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观察使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儿科治疗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共60例。治疗时间均为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经过患儿家属同意后,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3组。其中一组患儿单独进行血常规检验(甲组),一组患儿单独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乙组),一组患儿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丙组)。对比三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甲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为63.33%,乙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丙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丙组显著优于甲组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进行检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血c反应蛋白;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验;儿科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86-02
在临床儿科中,感染性疾病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该疾病与细菌、病毒以及支原体均具有密切的关联,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学龄期或者学龄前的儿童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临床常见的感染[2]。该疾病不具有季节性,病情反复性发作为该疾病的主要特点,患儿大部分均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临床上,常使用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但正确率较低,存在严重误差,在临床使用中的局限性较大[3]。本次研究中,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主要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检验报告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将所有患儿使用数字表法分为3组(甲组、乙组与丙组)。所有患儿均符合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伴有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患儿。本次研究报告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参与本次研究。男患儿占38例,女患儿占22例;年龄最小者2个月,最大者10岁,平均年龄为(6.54±1.56)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尿液、痰液以及脑脊液等常规检查。取2ml静脉血液作为标本,用EDTA-K2试管储存,摇匀后进行冷藏。
方法:①血常规检验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记录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类型。②全血C反应蛋白:全血C反应蛋白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检验,使用公司配套的试剂、质控剂。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全程检测方法与试剂盒配套的操作。
1.3 观察指标
将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检测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检验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用“%”表示患儿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数据,并用卡方进行检验。当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各检验指标数据有差异时,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次研究中,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经过不同的检验方法后,其诊断准确率各不相同。丙组患儿的检验准确率为93.33%,相较于其他两组,显著更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三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检验准确率[n(%)]
3.讨论
细菌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儿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中肺炎、脑膜炎、肠炎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均属于常见的疾病类型。经过多年的探究发现,针对细菌性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属于患儿血清中含有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蛋白成分,该C反应蛋白可与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较大的反应[4]。临床中,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通过与炎性物质进行反应,其水平值平会出现不断增高的现象。由此可知,临床可将该反应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依据[5]。
C反应蛋白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其水平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高,常属于较低的状态。然而,一旦患儿的机体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时,C反应蛋白值的水平将会出现不断升高的状态,进而出现运作失控现象。因炎性因子可将体内的C反应蛋白大量合成,合成一段时间后,进而对患儿肝脏中的C反应蛋白进行刺激,进而再次进行合成。合成后48小时左右,患而体内的C反应蛋白含量达到峰值。作为炎性的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作用重大,可为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临床检验提供有效的依据。在临床中,血常规检验属于最为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该检验方式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可作为临床感染性相关疾病的主要参考指标。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属于临床中除却血常规检验的另一选择,简便、灵敏度高以及快捷等均属于该检验方法的优势。简便主要表现为检验地点,于患者的床边即可完成操作,检验结果并不会受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临床中的检验准确率较高[6]。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将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进行联合检验的方法,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并成为对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又一大趋势。
本次研究中,从结果可知,丙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相较于单独检验的甲组和乙组,显著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中可知,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使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当临床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该检验结果可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总而言之,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使用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以及采纳。
【参考文献】
[1]李青.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6):2446-2447.
[2]史晓艳,贺波.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2):950-950.
[3]孙晓华.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43-44.
[4]陈学坤.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43-144.
[5]王武华.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34):6863-6864.
[6]何新民.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7):110-111.
论文作者:卞晨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患儿论文; 蛋白论文; 性疾病论文; 细菌性论文; 血常规论文; 儿科论文; 准确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