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布赖特无功而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赖特论文,无功而返论文,奥尔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延宕八个多月之久,终于像她前任那样,踏上了中东这块荆棘丛生之地。她是个聪明人,行前,她把目标定得很低,离开时又作了低调的估计。
美国在中东,其政治上的依托同经济上的利益往往相悖。从政治上讲,以色列是它的天然盟国,是它在中东最稳固的立足点。美国长期以来的中东政策,着眼点首先是以色列。但从经济上讲,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又是它的命脉。关系处理不好,便会发生例如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阿拉伯国家对西方的石油制裁。因此美国长期的战略目标是设法把这对矛盾统一到某个共同目标之下。
目前的中东局势也确实困难。内塔尼亚胡上台后提出“安全换取和平”,以此抗衡“土地交换和平”的原则,于是便有了反复。特别是今年3月,以色列单方面作出决定,在历史上一直是阿拉伯人居住的东耶路撒冷建立犹太居民点,力图在耶路撒冷最后地位谈判之前,抢先一步,造成耶路撒冷归属以色列的既成事实。风云于是突变,巴勒斯坦自治机构中断和谈,以示抗议,巴勒斯坦居民不断示威,与以色列军警发生流血冲突,并引发一系列暴力事件,最终导致了两起耶路撒冷自杀炸弹爆炸的恐怖活动。至此,中东和平进程如果不说夭折的话,也已完全停顿下来。这种局面令美国很难措手。以色列方面抛开了以往的承诺,只把巴勒斯坦人当作国内少数民族看待,而且步步进迫。而巴勒斯坦人已无退路。而美国又从来不肯对以色列说硬话的。这就注定了奥尔布赖特必然无功而返。
克林顿政府在中东局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原本准备抛开奥斯陆协议所确定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直接把巴以拉到谈判桌旁,就巴勒斯坦国的建立、耶路撒冷的地位等问题进行最后阶段的磋商,以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巴以双方争端。但奥尔布赖特很快就发现这是一种不现实的设想,于是便把她这次出访的目标界定在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信任危机”上。并在这一基础上促使叙利亚同以色列恢复中断一年之久的和谈。
但这恢复“信任”谈何容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避而不谈这次中东危机的根本起因,只就两起爆炸事件大谈“安全”,逼着巴勒斯坦自治机构大规模拘捕以色列政府认定的嫌疑分子。巴勒斯坦方面已明确表示反对恐怖活动,并在爆炸事件发生之后逮捕了一批可疑分子,但它坚决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抓人。以色列当局却因此宣扬巴勒斯坦纵容恐怖组织活动,并以此为借口中断履行奥斯陆协议规定的承诺,对巴勒斯坦实施全面制裁。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机构看到的不是以色列回到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立场,而是变本加厉地施加压力。对立如此严重,分歧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加之克林顿政府对待巴以双方的态度是:对以色列是以抚为主,以压为辅;对巴勒斯坦恰好相反,以压为主,以抚为辅,这就难怪奥尔布赖特中东之行头一站,在以色列关于巴勒斯坦必须对安全负起责任的讲话引起了巴勒斯坦一些领导人的反感。奥尔布赖特本人也意识到,一味侈谈安全,而不涉及问题的症结,恢复信任只是一句空话。因此一向以直言著称的奥尔布赖特在结束同阿拉法特会谈后,点到了以色列那种先下手为强,在约旦何西岸建立定居点的问题,并指出,只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都作出“困难的决定”,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
美国国务院在奥尔布赖特出访之前就已放出风来,让大家不要对国务卿的这次访问期望过高。奥尔布赖特自己也承认,她的这次中东之行,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因为巴以双方并没有因为她的斡旋而恢复信任,叙利亚也没因此而接受她的建议,与以色列重开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