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论文文献综述)
孟晨曦[1](2021)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吴思铭[2](2021)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城镇化进程加快与人口老龄化加剧、“城乡倒置”的城乡老龄社会格局、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冲击以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四个方面作为背景,并对社会保险和居民主观福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接着,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2018),结合劳动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的主观福利为出发点,结合农村居民生活状态的变化情况,用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指数两个变量来反应农村居民的主观福利状况;将控制变量分为个体特征变量、身体健康状况变量、家庭环境变量三大类,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估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居民的抑郁指数水平影响,构建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从四个不同维度: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将农村居民进行分组,以识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不同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最后利用中介变量劳动供给强度和家庭人均消费来检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参保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对降低抑郁指数水平也有显着的效果。同时发现不同性别人群的政策实施效果存在异质性特征,对农村男性居民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对其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指数水平均没有明显改善。对农村女性居民来说,均有明显改善。不同婚姻状况人群中,在抑郁指数方面无配偶等婚姻状态的人群的政策效果更显着,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则不存在婚姻异质性特征。在不同健康状况人群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对降低患慢性病人群的抑郁程度产生了显着影响,同时对提高其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中,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有显着效果。劳动供给强度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家庭人均消费则没有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本文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应向农村女性倾斜;要充分发挥农村村委会在调解婚姻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尽快完善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体制,形成管理合力;提高养老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对于保持良好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要加大对其的工作激励力度。
徐浙宁[3](2020)在《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基于2019年"全国城市发展指数"、2011年和2019年青年发展的相关调查数据,探究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发展水平与青年生活满意度之间并非线性关系;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先随城市发展水平而提升,城市发展显着促进了青年的生活满意度;但城市发展超出一定水平后,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不再显着;城市发展水平越高,生活于其中的城乡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差异越大;城市发展水平同户籍、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微观社会人口学变量共同作用于青年的生活满意度。
蔡华俭,黄梓航,林莉,张明杨,王潇欧,朱慧珺,谢怡萍,杨盈,杨紫嫣,敬一鸣[4](2020)在《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个多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快速社会变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探讨了中国人在十多个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包括文化价值、人格特征、自我建构、人际信任、幸福感、情绪、动机、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总体上,这些研究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倾向:(1)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2)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日渐衰落,但其部分仍在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3)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些具体的变化还包括:中国人的一般信任在下降、幸福感先下降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升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升降不一致、总体的负性情绪在增加、性观念更为开放和包容等。未来的研究应在广度(内容、领域)和深度(原因、机制和过程)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努力建构能同时解释心理和行为变化一般规律及中国人的变化独特性的理论。
王富乙[5](2020)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要、兴国之策、更是一个民族兴旺、社会发展的标志。而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理应受到教育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社会飞速前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深刻的认识到,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方面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实现更加重要。追求幸福,追求心理层面的满足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权利,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幸福感状况深远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当前农村中小学中,基于教学设施落后、教师待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幸福感危机持续已久且难以改善。农村教师的幸福感无从谈起,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难以激起。但目前教育部门和学校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和降低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从而提高其幸福感的方法。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目前对于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多是单一变量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师这一群体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三者变量研究目前还未检索到。因此本人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350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主观幸福感情况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进而更深入了解当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情况,寻求积极地干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整个研究主要围绕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差异性及相关分析;职业认同中介效应检验三个部分。综合研究结果与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整体水平较高,其在年龄和授课对象变量上存在差异性,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其在性别、学历、职称和授课对象变量上存在差异性,职业认同整体水平较高,其在授课对象变量上存在差异性。