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_旅游产业论文

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_旅游产业论文

加入WTO对旅游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业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现状及特点

从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贸易壁垒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对外商投资的引进和利用,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特别是外商投资对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迅速扩大了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使我国的一大批旅游饭店起点高,在设施设备、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比较快地达到了国际水平。

1.开放时间早。我国旅游饭店业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外商投资的首选行业之一,70年代末就诞生了第一批中外合资饭店。

2.开放领域广,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到1998年底,外商投资的旅游涉外饭店数和客房数已分别达458座和8.73万间, 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9%和11.4%,如加上我国港、澳、台商投资, 饭店数和客房数分别为694座和13.32万间,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2%和17.4%;1999年,《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暂行办法》出台,国家旅游局批准开始试办中外合资旅行社;旅游景区(点)、一般旅游商品生产等允许外国商业以合资、合作形式进入;旅行支票收受、旅游保险和旅游交通也放宽了市场准入。突出表现在外国的饭店管理集团可以人员流动和传授管理经验为由,自由进出。据统计,截至1998年,已有18个著名跨国饭店集团涉足我国92个饭店。

3.开放的基础扎实,承受外来冲击能力较强。就服务贸易中旅游业的三个部分(饭店、餐饮、旅行社和导游)而言,旅馆、餐饮业除不允许外商独资外,仅有合营年限的一般性限制,人员流动完全畅通;旅行社(导游)市场1992年就已部分开放(举办国家旅游度假区),在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前又进一步扩大了开放领域; 合资游船和旅游汽车也有一定程度开放;在消费者跨国境流动方面,我国公民自费出国(境)旅游市场正在有序、逐渐地开放。就国民待遇原则看,我国对合资、合作饭店实行高于本国同类企业的待遇,如部分进口设备和建筑装修材料享受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为零税率,在经济特区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外方服务提供者的劳务收入、管理费收入减半缴纳所得税等。旅游业是最早全方位进入市场的行业,其运行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磨合得比较好;同时,与整个国际市场的对接状况也比较好。因此,我国旅游业基本能够承受和防御外来的冲击。

4.开放的成效显著,吸引和利用外资量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50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9.1%;90年代以来(截止到1996年底),总体规模达到200亿美元,其中,饭店业约150亿美元,旅游度假区20亿美元,旅游景观建设10亿美元,旅游度假别墅、公寓20亿美元。

加入WTO后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国际间对外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比较利益原则,即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成本最低和资源拥有量最丰富的商品必然是对外贸易中比较利益最大的商品。商品经济的一般发展过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金密集型产品再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发展阶段和分工的不同梯次。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融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各个阶段同时并存,又以劳动密集为基础,所以,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和发展余地,参加竞争。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和一定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从总体上讲,加入WTO后,对我国旅游业是利大于弊, 旅游业能够经受一定的冲击,而且旅游业所受的负面影响将小于农业和工业制造、高新技术等行业,其直接影响在时间上将晚于金融、保险及电信等其他服务行业。

我国加入WTO后, 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旅游业将产生的冲击可以分两个层次看:

第一个层次是对以前开放度不足部分的冲击,主要是旅行社行业。旅行社行业一直是我国旅游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也是开放程度较低的领域。在旅行社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中,我国现有的旅行社最关心两点:一是是否允许外商直接投资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二是是否允许外商直接投资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这两点对我国现有的旅行社企业的实际利益影响较大。

我国加入WTO后, 在整个旅游业中对旅行社业的冲击将是最为强烈的,面临着改革和重组,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①进一步加剧客源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状况下的旅行社行业竞争,使已微利经营的旅行社行业“雪上加霜”。同时,外商投资旅行社具有多方面的利益优势,将吸引现有旅行社的人才,旅行社行业将出现“两极分化”,部分旅行社可能被挤出市场。②在利益的驱使下,外方旅行社会撇开我方旅行社,形成海外客源“一条龙”接待体系,以独揽旅游接待全程利润。③外方客源网络优势与管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客源和支付渠道,进而影响行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旅行社的开放是有序、有条件的逐步开放,因此,冲击不会是毁灭性的。 如果我国坚持在加入WTO后一段时间内不允许外方在合资旅行社控股和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旅行社,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旅行社不能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政策,可为旅行社业提供一个缓冲阶段,削弱进一步开放对现有旅行社的冲击和利益分流。

