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道德建设探究
陈慧枫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是客家人最早聚居的纯客家地区,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党的十八大后大力提倡将公民道德内化为一种精神需要和自觉行动,传承经典传统道德文化的基因。基于此,该文调研了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客家古邑文化传统,提出构建当地道德建设与客家优秀文化相融合的模式。
关键词 :客家文化;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2001年9月20日公布的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公民道德建设成果。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并提出十字箴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提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思想,引导公民坚持知行一致,将公民道德内化为一种精神需要和自觉行动,提高自我道德标准,传承经典传统道德文化的“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国情、道德文化传统基础上的,故而将道德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应有之意。
1 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
1.1 公民道德建设和客家传统文化概述
《纲要》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并凝练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党的十八大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相结合,把道德建设作为四个道德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四个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四个良好风尚(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构成的体系来重视和加强。
3. BEPS第8项行动计划成果的重要贡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积极参与联合国国际税收委员会和OECD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提出了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若干理论和原则,其中的“成本节约、市场溢价、应用型和营销型无形资产等”创新性观点和主张,写入了《联合国转让定价手册(修订)》;中国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在BEPS第8项行动计划成果《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指引》得到考虑和合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广东河源龙川县是客家人最早聚居的纯客家地区,客家人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坚守中原儒家文化并沿途吸收当地文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文化,他们用勤俭打拼事业,用孝道维护家庭,践行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5.坚持公平公正执法。坚决保护民营企业公平公正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享受同等法律待遇。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处罚标准,坚决摒除随意检查、多重检查、重复处罚等执法歧视行为。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阳光执法,坚决避免人情监管、选择执法、执法不公、暗箱操作等现象。
1.2 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该文借助新媒体平台,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随机发布,对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域,共收回825份,有效问卷为825份,回收率为100.00% ,有效率为100.00%。
但我们也应注意,一方面,文辞、曲律并非戏曲审美的新鲜元素,在元代以来的多种对元曲成就有所标举的曲论中,均是重要的审美构成与评价标准,其于嘉、万时期的抬升,有着承应元人艺术审美因子的性质。另一方面,文辞、音律一直是文人曲学的主要审美构成,因此这些艺术性要素的抬升,也实则是明代戏曲文人化发展脉络的重要表现。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46周岁,占比近92.00%,户籍和居住地均在河源的占比37.30%,户籍不在河源但是定居河源的占比46.42%,故而,近84.00%被调查者属于河源常住人口,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占比近20.00%,企业占比14.00%,学生占比50.78%,中高收入群体占比近30.00%,大专以上学历占80.99%。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河源公民道德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客家文化精神标签集中体现在“崇先报本,团结协作、明礼诚信、勤俭孝亲”。回顾历史,几乎所有较大规模的政治运动都与客家人有关,曾经为响应文天祥抗元,梅州万人左右的总人口,竟然有八千人从军[1]。客家人从中原多次迁徙,最终在赣闽粤山区扎根,在漂泊中寻找家,更懂勤劳节俭的意义,更具有有家国情怀,更清楚团结的力量,可见,客家文化精神内涵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不谋而合。
调查发现,有31.15%的公民对河源目前的公民道德建设是不认可的,认为“建设效果不理想”,而47.98%认为“效果一般”,可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细追问到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关的创文工作,有40.50%的调查对象认为“创文工作较大改变了河源公民道德风貌”,有54.21%的调查对象认为“创文工作具有阶段性”,因此效果也是阶段性的。进一步印证了河源公民对创文工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有期待的,只是推动的效果并未达到公民的预期。在被问到“对近年来评出的河源道德模范人物”的了解程度时,非常了解的占3.74%,了解一些的38.94%,超过57.32%是不了解甚至不关心,由此可见道德建设的榜样示范作用收效甚微的。
1.2.3 河源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着重的领域多主体层次广
调查中发现,95.33%被调查者认为 “社会公德”是河源目前最重要的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个人品德”以86.92%的比例仅次之,而后是占比71.34%的“家庭美德”和70.72%的“职业道德”。在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公共场所的不文明是83.49%的被调查者最不能忍受的,其次是不文明开车现象占了74.14%,工作场所的不文明和网络不文明现象分别占了60.12%和47.98%。由此可见,七成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要着重加强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大领域”,尤其是社会公德是重中之重,可见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域需求广,任务艰巨。
1.2.1 河源公民对公民道德建设情况了解不够
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纲要》的主要内容“不怎么清楚”的占比56.39%,甚至14.64%被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听说过”,只有9.03%的调查对象“非常了解”,“比较清楚”的仅有19.9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但是调查的数据显示了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认知基础和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进一步调查发现,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门户网站“河源文明网”的普及力度不够,有34.27%的公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网站”,有39.25%的公民“没有登录过”,意味着六成以上的公民对这个网站不了解,更谈不上了解门户网站所宣传的内容了。
1.2.2 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认同和成效不高
调查者认为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要着重于“未成年人”和 “广大青少年”,分别占了89.41%和83.83%,而 “党员领导干部”和 “教师队伍”也是有58.57%和51.4%的比例。公民道德建设的对象侧重于可塑性更高的未来一代和素质层次较高的群体,也是应有之意。
2 河源公民道德建设与客家传统文化的契合
