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余新国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余新国

深圳市首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就会导致相关建筑材料的诞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因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使用的优势,而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施工技术和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就围绕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重点及难点

每个工程的实施都有其一定的重点和难点,在我们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施工技术上,我们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在劲性钢筋混凝土施工进程中,选择品质优良且合适的钢构件的吊装和安装尤为重要,钢构件的吊装和安装不仅能够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甚至能够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钢筋混凝土的钢材选取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劲性钢筋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中存在的主要难点是混凝土中的钢材布置太过密集,从而使钢筋和钢骨之间产生了位置冲突.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这是我们实施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也是难点,更加是我们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2、钢筋混凝土在结构建筑工程的使用

2.1钢筋混凝土在实际建筑中的结构复杂性

2.1.1施工的工序复杂性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程序,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放样与测量,模板的构建―钢筋架的建立―安装―混凝土的浇灌―混凝土的养护、拆模等组成。但这些顺序也是随着工作面的位置而不断变化的,这样也就给施工的质量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2.1.2易损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期间,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不规范,从而导致的混凝土建筑结构龟裂与开缝等破坏。同时也存在一些外在的因素,由于建筑物材料的自身性能和质地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也会发生破损。由于这些原因从而要警告我们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2结构的异变性

新浇灌的混凝土,应必须通过模板的支撑或二次支撑从而传递到下面预先浇灌好的一层或多层的楼板,在这个阶段的的每一个过程中,施工的所有承载都是由混凝土结构和一些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性的一个承载系统,类似这样的临时承载系统都是与混凝土的性能。和之前的支模的层数、以及施工的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种由混凝土变化结构和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也是随着施工的程序变化而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施工建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养护、拆模等,由于作业面的不同,各个程序所需的设施、材料、施工的技术人员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承载随施工工序的变化而变化的。钢筋混凝士结构的异变性。是由于早期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的化反应还完没有成,混凝土没有经过很好的养护,早期混凝土的强度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然而随时间的逐渐增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受力也就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建设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的管理与控制必须要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面所提到的特性。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所以就要求施工质量管理向施工循环慢慢转变。

3、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3.1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的影响因素,水泥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泥浆的量越多,混凝土和拌合物的流动性就会越大,但若是泥浆量过多,不仅不会造成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增大,反而会加大泌水率,降低粘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灰的比例:水灰的比例的不同,则水泥浆的稀稠程度也会不同,在水泥浆用量不同的前提下,如果增大水和灰的比例也,水泥浆也将会变稀,粘聚性也就会随之降低,同时流动性也会增大,反之则水泥浆会变的稠,难以浇灌,砂率:如果砂率过大,则砂石的总面积会增大,混凝土会变得干稠,流动性太小如砂率过少,会导致砂浆量不足,不能在石子周围形成足够的砂浆,从而降低并影响粘聚性、保水性等。

3.2模板工程

3.2.1前期的基本要求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模板的使用首先是又胶合板、钢模板、钢板等一些材料组成。前期安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搭建模板的过程中的接缝不应该有漏浆的现象;并且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但不能采用影响混凝土机构以及模板的清洗液来进行清洗,这样会导致混凝土最后的结构改变,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内的杂物应该提前清理干净并且应该提前湿润,但模板内不要有积水,如果存在积水会导致模板与混凝土不能很好的固定在一起会导致之间的断裂,这也就要求我们前期的搭建过程一定要做到严谨,为以后的工程做好提前量。

3.2.2模板与混凝土系统的安装

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精确的几何尺寸,首先要保证轴线的准确性。同时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来支撑承载混凝土的重量,在这之前我们应该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以免最后造成不应该有的损失,如果不合格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校正。

3.2.3混凝土的养护工程

在混凝土浇灌完成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及时地进行养护,在一定时间内要给给混凝土表面保持提供一定的湿度。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建立起足够的强度所需需要的基本条件。混凝土的养护根据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气养护两种方式。首先自然养护就是将建筑物置于大气中,通过人工的浇水从而保证一定的湿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使其逐渐建立起强度,最终达到预定期的强度要求。蒸气养护是指在生产时采用的一种养护方式,这种方式更适合在一定的环境中建立起强度,但这种方式会存在一些外在的因素从而不容易人为的进行控制,所以我国目前大部分工地均采用的是自然养护,每隔一定时间给混凝土表面浇水,并且这个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时间,同时我们还应该有一定的防止水分蒸发的措施,从而有力的保障混凝土工程。

3.2.4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我们千万不要盲目或者没有一定的程序就去拆除,我们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按部就班的按照我们事先的程序区拆除,不能跨越,以免我们最后得不偿失,首先我们应该调查施工的现场情况,同时还要掌握好混凝土达到的终凝时间,如果发现剪力墙混凝土的终凝后强度达到1.2N/mm2时,这时候我们必须进行及时的松动,目的是要将模板与所浇灌的混凝土与墙体脱离,以免造成混凝土与模板的表面相互粘结,这也是为我们日后的拆模工作做好提前的准备。在拆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好混凝土边角,使其保证混凝土的完整性和美观性,模板的底模以及支架的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符合最初设计的要求或规定范围,模板的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以能保证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受损伤为标准进行拆模,同时拆下的模板要及时的进行清洗,清理遗留下来的残渣,切记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模板,最好是使模板自然的脱落,以免对模板造成损害,这样也方便了我们下次的利用。

结束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下房屋建筑中最主要的一种结构,房屋建筑的质量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受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的相关技术和规定进行施工,并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明确后浇筑的形式和位置,确保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振国.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4.

[2]李永刚.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3]吴涛.浅议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

[4]张明孝.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

论文作者:余新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余新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