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滨海学校 胡周茹
摘要: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还在形成阶段,他们学习的第一步是模仿,因此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时,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模仿。首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紧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课堂提问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小朋友们的学习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小朋友们的学习往往就是凭着自己的天性来学习,喜欢什么科目不喜欢什么科目,在他们身上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其实孩子们还处在小学阶段,很多东西只要老师认真地、耐性地、风趣地、灵活地教学,使他们感觉课堂是有趣的,他们一般都会喜欢;一旦喜欢了,那么兴趣就会更浓。他们往往是喜欢什么科目就花很多时间和心思在那个科目上,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适时地教会他们一些学习的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孩子的潜力。一个孩子如果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感兴趣,才会不断地发掘出孩子内在潜力。小学语文的学习就是要重视小朋友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趣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要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要加强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只有孩子的学习兴趣浓了,就会有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激情,对事物充满着好奇,解决问题的欲望强烈,从而激励孩子亲自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使得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加强了,语言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显得更加的重大,因此,普及普通话,让新疆各民族人民都学习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语言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让他们一进入校园就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他们讲普通话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在生活中与他人有更广泛的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苦练普通话,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
另外,要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生活中懂得倾听是一种品德,是对他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那么在语文的课堂上,认真倾听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认真倾听是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训练思维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好办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吸取他人身上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方式,因此无论是语文教师讲课时还是其他同学发言时或是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共同谈论中,都需要去认真地耐心地倾听,集中精力,边倾听边思考,去努力了解他人讲话中的主要内容,能够抓住要点,并且可以做到转述。
三、课堂提问,丰富课堂形式
创设问题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鲜明的目的,它摒弃了传统的“问答式+单项训练”这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和名目繁多的习题训练,以生动鲜明的形象,让学生身处具体场境,形象逼真。
在语文学习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陷”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但经过思考后往往又能豁然开朗,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种解决困惑后的成功就是学习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产生再学习冲动的动力源。由于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步步登高,而创设又简单易行,因此,这种方法我在课堂上经常运用。
如在学习《船长》一课时,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临危不惧的船长如何处理这异常紧急情况的?课文末尾写船长哈尔威有什么深意?问题不多,却囊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课文的标题。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要精干,不能太琐碎,有时可以提出一个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文、精心设计,以最少的问题精准地表达课文内容。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一定非得教师亲自动手,有时可以交给学生。学生设疑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两点:因为疑问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这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一边设疑一边在讨论中释疑,而这种释疑正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新课标一直要求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法,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学生设疑则完全符合新课标这一理念。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投影显示参考答案,当学生看到答案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只有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发,切实把握学生的主体作用,带领学生要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今后更广阔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孙世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倪广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文教资料,2007(35).
论文作者:胡周茹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