(2)教师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教师的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正向相关。(3)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职业认同来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职业认同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着,且为部分中介作用。(4)在社会支持六个支持来源中,同事支持、家人支持、家长支持、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显着,职业认同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支持与学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不显着,其主要是通过职业认同中介变量来实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杨均华[6](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周子雄[7](2020)在《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家庭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吉林省长春市位处东北地区腹地,建国后一直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目前经济南北发展地区间的不平衡,北方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明显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金融市场则表现的更加疲乏。本文对长春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研究,可以指导长春市家庭更加有效的选择金融资产选择,同时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政策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对长春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决策者发放问卷,进行实地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与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展开研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通过文献综述来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寻找并建立本文的研究路线和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随后总结了支撑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开始进行问卷的设计与实施与描述性统计性分析,同时从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总量与结构两方面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第四部分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投资比例。第五部分通过各类金融资产的选择与金融资产收益的关系来评价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效果。最后根据前文统计性分析与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从政府、金融机构与家庭层面分别提出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发现:风险类金融资产方面,男性、职业收入来源越稳定、家庭健康状况越好的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决策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类金融资产,相应资产的投资比例也更大;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更愿意选择风险类金融资产,当家庭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对媒体信任度越高、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信任度越高、教育满意度越高、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居住社区生态环境满意度越高,更愿意选择风险类金融资产;对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信任度越高、对经济形势预期越乐观、对就业情况预期越乐观则有利于促进家庭提高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比例。非风险金融资产方面,当家庭有房屋租赁、有房屋负债时,更倾向选择非风险类金融资产;对政府监管信任度越高、对经济形势预期越乐观、对就业情况预期越乐观、医疗满意度越高,更倾向选择非风险类金融资产;周围亲戚也投资相关非风险性金融资产,则自身选择非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概率会更大。工作稳定性和健康程度均和非风险金融资产的选择呈负相关。对政府监管部门信任度越高,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程度越高可以增加非风险类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对经济形势预期越乐观、对就业情况预期越乐观、对未来收入分配预期越乐观都能增加非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对医疗保障满意度越高、对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更能增加储蓄类非风险性金融机构的投资比例。长春市家庭拥有自有房产或与房产相关的负债时对各类金融资产的选择都有挤出效应;长春市家庭在各类金融资产的选择上都容易受到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具有羊群效应;最后,仅参与非风险金融市场的家庭单位金融产品收益最高;单独选择风险类金融产品的单位收益最低,依然为正收益,但低于二者均参与的家庭。这意味着对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程度越深的家庭,得到的金融投资收益相较于投资保守的无风险市场参与者更低,即风险金融市场的参与并未增加家庭的金融收益。
徐文凤[8](2020)在《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度及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心肺耐力是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评价的核心要素,由于心肺耐力测试要求高,西藏原有科研条件有限,客观测量数据来分析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研究较少。科学准确的测量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为研究儿童青少年在高原环境下健康生长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20米折返跑在高原地区测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科学性、可行性;采用实测方法了解并掌握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分析体质、行为方式等因素对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拉萨市70名11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20米折返跑和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测试,检验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有效性。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拉萨市918岁在校学生共1644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20米折返跑、体质与健康测试,以及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23.0进行统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用于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用于检验组间差异,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相关因素,p<0.05认为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效度试验中,20米折返跑推测最大摄氧量为39.2ml/kg·min,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试验测试的最大摄氧量为40.1 ml/kg·min,两种测试方法的相关系数为r=0.658。2.20米折返跑测试西藏儿童青少年VO2max均值为39.8 ml/kg·min。其中男生(41.8 ml/kg·min)高于女生(37.9 ml/kg·min);藏族儿童青少年(40.2ml/kg·min)高于汉族(38.7 ml/kg·min)。随年龄增长,西藏儿童青少年的VO2max持续下降。3.社会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年龄、民族与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各指标存在显着性相关。4.生理指标中,静息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与20米折返跑Laps、MAS和VO2max呈负相关;血红蛋白含量与20米折返跑Laps和MAS呈正相关。5.身体素质指标中,50米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对20米折返跑Laps、MAS和VO2max的影响有显着性,其中50米跑时间的影响程度最高。6.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肺活量与心肺耐力指标呈显着正相关。7.身体形态指标分析显示,骨骼肌质量、体重、体脂率、身高对VO2max有显着主效应。8.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心肺耐力指标呈显着正相关;上学日和周末久坐行为时间与心肺耐力指标相关性不显着。9.生活满意度、父亲职业趋近于体力劳动者与心肺耐力呈显着正相关。结论1.20米折返跑可以作为在高原地区测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有效方法。2.西藏儿童青少年的CRF低于平原地区和全球平均水平。3.血红蛋白含量、肺活量、立定跳远成绩、骨骼肌质量、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计时间与CRF呈显着正相关,体脂率、50米跑时间与CRF呈显着负相关。
