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谢雯,阮小玲,陈冰

(乐山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门诊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接收的126例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满意率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17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31.370,P<0.05)。且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为45例(71.43%),高于对照组28例(44.44%),(χ2=14.946,P<0.05)。结论: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率。

【关键词】伤口;门诊;护理;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253-02

外科门诊收治的患者中以外伤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创伤类型较多,包括摔伤、刀割伤、烫伤、动物咬伤、抓伤、手术伤口、造口等,可划分为清洁伤口、清洁污染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等类型。出现外伤伤口后需尽快前往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原则包括止血、清创包扎[1]。外伤患者需定期前往门诊进行换药处理,包括敷料更换、护士评估患者伤口恢复情况、清除伤口分泌物,包扎等,但慢性伤口愈合缓慢,患者需反复多次前往门诊进行换药操作,可能诱发不良情绪出现,因此临床实施积极护理干预十分必要[2]。文章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接收的126例外伤患者,分析心理护理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接收的126例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范围在8~79岁,平均为(43.8±8.5)岁,外伤类型:动物咬伤19例、烫伤20例、刀割伤15例、手术伤口9例。对照组:男44例、女19例,年龄范围在9~79岁,平均为(44.1±8.6)岁,外伤类型:动物咬伤20例、烫伤21例、刀割伤13例、手术伤口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换药环境,热情接待患者,主动自我介绍,询问患者基本资料,鼓励患者主诉,观察其伤口现状。保持室内通风,换药前为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同意,换药时护士应动作轻柔,小心对待患者,保持温和态度,及时安抚患者,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换药期间全程与患者保持沟通,不时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主动关心患者,了解其需求,及时满足,取得患者信任。护理期间积极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疼痛感受,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换药完成后,可为患者提供伤口瘢痕美容等方法宣教,打消患者顾虑。换药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3]。

对照组:常规换药处理、提供知识宣教、护患交流等。

1.3 观察指标

焦虑评分标准:无焦虑<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估不良情绪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门诊外伤患者伤口类型较多,患者受伤后因伤口疼痛刺激、担忧伤口愈合结果、对门诊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感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等,且不同患者对门诊护理需求不一,多次换药期间患者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治疗配合度,因此临床应针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提供积极护理干预。

文章结果表明实施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及非常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在外伤患者就诊后,护士应热情接待,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快速掌握患者基本资料,鼓励患者积极主诉,了解其疼痛感受,积极安抚患者。护士耐心为患者提供伤口护理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理解,积极满足患者多方面合理需求,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护理期间全程保持温和态度,主动关心患者,护理动作轻柔,让患者处于舒适环境中,增加护患沟通,积极转移患者注意力,提供情绪疏导干预,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5]。

综上所述,在门诊伤口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徐晓晰,张敏,方颖,等.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9):1108-1110.

[2]丁君蓉,商丽艳.护理门诊联合家庭在开放性伤口护理中的运用[J].上海护理,2016,16(6):31-33.

[3]赵静,陈铭霞,李华珠,等.伤口护理门诊个案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6,14(21):2235-2237.

[4]牟旭红,吴慧群,金逸,等.延续性护理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9):3701-3702.

[5]林钦梅,卢爱珍,蔡慧慧,等.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3):81-83.

论文作者:谢雯,阮小玲,陈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谢雯,阮小玲,陈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