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论文_卢锋华

试析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论文_卢锋华

广西蓝川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近年来,10kV配电线路在我国配电网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配电线路运行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线路故障。上述问题对配电线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威胁了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配电线路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线路故障;处理措施

当前我国科技不断进步,10kV配电线路在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配电线路故障也是困扰配电系统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提高配电线路自动化的水平,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10kV配电线路的特点

现如今,10kV配电线路具备了大范围覆盖、线路较长,分散布置的特点。由于地理环境本身较为复杂,故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有效处理上述问题,应对架设杆塔的高度和宽度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保证高压运行状态下线路的稳定性。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明显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输送更多的电能,因此需要在特定的范围内加大线路的长度,相应的绝缘子也会随之增加。为了有效提高输电的效率,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绝缘子串通道的宽度势在必行。

2、常见10kV配电线路故障类型

2.1架空线路故障

馈线问题是引起电网故障的主要原因。馈线故障较为常见,且频率较高,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会损害电网的运行质量。另外,接触不良也是电网故障的主要原因,若出现这一问题,就会引发大面积的停电现象,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还会损害绝缘系统的性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再者,用户使用电网时,架空导线线路架设不合理也会引发不同的故障,用户采取非正确的操作方式后,故障问题更为严重,解决起来也更为复杂。

2.2电缆线路故障

若为电缆线路引发的故障,其会在电力系统中造成大范围的安全隐患,同时这种隐患具有永久性的特征。若为永久性故障则无法及时有效的恢复。通常,若电缆线路出现故障,多数为线路接口处和配电站的故障,其可归类为发展型故障。这种故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深入。电缆故障和配线网故障是导致多种其他故障的主要因素,因此配电线路也更为复杂。通常,若为两种故障同时作用导致的停电问题,则应采用配电线路自动化的处理方式。但是,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无法实现智能自动化,因此在遇到问题后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3、10kV配电线路自动化实现分析

3.1 配电自动化系统

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和控制,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3.2 当前主流馈线自动化实现的主要模式

3.2.1主站集中型自动化

该技术可有效检测电网线路的终端,且其一般可实现自动检测。检测时,其可自动识别故障区域,然后针对故障线路采取隔离措施,进而保证其他线路的运行质量。该技术便捷性较为明显,线路采用隔离处理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应用也可有效规避变电站重合闸,独立实现电池续航,但是故障识别和排除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对居民的用电产生一定的影响。

3.2.2就地控制型自动化

泛指不需要配电主站或者子站控制,通过终端相互通信、保护配合或者时序配合,采用具有就地控制功能的线路自动重合器和分段器,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就地控制型自动化常见技术方案

3.3.1智能型分布技术

该技术与主电站管理方式相对应,该方式无需主电站的参与,主要利用非主干馈线相邻的电网开关来决定故障的类型。电网线路出现故障后,主要利用通信信息让馈线以预定的机制有效隔离故障。其可信度较高,而且可及时隔离故障区域,加快了故障区愈合的速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是该智能系统需要有高质量的通信技术配合,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很多地区均无法广泛应用该技术。再加上在技术后期维护上,如无法保证维护人员个人的能力,则会影响该技术的应用,故而很多地区在工作中必须要考虑应用其他的技术。

3.3.2电压--时间型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电压和时间的相互影响来发挥其作用。该自动化检测技术主要由主干线和多条线路联合组成,其可自动隔离故障区域,确保其他区域的供电稳定性。该技术运行原理相对复杂。其以时间点为基础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若线路出现故障,变电站可自动跳闸,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其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同时还可避免其他线路受到干扰。变电站和线路重合后便可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再次检测时应确定故障是否已经排除。

该技术可迅速确定故障的区域,并利用与变电站重合闸的方式实现线路隔离,这种方式可迅速对故障做出反应。另外,该方式无需较高的资金投入,运行周期较短,因此不会受地区发展水平的限制。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必须进行二次重合,因此,在后续的使用中,居民必须二次断电,尽管该技术确保了居民用电的稳定性,但是也为居民带来了诸多的不变。再者,采用该方式时务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此则可有效减少成本的投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3.3.3电压电流型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电压和电流之间的作用来实现其对电路故障的判断和保护,以时间、电压型技术为基础,若无技术的支撑,则该技术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效作用。该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设置了障碍辅助判定系统,该系统运行的性能尤为关键,其可迅速完成所有线路的检测工作,从而明确故障线路。同时,该技术也可预防多种电路故障,控制总电站跳闸次数,保证重合闸重合的效果。应用该技术后,跳闸次数可减少5成左右,有效保证了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重合闸的成功率也上升至90%。

4、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处理措施

4.1完善线路管理

10kV高压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和优化线路管理,若在线路建设完成后忽视了线路管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线路故障。配电线路运行中,有关单位应仔细检查电网,加大管理力度。部分线路在建造中极易出现问题,这也为后期管理制造了较大的难题。虽然如此,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损坏线路的危险性。若发生线路磨损或漏电的问题,则要及时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予以妥善处理。此外,雷击天气是造成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若采取科学的预测和防护措施,就可减轻甚至避免雷击天气对线路产生的不利影响。

4.2及时排除线路故障

若线路出现故障,需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若线路故障并未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则故障范围也会不断扩大,最后对整个地区的电网线路运行状态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许多地区由于线路安全风险较大,因此发生事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且电路老化和质量问题也更为明显,对此,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3创建有效的通讯通道及控制平台

现场自动化设备到位后,通讯通道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要素,因此就必须做好自动化设备和控制平台的连接工作,控制平台具有可视化的功能,其可清晰地观察到线路运行的状态。若线路出现故障,其可以较快的速度明确故障区域,然后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

5、结语

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在配电网运行中始终是关键问题,在配电网运行期间,工作人员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强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测工作,有效排除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应用自动检测技术,进而全面维护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毅.分析10kV配电线路故障及其自动化技术[J].通讯世界,2017(19)

论文作者:卢锋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试析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论文_卢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