徐小芳[9](2019)在《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于以往学术界对功利主义幸福最大化的指责和否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幸福感,并尝试构建各种幸福指标量化幸福。现在幸福感不仅是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应用在衡量评估政策效果中的新方法。很多学者实证研究了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公共支出规模越大,居民报告的幸福感越高。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这种正向影响取决于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还有学者认为在考察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时不应该忽略个体在收入、教育、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区域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会对居民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其影响结果受到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居民的个体特征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幸福的向往愈加强烈。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国政府和学者完善发展了民生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自从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重发展民生以后,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倾向有目共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民生领域依然积累了很多欠账。面对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民众迫切希望政府能改变这种民生困境,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的均衡发展。如何使民生财政支出更好更有效率地为民众服务,以及如何更大程度地让民众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为了民生财政支出最需要实现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公共支出影响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评述,明确民生财政支出的概念及支出范围。第二,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产生的直接影响。具体来说,考察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以及各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以及影响分布。第三,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具体来说,从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入手,分别考察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中介作用。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幸福经济学的发展、公共支出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中国扩大民生财政支出的社会背景等方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在阐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部分。首先,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梳理了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再次,梳理了三条作用机制影响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三章,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部分。首先,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财政政策和民生财政政策演变,归纳了2000年以来民生财政支出及各分项的发展变化趋势。其次,回顾了2003年以来中国国民幸福感的变迁以及国内幸福感的研究动态。再次,概括了幸福感在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介绍了民生财政支出与三条作用机制以及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第四章,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与分布。为了检验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第四章使用CFPS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以及影响分布,并按地区、城乡、性别等分组检验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在计量方法上,选择使用混合OLS、面板有序probit、随机效应、固定效应以及面板分位数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到第七章,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这个部分检验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具体来说,从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找到并检验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这三条路径的间接传导作用。这部分主要使用了逐步回归与面板联立方程等数学方法。此外,也按地区、城乡、性别等分组对比了作用机制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民生财政支出会显着提升国民幸福感,其中对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2)民生财政支出对幸福感越高的人群积极影响越大,而且民生财政支出对中等收入人群的积极影响要显着高于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3)不同民生财政支出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教育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最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当期对国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医疗卫生支出与住房保障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当期和滞后一期不一致。(4)收入不平等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起到了遮掩效应,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起到了中介作用,这种遮掩或者中介作用也存在地域和城乡差异。其中,收入不平等的遮掩效应对东部地区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对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更大,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对东部地区影响更大,但是城乡差异不明显。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社会现实,本文提出了促进民生财政支出以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1)坚持民生财政支出以人民群众的偏好需要为导向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专家论证制度和民意表达机制。(2)加大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切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说:优先发展教育,增大教育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关切中低收入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稳定房地产产业部门,建设住房保障的长效作用机制。(3)兼顾不同幸福感人群的不同需要,兼顾区域和城乡的社会现实,避免多而无效,使民生财政支出真正能惠及全体人民。
