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2-013-02
一、课题研究背景
1、课题的提出
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是文化传播也是创造文化之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学校更应以文化人、以物化人,用文化去熏陶感染,以收润物无声之效果。我校现有学生806人,其中留守儿童400多人,教师37人。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收益普遍低下,特困家庭多,留守儿童多,学生受到社区整体文化、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举止不孝不雅现象严重。通过开展“孝雅教育”,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感恩之心、善良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是加强未成年人礼仪教育和塑造未成年人健全的品格、提高文明素质的需要。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在开学伊始在全校启动“孝雅教育”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孝雅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个人基本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发端。雅,古人解释为“正也”,代表行为规范。开展“孝雅教育”,是提高未成年人文明素质的需要。
3、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校以“雅”为核心开展相关的德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有很多。有雅行教育、孝雅教育、卓雅教育、雅教育等。雅行教育由湖北省武汉市广埠屯小学于2003年率先推行,中央文明办把该校的经验作为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后,在全国获得很大反响。湖北省中小学掀起了开展雅行教育的高潮,有代表性的学校有:武汉市洪山区花山中心小学以开展“雅言、雅行、雅趣”为特色、麻城地区振东学校以“学雅规、立雅标”为特色等等。上述学校开展雅行教育的主要思路是:把德育融入校园文化、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儒雅博学、情趣高雅的人。综上所述,实验学校他们都为后继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以上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城市小学,其生源在人口构成和文化特征方面比较单纯一致,其家长群体的思想文化属于较高层次。但对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尤其是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学校,以及在家长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具有规范的行为习惯、高尚的人品道德、健全的人格等,如何在该类型学校内部和家庭中实行雅行教育等等,目前各校已进行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忽视。
二、课题内涵的界定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雅,古人解释为“正也”,代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孝雅教育”,其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将“德、才、行”三者的教育进行深度的融合和高度的统一。三、理论依据
1.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党对教育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雅行教育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未成年人的培养要把“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当作首要任务。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三、研究目标
总目标:践行“孝行成大德,雅行铸完美”
1、通过探索“孝雅”的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操作、管理方式,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共同体的“孝雅”教育模式体系,培养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才。
2、在研究过程中不单一依靠学校、教师,还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管理体系,三力合一。
3、积极探索并构建“孝雅”教育”学科课程渗透体系,把“孝雅教育渗透于学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本着“调查论证——制定方案——培训学习——分组实施——阶段反馈——活动实践——构建体系——总结提升——形成成果”的课题研究思路。以学科教学、雅行课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研究阵地,以培训促提高、以感悟强意识、以体验铸行为、以评价促内化的研究进程。课题组成员既合作有分工,结成一个“科研成长共同体”,有效保证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研究内容
“孝雅”培育的是人的内在品格,而显现形式是真实和具体的。“孝道”培育是有层次的:感谢、感激、感恩是一个逐步递进的心理体验过程。“雅行”养成也是有层次的:教养、教化、涵养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行为规范,所以在培养教育中更应遵循上述规律。
(一)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保障“孝雅教育”的稳步推进和有效实施。联系家长,联系社区,形成一个有学生、有教师、有家长、有社区参与的工作链条,通过多种维度来支撑我们“孝雅教育”思想的构建。
(二)、明确孝雅教育目标,保证孝雅教育得到落实。学校从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把“孝雅”教育目标按阶段化划分,分别由近期、中期、远期三各阶段来完成。学校制定了学生在校学习满6年为远期目标;每两年为一个中期目标:(1-2)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3-4)年级以规范教育为主。(5-6)年级以“孝道”教育为主;每学年为一个近期目标:学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各年级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活动,自主开发编写六个学年的孝雅教育校本课程,这样使得各年级孝雅教育内容专题化、规范化。
(三)孝雅教育应做到环境熏陶、行为引领、模式操作、矫正强化。
校园环境熏陶。在墙壁、走廊、橱窗、各室等地方精心合理地布置“孝文化”、“雅文化”的古今图画、名人警句、诗词歌赋等,通过全方位的环境布置,使学生受到熏陶、得到启发。
校园行为引领。
教师以“修德—修行—修教”为模式,加强修炼,规范从教,创新课堂,锤炼教艺,讲究实效,让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校园创建的文明人、社会进步的时代人。
为使孝雅教育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创建了“学孝、行孝、传孝”和“学雅规、练雅行、扬雅风”的孝雅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这套操作模式能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深化认知,主动践行孝雅。
<一>孝行教育操作模式:
(1)学孝。从诵读经典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从“四书五经”、古诗文和传统蒙学读本中精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编成《孝行读本》让学生诵读,弄清关于孝的内涵和意义;精选古代的经典孝行故事让学生展读,感受关于孝的真谛;开设“孝行专题课程”,让学生明白孝心是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的基础;开办“孝心之窗”,让学生交流学孝心得;建造“孝园”,展示古今孝子行孝事迹,让学生在孝行情怀中陶冶。(2)行孝。从贴近生活起步。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引导学生行孝,从开展家庭“五个一”的行孝活动开始,即对父母说一句体贴或感激的话;为父母做一件侍奉性的事;与父母谈一次心,;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节日为父母制作一件礼物。(3)传孝。让典型展示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习近平总书记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要弘扬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孝,就是弘扬孝德、孝心,就是要在学生的心田滋养这种精神。我们的做法是:定期评选小孝星,编孝星谱,挂孝星榜,让小孝星的事迹广泛传扬;设立孝行奖学金,进行鼓励;请道德楷模、“孝子”、“贤媳”作孝行报告,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自觉践行;在衡南电视台专门开辟《孝行、雅行在向阳》专栏,让媒体不断传播我们的孝雅教育活动情况,扩大先进典型的社会影响力。激励我们的学生更加自觉地行孝践雅。
