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环保产业培育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_环保产业论文

把环保产业培育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_环保产业论文

将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环保产业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和治理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环保产业,将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有效地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为我国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环保产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在国际上, 环保产业有的国家称之为环境产业(environmentalindustry),有的称之为环境保护产业(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dustry),有的称之为生态产业(eco-industry),有的称之为生态商务(eco-business)。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环保产业, 本文中采用这一名称,以免引起混淆。

环保产业的界定和内涵有着相当的模糊性。与旅游业的构成方式相似,环保产业与其它经济部门,如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冶金、建材、能源等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许多环保产品和服务由相关部门生产与提供;二是许多环保产品,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和洁净产品,具有复合功能,即它们一方面保持了所替代技术或产品的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旧技术或产品所不具备的功能。

国际上有广义的和狭义的环保产业。狭义的环保产业是指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和服务的行业,主要是相对于环境的“末端治理”而言的。用于“末端治理”的产品和服务,其环境功能与使用功能一致,如污水治理设备的使用功能和环境功能都是去除污染物,此类环保产业易于界定,也正像我国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那样。广义的环保产业既包括能够在测量、防治、限制及克服环境破坏方面生产与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又包括能够使污染排放和原材料消耗最小量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这主要是针对“生命周期”而言的,涉及产品的生产、使用、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或循环利用等环节,也就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全过程。广义环保产业不仅涵盖了狭义的内容,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技术,以及清洁产品。通常说来,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清洁生产技术,如啤酒的清洁生产、化工清洁生产,而清洁产品则特指对环境无害的产品,如无氟电冰箱、绿色食品等,类似于生态标志产品。

1996年,一项由OECD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理事会”工业部秘书处组织的研究提出,环保产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环保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设备,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消除噪声设备,监测仪器和设备,科研和实验室设备,用于自然保护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设备等;

环保服务:从事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控制、消除噪声等方面的工程或活动,提供与分析、监测、评价和保护等方面有关的服务,技术与工程服务,环境研究与开发,环境培训与教育,环境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生态旅游,以及其它与环境有关的服务等;

清洁生产技术和洁净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高效能源开发与节能的技术和设备,生态标志产品等。

该研究还进一步将上述内容概括为8个领域, 并视为环保产业的核心活动。它们是:水及水污染处理,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消除噪声,环境事故处理或清理活动,环境评价与监测,环境服务,能源和城市环境美化等。

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环保产业定义。大多数欧洲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挪威、荷兰等主要采用狭义的环保产业定义;日本、加拿大等采用广义的环保产业定义;美国的环保产业介于两者之间;印度也采用广义的环保产业,并将涉及环境治理、末端处理、废弃物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投入最小化、公众担心和恐惧等有关的一切工业活动和服务都归为环境产业。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广义的。所谓环保产业,按照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环委会《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中的界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有赖于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的发展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过分超前将影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过分滞后又会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已经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1.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如得不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从总体上讲,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急剧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并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大气污染严重。我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重。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普遍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均位于世界10个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 北京成为世界上最脏的首都之一。然而,这5 个城市在我国仅属大气污染中等的城市。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足百分之一。大城市中汽车尾气排放问题突出。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重要污染源;由于汽油含铅,使少数城市儿童的血铅含量升高,将对儿童智商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酸雨污染。在我国的西南、华中和沿海三大酸雨区,酸雨出现频率高,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受酸雨影响的范围已超过国土面积的1/3。酸雨危害越来越重,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百亿元。

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据国家环保局、水利部和地矿部等部门的调查,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78%的河段超过3类水标准。 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几大江河中,淮河、海河、辽河等水质污染已严重制约了流域的经济发展,危及当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地下水超采。由于地表水的污染,使得地下水超采严重。如苏锡常地区,由于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地表水污染严重,大量抽取地下水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导致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还使得该地区的防洪能力下降,又迫使这些地方不得不加大防洪的投入。