庞洪伟[10](2019)在《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被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重视。1995年之后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截止到2010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追赶阶段,期间经历了国企改革、教育医疗市场化、价格改革,城市贫困问题才逐渐受到关注。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本文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80%左右,基本完成城市化。未来三十年,城市将集聚中国80%左右的人口,城市贫困问题将成为中国贫困治理的重点,城市贫困治理不同于农村扶贫,影响因素复杂、治理成本高、扶贫难度大。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之所以没有被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重视,是因为忽视了城市贫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对中国城市贫困认识不充分、对城市贫困后果估计不足,城市贫困将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城市贫困的预防和治理研究,一方面,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同时中国工业化也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如果对城市贫困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为有效预防和治理中国城市贫困,我们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贫困治理的建议。本论文聚焦于城市贫困的后果和成因分析:首先,梳理了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贫困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其次,用较为有效率的动态贫困分解法,分析中国城市贫困变动的宏观原因,用双边随机边界前沿法探讨影响城市流动人口收入的因素,并从贫困者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本论文可分为五部分,包含八个章节,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本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结合国内外关于城市贫困的文献,基于中国城市发展所处背景,以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为切入点,讨论中国城市贫困的预防和治理问题,最后介绍本文具体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第2、3章):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现状和趋势。本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2章介绍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第3章介绍了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和趋势。第2章本文研究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基于两个大背景,一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期,二是中国的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取得成绩的同时,深入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几个误区。其次分析中国工业化追赶阶段累积的各类社会矛盾,以及工业化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给城市贫困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回顾了中国城市贫困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城市贫困呈现出的新特点。第3章基于收入贫困、资产贫困和精神贫困三种贫困类别,分析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状况,重点分析了城市居民家庭资产贫困和精神贫困测算方法及贫困发生率,最后对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贫困规模进行了预测。第三部分(第4章):城市贫困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本部分首先分析了贫困对城市常住人口心理、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发现贫困给贫困者带来负面心理影响,导致贫困者做出不利于长期发展的经济决策,使贫困者陷入贫困陷阱。之后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发现在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受贫困心理影响后,家庭社交支出决策对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对未来生活信心、主观社会地位、家庭和谐等主观福利影响较严重,不利于家庭摆脱贫困。第四部分(第5、6章):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本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5章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以及第6章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第5章首先介绍了贫困动态分解方法的优势,并用动态贫困分解方法对中国城市贫困变动原因进行分解。其次,从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视角,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博弈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宏观层面上提高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避免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第6章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构造城市家庭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分析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并分析不同贫困标准,以及不同综合经济区城市贫困的异质性。第五部分(第7、8章):第7章根据以上对城市贫困后果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中国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城市贫困治理思路。第8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融合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贫困文化论,分析城市贫困对家庭成员心理、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城市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预防城市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减弱城市贫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丰富了城市贫困治理的理论。(2)用较为有效率的动态贫困分解法,对中国城市家庭贫困变动的原因进行分解,这种贫困分解方法的优势在于分解结果不包含残差项和交叉项,并且能克服贫困标准不一致和数据缺失等问题,能够较为准确的分解出中国城市贫困变动的宏观原因。城市中流动人口工资收入能否持续稳定,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质量,本文从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视角,基于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制约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提高的因素。为政府部门提高城市化质量、城市贫困治理提供依据。(3)用城市居民家庭面板数据分析了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但家庭和社区特征中一些变量不随时间变动,不适用于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得到较为可信的城市贫困微观成因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贫困标准下家庭贫困的成因,以及不同地域城市贫困的异质性,为城市贫困微观治理提供依据。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数据的限制,城市贫困规模预测不够理想。如测算家庭资产贫时,CFPS数据中家庭资产分类不够细且资产数据质量不高。精神贫困也只涉及到家庭成员对生活、工作、社会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家庭成员主观情绪几个方面,对资产贫困率和精神贫困率测算较为粗糙。第二,本文分析了贫困对城市居民心理和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由于缺乏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影响的直接数据,本文没有进行实证检验。第三,本文运用了贫困动态分解方法对中国城市贫困变动进行分析,但由于城市家庭样本量不大,城市贫困动态分解的解释力受限。
二、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论文提纲范文)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简要评述 |
2.2 城乡居保政策的相关理论机制分析 |
2.2.1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
2.2.2 公共政策认同理论 |
2.2.3 时间分配理论 |
