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在儒家经典教学中的应用--以“纪志清”为例_季氏将伐颛臾论文

批判性思维在儒家经典教学中的应用--以“纪志清”为例_季氏将伐颛臾论文

批判性思维在儒家经典教学中的运用——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批判性论文,为例论文,思维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论题与结论是什么?

      《季氏将伐颛臾》这篇文章不长,主要是讨论季氏将伐颛臾的事情,由此引出的论题有两个。

      论题1:季氏是否应该讨伐颛臾?

      论题2: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冉有、季路应不应该承担责任?

      结论分别是:

      1.不应当伐颛臾。

      2.冉有、季路应该承担责任。

      二、理由是什么?

      《季氏将伐颛臾》主要记录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发表的看法。文本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是不断反驳和论证的过程。下面以论题1来看孔子是如何阐明理由的。

      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有三:一是“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在鲁国一向有名正言顺的政治地位;二是“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的地理位置本就在鲁国境内;三是“是社稷之臣也”,意即颛臾素来谨守君臣关系。

      三、隐含了什么价值观假设?

      孔子为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给出了三个理由,这是三个事实型材料。然而,这里需要质疑的是,为什么提出了事实材料就能反驳“伐颛臾”这个观点呢?实际上这里面隐含了孔子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正是这些隐含的观点使整个推理结构连成一体。只有你同意孔子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隐含的观点时,才会觉得他的推理真实可信。隐含的观点便是一种价值观假设。事实本身并不构成推理论证形式。

      一般的形式逻辑认为,真正的推理形式有三种:一是归纳推理,二是演绎推理,三是类比推理。在这里,孔子是运用了演绎推理法,又称为三段论。三段论包含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根据三段论原理我们可以推断,这里隐含(或者说省略)的观点是三段论中的大前提,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推理形式,其完整的推理形式是:

      大前提:东蒙主不应该讨伐,邦域之中不必讨伐,社稷之臣没理由讨伐。

      小前提:昔者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颛臾在邦域之中,颛臾是社稷之臣。

      结论:所以,季氏不应该讨伐颛臾。

      在这个推理中,孔子提出了一种价值观假设作为大前提,如果它被大家普遍所接受和认可,结论就会成立。例如:我是人民教师,当学生遇到危险时当然应挺身而出保护学生。这个推理隐含的观点(大前提)是“人民教师在学生遇到危险时应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如果这个大前提不被接受,则结论不能成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抛下学生独自逃生的范美忠则不认可这个大前提,他对学生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其大前提是:自由和公平更重要,除了女儿不会为别人牺牲自我。小前提是:地震发生,有了危险。结论:所以他要先逃跑,不会为保护学生而牺牲自己。范美忠后来被人们批评,因为他所持的价值取向不为人们所接受,人们更愿意认为,作为教师,在危险来临时应先想到学生的安全。这其实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突。

      对孔子的价值观假设,冉有、季路是否赞同呢?两人并没有马上回应,而是在经过另一番交锋后冉有才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他同样隐含了一个价值观假设,我们把它找出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演绎推理形式:

      大前提:对季氏构成威胁的对象应该加以讨伐。

      小前提: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结论:应该讨伐颛臾。

      这一推论对孔子在第一段的推论提出了挑战。冉有没有直接反对“东蒙主不应该讨伐,邦域之中不应该讨伐,社稷之臣不应该讨伐”,而是提出颛臾会对季氏构成威胁。也就是说,他认为个人安全比政治秩序更重要。这是针对孔子的价值观假设提出的一个新的价值观假设。

      面对弟子的挑战,孔子不慌不忙,胸有成竹,打了一套组合拳,运用了演绎推理和溯因推理法来批驳冉有的价值观大前提,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观点。其演绎推理的完整形式是:

      大前提: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这时正面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可使远人来归附。其外在表现是财物平均、上下和睦、社会安定,至于财物多少、百姓多少都无所谓。)

      小前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摆出现状。)

      结论:冉有、季路没有按照“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辅佐季康子治理好国家。

      这一结论孔子没有说出,但是不言自明,冉有是听得出来的。孔子在这个推理中提出了新的价值观大前提,即以德治来让远人归附,批驳了冉有隐含的价值观大前提,即以武力征伐。孔子进一步指出,现在“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两个没有按照“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辅佐季康子治理好国家,因此,应该做的是以德治国,而不是用武力讨伐。