客家人保留着宗祠的风俗,有组织发达的客家宗族和强烈的宗族观念,为保障宗族的兴旺,制定了严格的宗规和家族家法[2]。河源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积淀了厚重的家训文化。“一厚伦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难;四和乡里;五勤本业;六莫非为;七周贫乏;八谨祭祀。”在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宗祠的照壁上,刻着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吴氏家训。不难看出,客家河源家训内容涵括了爱国爱乡、修身齐家、和睦亲邻、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念祖思亲、刻苦勤俭、崇文重教、热情好客、倡导厚德载物与人际和谐等,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
2.1 客家文化精神内涵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要义相契合
2) 配置中心:用于管理微服务应用程序所需的配置参数,选用Spring Cloud Config实现,通过Spring Cloud Bus实现动态的配置更新。
2.2 客家家风古训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契合
客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有98.44%的被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发挥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并有68.85%的调查对象认为 “客家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二者可以相互融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赋予彼此新的内涵”。7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客家精神”是影响公民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次之是客家传统风俗、客家家训谚语、客家传统艺术分别占比67.29%、58.57%和57.94%。河源客家传统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是有契合的认知和情感基础的。
2.3 客家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契合
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除了依靠传统的教育灌输模式,更要将道德建设融入生产生活习俗当中,以全体成员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整体社会环境向上向善的风气,形成无形中的道德约束。客家文化中流传千百年的宗族牌匾,谚语、山歌、民谣等就是在生产生活中提炼、转变、演化出来的脍炙人口的文化和道德习俗,如生活中口口相传的“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等俗语,就是客家人传承社会公德的体现[3];谚语“做官买田,不如子孝妻贤”是客家人注重家庭道德的传承体现。又如客家人在不同节气有不同的美食传统:过年蒸甜粄,清明做艾粄,冬至做萝卜粄,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仪式感,这样的生活习俗是传承家庭美德的重要契机。客家生产生活习俗形式多样,内容来源于生产生活,以有趣的形式作为载体,承载着客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取向,展示出无穷的文化魅力,带来震撼启迪和力量,能够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3 客家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润泽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策略
3.1 知行合一,将文化和道德落脚于当地生产生活
有55.76%被调查对象认为“让公民在客家传统文化浸润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养成感知传统道德和文化”是打造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道德的教化,不仅是抽象的价值灌输,更应该扎根于生产生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和道德的影响力。为此“举办客家传统文化特有的传统节日活动”获得了79.44%被调查者的肯定,“制作具有客家传统文化底蕴的文明宣传标语和建设具有客家韵味的场所”有73.83%的支持率,68.54%的被调查者认为“举办客家古训、客家美食、客家民俗艺术类型的比赛”也有助于道德建设,将道德建设与客家传统文化融合,能助推河源公民道德建设。在此基础上,将道德建设扎根于市教育系统,广泛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落实道德建设的知行合一。
3.2 文化内化,在传统风俗习惯仪式中感知道德的魅力
传统文化的风俗习惯仪式,就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所谓的风俗习惯仪式是指即便人们不清楚它们所承载的道德内容,但由于它们具有影响社会成员使之遵从社会公认的行为模式的作用[4]。如国人在升旗仪式上自觉地行注目礼就是文化和道德内化的表现,客家人是重传统重宗族的群体,客家文化中强调宗族宗亲家风家训的表现方式比比皆是,故而摒弃客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的价值观念,将积极向上向善的道德要求与传统仪式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对道德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此,可以开展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仪式活动,进行仪式教育,深挖仪式背后的传统文化,弘扬仪式中的道德精神,可以增强人们的道德情操,引领公民增强礼仪、礼节和礼貌意识。
面对金融扶贫工作,农业银行要树立自身形象,打通金融造福地方的道路,争取更多优质资源。在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精准扶贫的水平。
3.3 文化+带动,互联网思维与道德建设具象互动
文化+产业的时代已经到来,结合河源实际情况,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伦理道德精品文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使之深入人心,转化为民众的自觉的自我意识。有58.57%的调查者认同“与时俱进,将道德建设融入互联网+”是将公民道德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途径。在“人人皆可发声、人人皆是焦点”的互联网时代,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借助新媒体进行道德宣传与文化创造,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传播全民行动的公益活动。如打造 “家风家训微视频征集令”“传统节日新说”微表情微视频等。同时将公民道德建设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将客家文化中与道德相关的信息科技化处理,利用共同共享的理念进行传达,如借助AR\VR等手段,切实体会文化和道德的融合,提升道德传播的感染力和体验感,让道德在科技的力量下实现空间延展,焕发新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晓锋,刘加洪.客家文化的历史性意蕴与当代性审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5-21,189.
[2]陈红心.客家文化的传承及其方法论启示[J].嘉应学院学报,2017,35(12):5-9.
[3]蓝春新,刘加洪.客家优良传统视阈下的道德教化及其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5):18-21,31.
[4]陈菊,张博颖.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5):48-52.
[5]张小媚.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J].嘉应学院学报,2017,35(1):13-18.
[6]邱远.客家古邑家训的人生智慧[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129-135.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0(a)-0055-03
基金项目 :本文是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新时代河源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基于河源客家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润泽》(项目编号:HYSK18ZC04)研究成果;2018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客家乡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18sj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陈慧枫(1985-),女,广东河源人,硕士,讲师,中级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客家文化论文; 道德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