3 相关概念界定及政策概述 |
3.1 相关概念 |
3.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3.1.2 主观福利 |
3.2 政策概述 |
3.2.1 城乡居保政策的发展历程 |
3.2.2 政策发展现状 |
4 数据的来源与变量选取 |
4.1 数据来源 |
4.2 变量说明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中介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样本的筛选 |
5 城乡居保政策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实证研究 |
5.1 模型设定 |
5.1.1 关于生活满意度的模型设定 |
5.1.2 关于抑郁指数的模型设定 |
5.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1 自变量描述 |
5.2.2 因变量描述 |
5.2.3 控制变量描述 |
5.3 回归分析 |
5.3.1 城乡居保政策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5.3.2 城乡居保政策对抑郁水平的影响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不同性别人群异质性分析 |
5.4.2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异质性分析 |
5.4.3 不同健康人群异质性分析 |
5.4.4 不同收入水平异质性分析 |
5.5 影响机制分析 |
5.5.1 关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
5.5.2 关于抑郁水平的中介效应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 |
(二)变量 |
1.自变量 |
2.因变量 |
3.其他相关变量 |
(三)数据处理 |
三、结果分析 |
(一)城市发展与青年生活满意度 |
1.城市发展水平不同,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着差异 |
2.城市发展水平与青年生活满意度并非线性关系 |
3.农村流动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偏低;城市发展指数越高、城乡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差异越大 |
4.城市发展速度与青年生活满意度也非线性关系 |
(二)城市发展水平与社会人口学变量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共同作用 |
1.相关社会人口学变量与青年生活满意度显着关联 |
2.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人口学变量与城市发展指数对生活满意度的共同作用不同 |
3.城市发展指数不高于“拐点”时,户籍、年龄与城市发展指数互为调节变量 |
四、结论与讨论 |
(4)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研究背景和基础 |
1.1 时代背景 |
1.2 理论框架 |
1.3 方法范式 |
1.4 历史演进 |
2 主要研究及发现 |
2.1 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
2.2 自我的变化 |
2.3 人格的变化 |
2.4 情绪的变化 |
2.5 动机的变化 |
2.6 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变化 |
2.7 幸福感的变化 |
2.8 心理健康的变化 |
2.9 信任的变化 |
2.1 0 关系及其作用的变化 |
2.1 1 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
3 讨论 |
3.1 主要发现与启示 |
3.1.1 中国人心理与行为变化的主要发现及其启示 |
3.1.2 中国人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复杂性及其启示 |
3.1.3 中国人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基本趋势及其启示 |
3.2 未来研究方向 |
3.2.1 拓展现有研究领域和内容 |
3.2.2 加强对心理构念本身内涵变化的研究 |
3.2.3 加强对不同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变迁的研究 |
3.2.4 加强对导致文化与心理行为变化背后原因的研究 |
3.2.5 加强对社会变迁影响文化心理的过程和机制的研究 |
3.2.6 努力构建适合中国的更具解释力的理论 |
4 结语 |
(5)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 |
1.1.2 现实中农村教师幸福感相对不高 |
1.1.3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其保障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教师主观幸福感 |
2.1.1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
2.1.3 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
2.2 教师社会支持 |
2.2.1 教师社会支持的内涵与特征 |
2.2.2 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
2.2.3 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
2.3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
2.3.1 职业认同 |
2.3.2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
2.3.3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
2.3.4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现状 |
2.4 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
2.4.1 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
2.4.2 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研究 |
2.4.3 教师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
2.4.4 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
2.5 现有研究不足与研究空间 |
2.6 相关概念界定 |
2.6.1 教师职业认同 |
2.6.2 社会支持 |
2.6.3 主观幸福感 |
2.6.4 农村中学教师 |
3 研究设计 |
3.1 被试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教师社会支持量表 |
3.3.2 教师职业认同量表 |
3.3.3 主观幸福感量表 |
3.4 研究假设 |
4 研究结果 |
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
4.1.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
4.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
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 |
4.2.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
4.2.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
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现状 |
4.3.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
4.3.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
4.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 |
4.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的相关关系研究 |
4.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 |
4.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研究 |
4.5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1 社会支持总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2 家人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3 领导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4 同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5 学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6 家长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4.5.7 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与讨论 |
5.1.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
5.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与讨论 |
5.2.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
5.2.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状况分析与讨论 |
5.3.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
5.3.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各维度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
5.4.1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