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扩展。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排放量已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以上。全国2/3的河流受乡镇企业的污染。一个小企业污染一条河的现象常见;土法炼焦、炼硫磺、金属冶炼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大面积植被坏死、粮食绝收;乱采滥挖致使资源破坏和浪费;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河道淤塞等,其后果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农民的健康,贵州、云南等省已出现了明显的公害病,如铅中毒、砷中毒、镉中毒等。

土地荒漠化在发展。我国是全球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目前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 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65亿元—250亿元。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水土流失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目前水蚀和风蚀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因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约13万公顷,因矿产资源开发累计损失土地面积达200万公顷,目前仍以每年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2.有关国际公约履行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热点,也是外交活动的重要领域。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及1997年7 月特别联大会议对1992年以来世界各国实施《21世纪议程》的总结,一些发达国家并未遵守“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兑现其资金援助和技术转移的承诺,使得“南北斗争”更趋复杂。例如1997年12月的京都会议,围绕《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中的温室气体具体减排指标,国际斗争十分激烈,发达国家一方面想不承担或少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还提出要发展中国家“自愿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提案,虽然经我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坚决抵制而未得逞,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依赖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继续增加,在全球温室气体潜势指数(potential index)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升高, 因而面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此外,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旗帜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更加森严,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形势日趋严峻。

为了实现我国“三步走”的目标,在未来1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就应当保持适度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就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也必须扭转我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环境质量取决于经济规模、产出结构、投入产出效率及单位投入物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的累积效应影响等。如果经济结构和工业部门单位增加值的排污量保持不变,工业排废量将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而增长,但在另一方面,结构的优化,清洁生产技术的采用,替代物的开发和使用,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及加强末端治理等则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发展质量的提高。正如前面所述,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为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内在需求,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可能使我国既保持适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又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1.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国内现实市场

从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来看,为了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我国在“九五”期间用于污染治理的总投资将需要4500亿元,预计占同期GNP的1.3%,比“八五”期间的375.79亿将有大幅度的增长。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对重点地区,如“三江三湖两区”的环境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以及节能、节地、节水等清洁生产项目,第一期项目需要投资1888亿元。要治理环境就必须上工程,需要环境技术,使用环保设备,这就为我国的环保装备和设备制造提出了需求,这些都是环保产业发展的现实市场。

2.环保产业的潜在市场巨大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经济规模增长较快,规模扩大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特别是原材料和能源等重污染工业的发展,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了满足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仍将继续增加。据预测,我国在2020年的能源消费将达到1.8亿吨标准煤; 在煤的生产和消费中,仅电厂脱硫除尘装备的制造一项的市场就很大,再加上能源服务,先进的燃烧技术等,潜在市场更是不可低估。目前,外国政府的投资之所以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主要是他们看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市场,试图发挥其技术先进的优势,并将其过剩的设备制造能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这一巨大的潜在环保市场而拱手让给外商,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所不允许的。

3.我国现有环保产业不能满足协调发展的需要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对环保的投入不足。在“六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七五”、 “八五”期间占0.8%—0.7%,90年代后又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对应,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根据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等的联合调查结果,按环保产业的产值、就业人员、产业规模、增长率及技术进步水平(以专利表征)等指标,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与OECD国家进行对比,有关数据见本文图表。

从环保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看,OECD国家环保产业产值大多超过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 仅在环境末端治理上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0.5%—1%;就业人均产值约为全国就业人员人均产值的2倍。 就企业规模而言,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大多是小企业,大企业所占比例较小,但德国恰好相反。大多数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较高,OECD国家的专利占明显优势。与之相比,我国环保产业的特点表现为:①总体规模小,小型企业占82%,大多为县、镇、乡办企业;②环保产业产值占GNP的比例小,1993年仅为0.87%;③就业人员少, 仅占全国就业人数0.85%;④环保产业的人均产值不高, 为全国就业人员人均产值的1.02倍。环保产业企业技术水准和职工素质与OECD 国家专业化生产存在较大的差距,所有这些指标均表明, 我国环保产业的水平明显低于OECD国家。为了保证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

