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差异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论文_李庆伟

整体推进差异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论文_李庆伟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学 265301

在我国,差异教学最早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先生提出,华国栋将差异教学界定为“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一、“小组合作的差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思想

学生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差异教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差异教学实施,让学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2.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不能排斥暂时后进的学生,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也不能抑制学而有余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各种需求。

3.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是学习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或者讨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后才能进行,通过合作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

二、“小组合作的差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统分结合。要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一统”到底的格局,形成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提优”、“补差”的“分”环节。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授、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巧妙安排好课堂教学中“分”、“合”的时间和“分”、“合”的次数,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从而为知识、能力层次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各自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人人参入。小组讨论参与面是全体,拒绝让学困生“旁观”。“旁观者效应”告诉我们,如果小组成员都把自己当作旁观者,那么小组成员就会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责任,最后谁都不负责任,于是合作不成功。所以,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化分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实行小组角色分工,如分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发言演讲也可以进行轮换。

3.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克服班级人数多、学生差异给教学带来的困难;有助于转变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快投入”、“频活动”、“小坡度”、“勤反馈”、“多矫正”等方法,为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面和参与量,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尤其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三、“小组合作的差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1.激趣质疑,明确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教学起始,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适时地把握有利时机,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之间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以求能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促使学生质疑,让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认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以境激趣,以趣导疑,以疑促学的目的。

2.教师启发,学生自学。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个别的指导和帮助,着眼于学法的引导,旨在充分体现学生自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自主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自学方法。

3.小组合作,互补互助。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学生差异资源,开展互补互助性学习,由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弱的同学。教师完全处于一种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教师参与小组学习。

组织引导学生就某一个典型问题开展讨论,达成共识。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使学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拔高”学习和后进生“达标”学习,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们桃村中学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

论文作者:李庆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整体推进差异教学的理论学习心得论文_李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