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颖
双辽新型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136400
【摘 要】目的:分析与探究个性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 年4 月—2015 年4月期间入院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 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运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法,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有关生存质量效果方面的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分析与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前的生存质量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观察与分析得出,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手段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方面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在减少了治疗所用时间的同时,提升了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354-01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多发于老年人群,并且病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从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来看,除了年龄因素外,脑力运用过度、食盐量过大以及体重超标都可能导致其发生。鉴于该疾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直至病情的加剧,各种症状开始逐渐出现,比如:恶心、头痛、实力下降、昏迷等,同时诸如心梗、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也与其密切相关,直接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因此,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可谓十分关键,个性化延续护理通过以家访、电话等形式,对患者的起居生活提供了有保障的延续服务,有益于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一定临床实用性。本研究将我院在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期间入院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 例,对两组患者的有关生存质量效果方面的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我院在2014 年4 月—2015 年4 月期间入院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3 例,女性患者有17 例。年龄范围是22~79 岁,平均年龄为(55±5.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2 例,女性患者有18 例,年龄范围是23~78 岁,平均年龄为(56.2±5.1)岁。以上全部患者都经过细致地常规性检查确诊,都符合关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不存在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在进行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比较之后,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一定可比性。
1.2 干预护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作为指导和依据,进而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手段,在具体的执行内容及实施方案方面,主要为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对参与个性化延续护理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和考核,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护理技能,在培训中注意对工作人员个性化延续护理理念的认知教育以及在家访、电话实际工作中方法的规范,最后予以有效考核,保证一定的护理质量。第二,在出院后,对两组患者给予等量的降压药物服用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为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做好登记记录,同时告知其正确的康复用药方法、日常饮食注意及运动须知等事项,并叮嘱按时进行疾病复查;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方法,要求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将制定好的健康评估表及时做好填写,等患者出院后,依照这张表格把患者在1 天内的有关饮食和身体、情绪指标方面的情况进行真实有效记录,进而在第2天实施回收反馈管理,为个性化延续护理服务提供内容,随后在第3天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询问掌握患者在药物服用治疗后的症状反应,当一星期过后,则以家访的方式,测定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果遇到心理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应该给予心理疏导护理,引导家属增加对患者的关心照顾程度,最后在患者复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进一步在其生存质量方面加以调查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以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主,对两组患者从生理机能、精神、情感、精力、健康情况、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分数的高低成正相关,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分数的增加而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2.0 实施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 检验,用 ?x ±s 表示,P<0.05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个性化延续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实施统计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观察指标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生理功能和身体疼痛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观察指标方面,观察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所示。
3 讨论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高血压是其中极为关键的诱因之一。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身体中的脑、肾、心等器官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造成大多数患者难有高质量的生活。特别针对已经出院的患者来说,由于护理的不到位以及对药物的依赖性,使得患者的病情症状变化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控与掌握,导致血压出现不稳,影响康复治疗效果。在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方法,不但可以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延续对患者的辅助治疗,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从身心两方面调节、改善了患者的状态和机能,增强了其主动积极性,从而真正提高了高血压疾病的护理疗效。
从本次研究看出,在经过个性化延续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实施统计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观察指标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生理功能和身体疼痛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观察指标方面,观察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观察组所采用的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高血压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非常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吉云兰,崔秋霞,单君,沈雁波,沈王琴.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1401-1403.
[2]穆文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27:5712-5713.
[3]汪才侠.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05:125-127.
[4]刘碧.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现代养生,2015,04:209-210.
[5]余利娜.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10:122-123.
[6]李慧莹.个体化延续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8:178-179.
论文作者:康颖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患者论文; 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个体化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