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势必成为一大趋势,这是因为随着输电线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行检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输电线路供电服务水平,必须推动运维一体化管理。文章分析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探究了运维一体化管理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电力系统;供电企业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形势,要想全面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水平,就必须积极推动运维一体化管理,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从整体上提高输电线路管理工作水平。运维一体化管理成为大势所趋,然而需要现代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的支持,更需要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
1.1分区、分片的检修承包
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上升,输电线路的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延伸的线路、持续拓展的工程规模都为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的运行检修采取分区、分片承包负责模式,这种检修工作方法无法实现运行与检修的完美配合,线路故障运行时,无法及时定位、发现问题,检修工作无法及时展开,而且各个承包区域各自为政、各负其责,遇到故障问题相互推楼,达到不到整体上的高效合作,延误了检修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2检修技术有待提升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耐心负责地工作,更需要维修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然而,现实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情况令人堪忧,不仅缺少高素质、高技能的检修技术人员,现有的检修工作也未能统一化、协调化,问题出现时甚至相互推楼,最终导致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形成了混乱的工作局面,故障问题得不到处理。
1.3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质量,就要确保其工作效率,最佳的方式就是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这其中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的支持,然而现实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一些落后的偏远地区依然采用人工检修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检修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因此,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需要一套先进、现代化智能系统的支持,打造一个智能化系统平台,实行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意义
2.1检修模式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定期检修制度,通常依赖于以往检修经验,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进行线路检修,无法围绕线路的结构、设备性能、系统运行状态等进行深入检修,而且检修时间长、成本高、安全性低,延误供电等。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得到了全新的建设与发展,朝着高电压、高参数等方向发展,传统的定期检测无法达到需求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革调整检修模式,提高输电线路检修的技术含量,提高检修工作效率,对此就有必要实施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确保在线路运行中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从整体上提高检修工作质量。
2.2一体化技术的可利用性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需要一体化技术的支持,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力系统处于持续升级、更新中,支持输电线路检修的现代化智能技术在不断地走向发展与成熟,例如GIS技术、现代通讯技术、GPS技术等都被深入而广泛地运用于输电线路运维中,为运维工作开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同时,输电线路的各项设备、线路等的技术含量也在提高,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化智能技术,为输电线路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例如有功损耗监测技术、远红外成像监测技术等都可以被运用于输电线路监测中,发挥监测功效,从整体上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水平。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采用现代化运维技术,建立智能化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策略
3.1创建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复杂,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运行检修的一体化管理,就要创建一个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发挥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功效。供电企业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多种智能化技术等,打造出一个智能化的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专门围绕输电线路进行动态监测、管理,时刻监测其运行状态,并借助此系统来预测其故障隐患,进而提前制定检修工作计划。
3.2打造智能化管理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故障检修效率,确保故障的精准定位。以往运行与检修相分离的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检修效果,人力检修效率低下、质量不保,因此有必要依靠智能技术,创建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发挥其智能化信息监测、传输功能,从而减少检修工作时间,确保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高效开展。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数据的无线采集、传输、分析与定位等,其中最常见的智能化技术包括lGs技术、GPS技术等。GPS技术主要负责输电线路故障的定位,同时也能有效分析运维数据,同其他技术相比,GPs技术的定位功能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确保及时地找到线路中的故障问题,为故障检修赢得更多的时间,实现运行检修工作的一体化、规范化管理。
3.3实行输电线路的一体化承包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需要一体化承包模式为基础,现阶段,多数输电线路运维都采用分组、分段、分批承包的模式,各个承包单位只对自己管辖区域负责,这种分区、分段承包模式成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阻碍,无法实现跨地区、跨范围地综合管理与维护。对此,必须对输电线路运维承包模式加以调整和改革,加强承包区域间的合作,或者改革分区承包模式,统一实行集中式承包,从整体上打造出一个运维系统,为一体化管理创造条件。
3.4提高运维人员水平
输电线路运维人员是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主体,必须确保运维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供电企业要从运维人员的选聘环节入手,严格运维人员选拔制度,将运维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思想素质等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水平考核,专业素质检验,优选高素质、高水平的运维工作人员。同时要实行运维工作考核检验制度,以月为单位进行工作考核,对于出现思想松懈、工作马虎的员工或行为给予警告或严惩,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水平。为了切实推动输电线路运维一体化管理,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技能管理,使他们掌握最先进的运维技术,与时俱进地熟练操作并掌握各种智能化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这些智能技术来服务运维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提高输电线路运维一体化管理水平。
4结语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电网运行管理的一大方向,要想实现运维一体化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现代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
供电企业要不断优化更新自身的运维一体化技术,加强管理,从整体上提高运维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海波,黄江林. 试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J]. 通讯世界,2016,03:110-111.
[2]夏剑锋.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30-131.
[3]赵金明. “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183.
[4]万志萍,傅建军,吴全初.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J]. 通讯世界,2016,14:206-207.
[5]贺士明.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探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6]董伟,李春晓. 输电线路一体化运行检修管理模式探讨[J]. 机电信息,2013,21:160-161.
论文作者:蒋志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线路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水平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