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的合理规划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两者有紧密的关系。随着运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的重要性的依赖越发凸显,本文分别分析电网规划和电网安全运行,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电网规划和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网规划;安全运行;质量管理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无论是输送距离、输送容量,还是供电覆盖面积,我国的超高压以及高压输电线路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在我国,受地理位置、能源分布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老输电线路自成体系,相互交错,同时运行。目前,供电网络纵横交错的现象在城市周边、新老工业区等普遍存在,进而浪费了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同时加重了高电压对大气的污染,导致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从电力输送、规划布局、运行管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1 合理对电网系统进行规划
1.1供电系统规划的统一
目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能成为当前社会中广泛应用的能源,电能安全、稳定的供应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家工业化进程也具有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国家电网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布局。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特殊性,所以在电网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进行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战略性,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国家电网的合理布局,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需要,而且是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在电网规划上对于地理位置和能源问题还欠缺考虑,这样就导致电网系统还无法满足当前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对电力能源进行引进,必然存在着极大的浪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电网规划过程中针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布局及能源的分布情况,从而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在电网规模过程中还要制定统一的战略指导思想,进行统一领导,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电网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整体性,充分的显现出地域的优势,避免规划的盲目性。通过对电网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电力设施的利用率,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的电能供应。
1.2网架结构与变电站的合理布局
电网规划中变电站的布点主要取决于供电区域的负荷密度与供电半径。在规划期内,变电站布点的多少以及布置的位置对电网结构的合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应根据规划期间电力市场的发展和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结果计算负荷密度,结合规划目标、技术原则,提出目标网架及分年度过渡方案。经过电力平衡等电气计算作相应增减调整和必要的多方案比较,最后确定各年工程项目和规划期目标网架建设。而在进行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时,应注意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积极依靠政府,将配电网规划中的站点、电力走廊纳入城市规划,尽量与城市规划相融合,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目前,农村电网多以35kv电网为主力配电网,采用10kv线路为电能输送通道。在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10kv线路输送距离长,电能质量较低,应注重对其的无功补偿,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可在变电站对10kv出口侧采取密集型电容补偿,补偿容量可按照主变容量的10%~15%进行配置,100kv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可按照配变容量的10%~15%进行配置,减少中低压线路的无功损耗。在日后的配电网规划中,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及电力需求情况,考虑采用110kv电网作为主力配电网,可以大大提高负荷侧的电能质量和用电可靠性,同时对于降低全网线损也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先决条件
由于电网规划的特殊性,导致了电网规划与改造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而其复杂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分布地域广、改造规模大、改造周期长、设计领域多以及具有一定专业性。电网的改造工程不仅仅要考虑到之前电网的设计布局,还要对现今的规划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还必须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需要重新改造。在电网系统的规划中,规划人员一定要对规划改造中可能导致的电网安全问题进行慎重的考虑分析,并通过不断完善电网结构逐步消除现有的电网安全隐患,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网规划人员一定要对整体的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结合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以及原有的电网分布形式,之前的电力负荷与现阶段的需要以及将来的发展状况,进行电网系统的改革以及电网市场的开拓,做好宏观调控;同时也要考虑在电网系统的规划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尽最大努力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的措施
2.1在安全、制度、技术等方面,对现有的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熟练掌握安全措施,同时明确安全职责,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和水平。通过脱岗培训的方式,对不能胜任岗位需求的技术人员进行强制性培训,直到其能够满足岗位需要为止。对于部分工作人员,通过强化其责任心,帮助其发现隐患,最终排除隐患,做到隐患不除决不放手。
2.2建立和完善审图机制,对设计方提供的图纸进行审核。对于设计中存在的疑点、盲点等,根据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以及电网运行经验等可以有效地解决,进而在萌芽状态消除所有的安全隐患。
2.3把好继电产品的质量关。根据保护规范的相关要求,确保保护配置的齐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双重化配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套保护因检修或退出运行弱化保护功能,进一步恶化故障危及系统的稳定性。
2.4按照招标流程对施工单位进行把关,杜绝人情工程、裙带工程等,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监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不合理,需要组织各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遗留隐患,进而发生返工等现象。如果条件允许,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派运行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
2.5提高标准化程度、注重精细化管理,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推广实施现场作业流程指导书,为每项操作、维护等设置相应的标准化指标,制定标准,进而使现场作业逐渐转向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
3 结语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具体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在电网安全管理方面,要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不管是前期规划,还是后期安全运行,都是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做好电网规划工作,并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划及制度开展具体的运行工作,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纪晖.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5,18:97-98.
[2]胡在源.浅究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影响的考虑[J].科技与企业,2014(21):152.
[3]欧阳海松.变电运行管理与电网安全运行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01)
[4]李晓红,蒋有智.电网规划中的相关技术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
[5]李江.变电站电网规划中电气设计方案研究[J].机电信息,2013(9).
论文作者:王建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布局论文; 变电站论文; 负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