5.4.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分析 |
5.4.3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
5.5 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2.1 保持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 |
6.2.2 注重三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 |
6.2.3 发挥职业认同的有力中介作用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工程 |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
2.1.5 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
2.3.3 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方法说明 |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5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构建 |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6.3.3 贫困判定标准 |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
6.3.5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2.1 变量设置 |
7.2.2 统计性描述 |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3.2 方法说明 |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7)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 |
2.1.2 家庭金融资产 |
2.1.3 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大收入假说 |
2.2.2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三章 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统计性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3.1.1 问卷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1.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1.4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3.2 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统计性分析 |
3.2.1 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总量统计分析 |
3.2.2 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的结构统计分析 |
第四章 长春市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模型建立 |
4.1.2 变量选取 |
4.1.3 实证结果 |
4.2 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投资比例实证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变量选取 |
4.2.3 实证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春市家庭非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家庭非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变量选取 |
5.1.3 实证结果 |
5.2 家庭非风险性金融资产选择的投资比例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变量选取 |
5.2.3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效果评价 |
6.1 模型设定 |
6.2 变量选取 |
6.3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议 |
7.1 微观层面 |
7.1.1 金融机构 |
7.1.2 家庭 |
7.2 宏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度及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心肺耐力定义 |
2.2 心肺耐力的测试方法 |
2.2.1 直接测试法 |
2.2.2 间接测试法 |
2.3 心肺耐力的影响因素 |
2.3.1 遗传因素与运动训练 |
2.3.2 性别和年龄 |
2.3.3 营养和身体发育水平 |
2.3.4 身体活动 |
2.4 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现状 |
2.4.1 国内研究现状 |
2.4.2 国外研究现状 |
2.5 20 米折返跑测试心肺耐力的研究进展 |
2.5.1 20 米折返跑起源 |
2.5.2 20 米折返跑测试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
2.6 西藏儿童青少年研究现状 |
2.6.1 西藏儿童青少年体质研究现状 |
2.6.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现状 |
2.7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效度试验 |
3.1.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20 米折返跑测量最大摄氧量的效度 |
4.1.1 受试者基本特征 |
4.1.2 20 米折返跑结果 |
4.1.3 逐级递增负荷试验结果 |
4.1.4 两种方法测量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 |
4.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 |
4.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状况 |
4.3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 |
4.3.2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生理指标因素 |
4.3.3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体质指标因素 |
4.3.4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身体活动因素 |
4.3.5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久坐行为因素 |
4.3.6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家庭相关因素 |
5 讨论与分析 |
5.1 高原环境下20米折返跑测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科学性 |
5.1.1 有效性 |
5.1.2 可行性 |
5.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现状分析 |
5.2.1 心肺耐力总体水平 |
5.2.2 心肺耐力水平的民族差异分析 |
5.2.3 心肺耐力水平的年龄变化趋势分析 |
5.3 不同因素对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的影响 |
5.3.1 生理指标因素 |
5.3.2 体质指标因素 |
5.3.3 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因素 |
5.3.4 家庭相关因素 |
6 结论 |
7 创新与局限 |
7.1 创新点 |
7.2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9)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 |
2.1 民生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支出的“民生”导向 |
2.1.2 民生财政支出的概念界定 |
2.2 国民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
2.2.1 国民幸福感的概念与衡量 |
2.2.2 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2.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 |
2.3.1 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理论依据 |
2.3.2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2.3.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分布 |
2.4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效应 |
2.4.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理论依据 |
2.4.2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收入分配 |
2.4.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经济增长 |
2.4.4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居民消费 |
第三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3.1.1 中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变 |
3.1.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政策演变 |
3.1.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特征、影响因素及现状 |