      紧接着孔子运用溯因推理法推出季康子要用武力攻打颛臾的根本原因。所谓溯因推理,由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逻辑学家皮尔斯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当现象与预期不符或感觉有矛盾时,比如新现象、异常现象的出现,要形成假设,进而用这个假设解释这些现象。如果这个假设确实能够解释这个现象,那么我们可以相信这个假设成立。

      孔子进行溯因推理的完整形式是:冉有、季路没有按照“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辅佐季康子治理好国家(或者说“远人不服”,没有“修文德以来之”),却在国内发动战争(“谋动干戈于邦内”),为什么会这样(出现了矛盾)?推测原因是季康子真正担忧的是鲁哀公会联合颛臾对付他(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所以,要讨伐、吞并颛臾来对抗鲁哀公。至此,孔子揭露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目的,指出了这一战争的非正义性,有力驳斥了冉有的辩护。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此文实是对“三桓”执国政(主要是季康子)的批评。

      四、推理中是否存在谬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了《季氏将伐颛臾》的论证逻辑。我们知道,孔子对弟子的批评和教育是遵循了逻辑思维规律的,并不是简单地说教和压服。孔子思想体系的形成暗含着对逻辑思维规律的认知和运用,这正是古代先哲的伟大之处。

      然而圣人的话并不意味着完全正确,作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应该具备独立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前面通过三次提问,我们弄清楚了孔子的观点和推理论证的过程,下面我们要进一步质疑他的推理中有没有存在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有许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推理需要以错误或问题的假设为前提才能成立”。如果能辨别出这种错误或假设的前提,就容易判断结论的正误了。

      第三段孔子演绎推理中的大前提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前提所表达的观点是运用溯因推理得出的结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一个结论,为什么会这样?“盖”表原因推测,即“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强调百姓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这里反映的孔子的观点是:社会不公才是社会动乱的原因,所以防止社会动乱,求得社会稳定的方法,应该是消除不公,亦即均贫富。

      “均无贫”表面上来看可以解决所谓“贫”的问题,因为没有“富”作对比,这是一种理解。要做到均,就要实行德治,寄希望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方案,但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做到,那些贵族和当权者们在哪朝哪代会不搜刮民财以自富?“德”之不行,则“均”不能实现,所以“贫”不能解决。因果关系在现实中不能成立,则由原因推出的结论(即解决方法)——“修文德以来之”(即“为政以德”的治国理想)自然不能成立。孔子的“不患贫而患不安”“为政以德”思想的片面性就显而易见了。孔子提出上述观点后,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对孔子的这一提法表示过怀疑;相反,对之服膺、发挥者甚众。管仲讲过,“衣食足则知荣辱”,虽然也有一定片面性,但他认识到解决“贫”还有一种方案是大家都富裕,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相对来讲,这种方法更有可行性。孔子没有讲,后世统治者将前者作为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以致重视农业而压制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德治而轻视法治,对后世遗患无穷。

      孔子对社会现象进行归因出现片面化的错误,然后得出了片面化的解决方案。孔子建立他的思想体系并不只是用溯因推理,还用了类比推理法。如《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这里就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意思是说君王“为政以德”之后,其他诸侯就会像众星环绕北极星一样尊奉这个君王。然而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这个类比推理只是形象地说明“德治”可能产生的效果,“众星共北辰”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能证明人类社会中“为政以德”和诸侯尊奉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其一。其二,这个类比推理也没有论证“德治”的可行性,即“为政以德”可能实行吗?又如何保证“为政以德”实行?孔子没有给出措施,遇到昏君孔子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明君的出现,然而明君是何等稀少,“为政以德”在历史上真是少有实现的时候。所以这个类比根本不能充分论证必须“为政以德”,更没有论证只能“为政以德”。可是孔子及其后世的尊奉者们却只讲“为政以德”,导致了盲目迷信圣人之言而理性精神缺失的后果。

      我国著名的逻辑学专家刘培育教授说,在人的各项素质中,逻辑思维素质是最基本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重要的。逻辑是关于正确思维规律和有效推理、论证的学问。一个人的逻辑思维素质高,将有助于他学习各种知识,特别是有助于把各种知识转化为智慧,转化为做事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事物的表象而迷信权威,沉迷于文字的精彩而忽视逻辑。我们在学习这些儒家经典时,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在逻辑层面认识其思想魅力的同时,更应认识其不足,而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

标签:;  ;  ;  ;  ;  ;  ;  ;  

批判性思维在儒家经典教学中的应用--以“纪志清”为例_季氏将伐颛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