表一 一些国家环保产业水平对比表

产值 就业人员 企业规模

数量 占 人数 占全国 人均产 总数

大中小

亿$

GNP (千) 就业

值与全

(%) 总人数 国水平

(%)比

美 国 140.0 1.9 1070 0.91

2.1 52000 小型多于大型企业

加拿大8.5 1.275 0.53

2.3

6500 0.090.91

日 本150 1.5

600

0.9

1.7

德 国

33.3 1.2

171 0.48

2.5 0.09 0.18 0.73

狭义狭义

意大利7.5

12.7 0.06 0.09 0.18 0.73

狭义狭义

挪 威0.54.1 0.21 91

狭义狭义

中 国3.6 0.87 1882 0.85 1.02

8651 0.04 0.13 0.82

广义

增长率 在世界环境专利

中所占份额(%)

国 产值预测

美 国

产业 GNP24.5

加拿大

6.2

2.2 10.7(96-95)

日 本

8.0

3.0

3.0(92-95)

10.4

德 国

9.2

3.9 3.6(93-20) 欧共体为48.5%.

意大利 10.3

3.8 其中德国29.4%.

挪 威 12.0

2.9 -0.1(93-94) 英法各为5.9;

中 国 15.0(89-93)9.0 7.0(92-93) 荷兰2.2;

17.0(93-2000)

丹麦1.8;

西班牙1.5;

意大利1.0.

四、环保产业有可能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盘活我国资本存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扩大内需

在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以后,确保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发展速度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环保产业,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启动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而且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提供重要保证。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如机械装备制造、监测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发展,以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世界各国的就业人员分析研究表明,单在环境末端治理上就业的人员就达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2%,我国目前在环保产业就业的人员仅占全国就业人数的0.8%,而我国的环保产业是广义的产业, 包括资源保护、 生态维持和环境治理在内。 如果将我国环保产业的就业人员在1993年188万的基础上再增加1倍也是可能的,即可以解决300 多万人的就业问题。例如,在原来生产能力过剩的制造业中就业的人员,可以通过培训,在环保装备的制造上发挥作用;而发展环境保护中的咨询、信息等服务业,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员。总之,发展环保产业可以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条件。

3.发展环保产业有助于盘活存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一些制造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发展环保产业则有助于盘活这些存量,如污水处理中的曝气设备与采煤的通风设备有着相似的原理,污水管道与原来的水管是同样的东西,这些装备的制造并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只要对原有的技术工艺加以改造,就可以使原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发挥作用。因此,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盘活资本存量,发挥现有的生产潜力。

五、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

1.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环保产业的经济基础

环保产业的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环保产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时,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一般较少;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环保投入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比例上才会有较大提高。发达国家开始加大环保投入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较大时发生的,如美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时人均收入为4000美元,在此之前,环境保护的投入较低。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特别是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750美元,说明我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适时地发展环保产业。

2.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实现了软着陆后,我国已由短缺经济转入买方市场。因此,应当把握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可以避免我国环境质量恶化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将一部分的投资用于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可能会影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1个—2个百分点。虽然从速度和总量看,我国的发展可能要慢一些,但在实质上,由于发展质量的提高,人民得到的实际福利水平将有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因此,发展环保产业,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优先选择之一。

3.我国已建立的一整套环境保护法规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环保产业的发展受国家的环境标准及其实施条例、细则等的影响。我国从70年代起就制定了“三同时”的环境保护政策,是世界上比较早就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在80年代,我国又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反映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从90年代起,为了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我国又在全国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所有这些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资金保证。应当说,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

4.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

公众的环保意识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对公众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事件的曝光,不仅促进了当事者意识的提高,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教育;通过引导和影响公众的社会行为,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如日常消费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杜绝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和讲究排场的消费;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提倡各类物质产品的重复使用。由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会形成较大的社会压力,这不仅使得政府提高环境标准,完善与严格环保法规,也会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促进人们改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有这些,对于环保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六、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措施与建议