3.2.1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2 中国国民幸福感在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应用 |
3.2.3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3.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3.3.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3.3.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3.3.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第四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与分布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计量方法与模型选择 |
4.2.1 计量模型设定 |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4.3.2 民生财政支出各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4.3.3 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4.3.4 稳健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收入分配 |
5.1 民生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
5.2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
5.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分析结果 |
5.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5.3.2 收入分配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效应 |
5.3.3 收入分配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经济增长 |
6.1 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
6.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
6.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 实证分析结果 |
6.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6.3.2 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 |
6.3.3 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居民消费 |
7.1 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
7.2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
7.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7.3.2 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 |
7.3.3 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研究的政策建议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的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贫困研究视角的演变 |
1.2.2 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识别和特征 |
1.2.3 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 |
1.2.4 中国城市反贫困措施 |
1.2.5 文献评述 |
1.3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背景 |
2.1 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1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背景 |
2.1.2 中国城市化取得的成绩 |
2.1.3 中国城市化的误区 |
2.2 中国工业化自主创新阶段的城市贫困 |
2.2.1 中国工业化追赶阶段的成就与遗留问题 |
2.2.2 中国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 |
2.2.3 工业化自主创新给城市贫困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2.3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与特征 |
2.3.1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 |
2.3.2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及趋势 |
3.1 引言 |
3.2 城市贫困基本状况分析----基于收入/消费视角 |
3.2.1 城市家庭样本分布情况 |
3.2.2 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
3.3 城市居民资产贫困状况分析 |
3.3.1 资产贫困内涵和分类 |
3.3.2 资产贫困的度量方法 |
3.3.3 中国城市家庭资产贫困分析 |
3.4 城市居民精神贫困状况分析 |
3.4.1 精神贫困的内涵 |
3.4.2 精神贫困识别 |
3.4.3 精神贫困分解 |
3.4.4 精神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 |
3.5 中国城市贫困规模预测 |
3.5.1 中国城市化进展情况 |
3.5.2 中国城市化率预测 |
3.5.3 中国城市贫困规模预测 |
第4章 城市贫困导致的后果 |
4.1 引言 |
4.2 贫困自我加剧的机理 |
4.2.1 贫困对贫困者经济行为的影响 |
4.2.2 贫困对贫困者心理的影响 |
4.2.3 贫困的心理后果对贫困者经济行为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贫困心理对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 |
4.3.1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3.2 城市家庭样本介绍和主要变量选取 |
4.3.3 贫困心理对城市居民家庭成员主观福利影响机制 |
4.3.4 小结 |
4.4 结论 |
第5章 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 |
5.1 引言 |
5.2 城市贫困宏观成因的动态分解 |
5.2.1 现有贫困分解方法存在的不足 |
5.2.2 动态贫困分解理论模型 |
5.2.3 动态贫困分解的优势 |
5.2.4 中国城市贫困动态分解 |
5.2.5 小结 |
5.3 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宏观影响 |
5.3.1 城市流动人口工资博弈模型 |
5.3.2 城市流动人口数据说明和变量选取 |
5.3.3 流动人口工资博弈能力实证分析 |
5.3.4 小结 |
5.4 结论 |
第6章 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 |
6.1 引言 |
6.2 城市贫困微观成因的实证检验 |
6.2.1 城市居民家庭数据说明及变量选取 |
6.2.2 城市居民家庭贫困成因模型设定 |
6.2.3 城市居民家庭贫困微观成因实证检验 |
6.3 不同贫困标准下城市家庭贫困成因对比分析 |
6.4 不同地域城市贫困微观成因的异质性 |
6.5 结论 |
第7章 中国城市贫困预防和治理的建议 |
7.1 城市贫困治理的宏观视角 |
7.1.1 城乡融合促进中国城乡贫困治理 |
7.1.2 动态监测城市相对贫困 |
7.1.3 城市贫困区域综合治理 |
7.1.4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
7.2 城市贫困治理的微观视角 |
7.2.1 削弱贫困对贫困者心理的影响 |
7.2.2 重视城市家庭资产贫困问题 |
7.2.3 自下而上的城市贫困治理 |
7.2.4 提高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质量 |
第8章 全文总结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孟晨曦. 辽宁大学, 2021
-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D]. 吴思铭.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城市发展对青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徐浙宁. 青年研究, 2020(05)
- [4]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J]. 蔡华俭,黄梓航,林莉,张明杨,王潇欧,朱慧珺,谢怡萍,杨盈,杨紫嫣,敬一鸣. 心理科学进展, 2020(10)
- [5]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D]. 王富乙. 河南大学, 2020(02)
- [6]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长春市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研究[D]. 周子雄.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度及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D]. 徐文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0(08)
- [9]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D]. 徐小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庞洪伟.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