<二>、雅行教育操作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1)学雅规。我们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精选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历代蒙学经典的相关内容,自编了《雅行七言志》、《雅行规范三字经》,翻印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作为雅行教育教材供学生学习,要求理解其基本意义并能背诵。
(2)练雅行。要求学生炼雅行“五项修炼”(即:炼心灵、炼行为、炼气质、炼脾气、炼个性),做到“七主动”(即:主动在学习上提问、主动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制止不良行为、主动帮助他人、主动协助老师工作、主动为班级服务),广泛开展“六个一”的活动(即:每天捡一次垃圾、主动扫一次地、见面互问一声好、晚睡前互道一声晚安、每周反省一次自己的不雅言行、每月参加一次公益劳动)。此外各班设立“雅行监督岗”,对学生在走路、上下楼梯、集合站队、大型活动、进餐、就寝等方面按雅行要求进行监督管理。
(3)扬雅风。定期开展“雅行形象大使”的评选活动,树立各类典型扬雅风,如“协作大使”、“诚信大使”、“快乐大使”、“保洁大使”等。各班根据“五个一”和“七主动”的要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孝、雅的讨论活动,每天自查一次不孝不雅行为,每周进行互评,查找身边和自身不孝、不雅的行为,每月班内推荐孝雅行标兵,评选孝雅之家。学校评选孝雅班级,不断强化教育成果。
(四)设置主题活动,创新孝雅教育常态。
教育在活动中进行,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我们在开展常规孝雅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还通过设置主题活动,创新孝雅教育的常态,突出孝雅教育的育人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1)庄严地升国旗。升旗仪式上,由一名优秀学生代表演讲并带领全校师生诵读经典。采取这种形式,让师生切实受到庄严的爱国教育,感受孝雅文化的神奇魅力。
(2)虔诚地过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标志,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润涵其间。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并抓住节日的契机,开展孝雅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中国心。
(3)用心地做“孝雅作业”。
这是一份特殊的“作业”,即每周放假,学校都按计划布置一个有明确主题的行孝践雅作业——“孝雅三个一”作业。假日结束,返回学校,在班上汇报交流,并提交家长的反馈意见。这份作业把孝雅教育延伸到家庭,创新了了孝雅教育的常态。
(4)严谨地学礼仪。
习近平总书记说:“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根据习主席的指示,近两年我们又突出抓了礼仪教育。实质上,礼仪教育就是孝雅教育的深化和拓展。
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本着“三抓”(抓小、抓细、抓实)、“五进”(进学校、进办公室、进课堂、进餐厅、进寝室)的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演示、评议,使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为形,成为深化孝雅教育的重要修炼过程。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分反思、调整,并提出改进意见且付之于行动。
2.案例研究法。把在孝雅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通过反思和感悟,形成研究案例,从中反映探究、摸索的过程和细节。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孝雅教育实践研究方面的成果,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六、研究原则
开展“孝雅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2、)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的原则;(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4、)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5、)日明一礼,日正一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孝雅”培育的是人的内在品格,而显现形式是真实和具体的。“孝道”培育是有层次的:感谢、感激、感恩是一个逐步递进的心理体验过程。“雅行”养成也是有层次的:教养、教化、涵养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行为规范,所以在培养教育中更应遵循上述规律。6、创新性原则。每月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适时召开课题的研讨会、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
七、课题研究对象、周期
本校1—6年级各班。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三年,即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
八、课题实施步骤和措施
1.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9月)研究准备,开题实施阶段。)
2.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8年9月)研究操作阶段
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请有关专家给以指导和帮助,并及时修正,充实课题方案,使实验不断深入。归纳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渗透雅行教育的新方法。
3.总结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2月)总结、结题阶段
在有关领导、专家指导下,进行教学实验总结,收集课题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十、组织领导。
九、课题组领导小组组长:张勋,副组长:陈勇、刘海军
课题组组长及课题主持人罗种棉校长,全面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为小学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功底,多次荣获市县名优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及省市级评比活动中获奖,并且成功地主持过省市级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
十、课题的科研保障
领导决策有保障。上学期开始,学校大力推行德育创新教育——雅行教育,本课题由中心学校校长任组长,从而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课题组强有力的支持,形成了全体师生参与,重点实施研究的格局,有利地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
科研经费有保障。本课题是学校的总课题,属于学校重点推出的品牌,学校将拨出专款,每年2万元。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保障,添置设备,购买资料,提供培训。
科研时间有保障:学校尽量减轻课题组成员的课业量,使它们有较充足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在排课程表的时候,把课题组成员的课程表排得相对集中,便于他们开展研究。
奖励机制有保障:我校将建立科研奖励机制,对在课题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于奖励,在年终考核、评先进、评职称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于适当的物质奖励,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十二、实验研究的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1、总结孝雅教育策略,撰写论文。
2、撰写成孝雅教育成果集。
3、召开教育研讨会。
论文作者:罗种棉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校论文; 孝行论文; 课题论文; 学生论文; 之心论文; 主动论文; 课题研究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