由于旅行社业不是国民经济命脉产业,也不容易形成高度垄断的行业,从长远看,增大开放度,有利于我国旅行社业走向世界,改变旅游市场主要是旅行社经营的局面。因此,加入WTO, 所带来的正面的影响也将是显著的:①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加快适应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旅行社企业的优胜劣汰。②有利于扩大入境客源市场。通过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可使中外旅行社通过资产连接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纽带,更好地利用海外旅行社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增强对我国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开发新的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产品。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旅行社企业的体制改革,提高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与外方旅行社合资,有利于扩大旅行社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改变现有旅行社行业存在的“小、散、弱、差”的状况,打破目前一些旅行社的僵化体制,引入较灵活的经营机制,进一步引入国外较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个层次是对开放比较充分部分的冲击,主要是对存量的调整。这部分主要是旅游饭店等行业,原本开放度比较高,加入WTO 对这部分行业不会产生根本性的震动,而主要是在存量之间,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调整。旅游饭店业将在结构、客源、人才等方面遭受一定冲击。在结构上,外资的涌入,可能导致我国现有饭店结构调整,外商独资、合资及合作饭店会增多,向其他所有制尤其是国有饭店构成攻势,外商合营饭店的总量将会进一步扩张,增加饭店业的对外依存度。在客源上,国际跨国集团将利用其在客源、品牌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其在饭店客源市场中的份额,在自身品牌内形成客源流动。在人才上,外商投资饭店将借其高薪等利益诱导机制,广揽人才,在拥有客源和管理优势的前提下,形成人才优势,其集合优势更为突出,并最终通过效益优势得以体现。上述三方面的冲击最后形成效益冲击。加入WTO后, 将会进一步提高饭店利润的集中度,引起更多收入的境外转移。但这一冲击不会太大,主要原因:一是饭店业的大门已基本打开,进入者的增加不会过多过快,饭店业现有的开放程度与我方就加入WTO 对美方所作承诺无太大差别;二是外商对我国饭店业的投资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出现,目前已是数量多、分布广,国内的饭店业基本适应了外来竞争,不会产生太多的恐慌;三是旅游饭店业的管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已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另外,我国出境旅游可能将面临新的压力。WTO 要求国际贸易对等服务,在旅游方面,人员要有“进”有“出”。目前,我国入境旅游基本开放,公民出境旅游也正在逐步放开,但受现阶段国情的限制,采取的政策是有组织、有秩序、循序渐进。外方可能借此施加压力,或要求扩大这一市场的开放,或要求在其他旅游领域作出更大妥协。对此,可参照一些国家所采取的有效方式加以限制,如控制出境旅游者的外汇和人民币携带数量、征收特别税等方式,也可在管理上继续实行出境旅游人数与各有关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挂钩配额的方式,还可以鼓励国内的相关企业将其服务体系延伸到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尽量趋利避害。

总体上分析,加入WTO后, 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是主导性的。

1.有利于旅游业在进一步开放中深化改革、规范秩序。加入WTO, 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的开放,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赢得更为有利的外部国际环境,而国际市场的进入,需要形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于体制、管理、经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的旅游企业,将产生有益的冲击,是其调整和完善的机遇,旅游改革将在进一步开放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际服务贸易秩序,将我国的国际旅游贸易与整个世界旅游贸易融为一体。

2.有利于入境旅游市场的扩大,增大我国国际旅游的接待规模。加入WTO对提高国际地位、塑造大国形象,有着特殊作用, 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影响,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加入WTO 将进一步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国际商务交往将更加频繁,从而带动商务旅游的发展。

3.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增加我国旅游业的国外商业存在,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步伐。随着外商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和我国旅游业市场前景更趋看好。投向旅游业的境外资金将进一步增加,从而加大我国旅游业饭店、景点等在布局、结构上进行调整的机会,推动各类旅游固定资产存量的流动和转换,促进各类旅游接待设施的更加完善,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

4.有利于促使旅游信息交换和管理模式有偿使用机制更趋完善。通过旅行社、饭店和民航的进一步开放,借助国际知名网络,为旅行商和旅游者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接待信息,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预订服务,创造更多的客源;通过有偿服务进一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旅游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

旅游业迎接加入WTO的对策建议

我国加入WTO,对旅游业虽然会带来一些冲击, 但总的来看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旅游业要抓住这一机遇,推进和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充分利用好国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加快发展自己,提高旅游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已成为亚洲旅游大国的基础上力争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同时,也要慎重对待进一步开放对旅游业可能引起的震动和冲击,加紧研究和采取应对措施,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1.加快调整旅游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在维护我国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使有关政策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扩大旅游业利用外资规模。如尽快解决现行土地使用权期限相关规定与外商投资饭店合营期限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

2.继续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制定各旅游发展区域的开发规划、旅游业利用外商投资的专门规划,分门别类地提出我国旅游业的优先发展项目,引导外商投资在投向和区域上的合理分布,使外商对我国旅游业的投资更加符合我国旅游业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防止因市场盲动而造成的结构性冲击和行业效益滑坡,提高利用外商投资的综合效益。

3.加紧制订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法规。进一步规范旅游业的市场“游戏”规则,营造公平、公开的旅游市场环境,依法维护旅游市场的竞争秩序,遏制由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可能引发的一些消极影响。

4.加快国有旅游企业改革步伐。推进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运行机制,大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素质,增强内资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和扶持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以增强与国际大型旅游企业抗衡和竞争的能力。

5.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对内开放步伐。真正将允许非公有经济成分投资旅行社等行业的政策落实到位,鼓励整个民族旅游企业而不仅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标签:;  ;  

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