健:《面向21 世纪的成人教育》, 《上海成人教育》199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