如果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那么,政府还应当在产业政策、资金投入、技术攻关、公众意识等方面进一步营造氛围,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予以扶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吸取外国处理环境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有关产业政策刺激企业采取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开展示范和试点, 改变工业生产中物料通过(throughput )方式为封闭环路(loop-closing),即一个企业的废物或副产物用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实现资源节约、回收和循环利用;采取专门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如对中小型企业的集中布局,废弃物集中处理,或鼓励企业联合,由大型企业帮助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用清洁生产技术替代“末端治理”技术,开展“生命周期”分析,从源头消减污染源;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创新;在生产方式上,逐渐实现从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等。

1.制定专门政策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为了支持和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把发展环保产业列入了优先发展领域。199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环委会《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1992年9月中办发〔1992〕7号文,把大力推进科学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工作作为环境与经济发展十大对策之一,这些为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奠定了基础。应当制定专门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境无害的技术工艺和流程,使其产品及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开展资源和环境核算,将环境代价纳入企业成本,避免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应当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封锁,形成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机制和竞争环境。

2.多方集资,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从长期发展来说,环保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工业生产中实现了“零排放”,仍然有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需要处理。发展环保产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应当采取多方集资以加大对发展环保产业的投入。例如,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各项发展计划,解决资金的主要来源;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继续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收取企业的排污费应当接近或稍微高于治理费,并作为“环境税”统一安排使用于环境治理;在国家计划、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等。

3.重视环境保护机械的发展,解决污染欠账

按照国家环保局《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具体安排,我国当前环境治理的重点地区是“三江三湖两区”,这些地区的重大环境项目已经或将陆续启动,这就为环境保护产品的结构、开发和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提出了要求。环境保护机械产品的类型应包括水、气、渣处理的设备和监测仪器,如水处理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等。产品应当能适应我国经济向大型、先进、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需要;适应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适应我国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和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监测与服务的需要;适应消费领域的需要,以及适应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4.发挥地区优势,培育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

应当根据我国各地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培育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例如,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强,可考虑利用现有的加工能力,开发和生产大型的环境保护机械产品、环保设备或处理机械等;对于已经开发和生产诸如汽车,摩托车等民用产品的军工企业,应当考虑将汽车尾气处理设备、电厂除尘脱硫设备等作为主攻目标,加大科研和产品的开发力度;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以江苏宜兴环保工业园为龙头的环保企业群体,应当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调整产品结构;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扩大生产规模和专业化协作,提高环保装备的质量和水平。

5.加强环保产业的科研与技术创新

应当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研究和开发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和装备,加速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提供技术和装备;清洁能源的科研与开发,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除尘脱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汽车尾气控制技术与设施的开发与应用;重视现有成果的集成、推广和应用,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合攻关,形成环保产业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6.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

传统的污染防治的方法一般采用“末端”技术。国际经验表明,从污染物的源头削减进行污染防治会更加经济,因此,有必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以代替和补充传统的末端处理技术。但是,在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清洁生产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主要原因是,清洁生产所产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还没有被人们广泛认识;缺乏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最新信息;购买进口技术的资金不足等。为了满足快速的工业增长的需要,对每个新上项目的投资都应当采用提高资源效率和降低污染的技术。

7.加强与环保产业发展有关的国际合作,发展环境的国际贸易

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消化吸收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提高我国环保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水平;开展环境贸易,提高环境产品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目前,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其在环保产业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抢占国际市场,并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型环保设备也以进口为主,因此,我们应当在对大型环保装备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生产自己的大型处理设备和装备,加快国产化的步伐,并逐渐增加这些产品的出口,提高环保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共同开展研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标签:;  ;  ;  ;  ;  ;  ;  ;  ;  ;  ;  

把环保产业培育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_环保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