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在装修装饰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使建筑装修装饰企业能够快速进行发展。新形势下,建筑装修装饰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盘考虑施工设计以及与装饰装修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在保障装修效果满足居民需求的前提下,还能实现实用的目标,以促进整个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稳固发展。
关键词: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措施
1导言
伴随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日常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与之相应的,人们对装饰装修施工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装饰装修施工技术质量的优劣对建筑物整体美观有直接影响,因此,有关人员必须对其关键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掌握,并做好控制工作。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特点与原则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材料比较丰富,新材料应用逐渐增多,虽然这些新材料应用能够增加建筑物审美效果,但在材料使用前必须做好分配、运输与质检等工作,保障材料施工质量。装饰装修施工周期一般较短,施工人员通常需要交替施工赶工期,要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建筑物周围环境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围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管理方面,施工人员需要遵循整体设计理念,通过统一施工方案保障施工过程顺利。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必须控制搭设的辅助平台整体稳定性。
3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3.1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优化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为装饰装修施工质量提供保障。结合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施工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需要涵盖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方面,通过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和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要点,从整体提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规范性及合理性,实现精细化管理。以某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为例,施工单位将装饰装修施工各个工序的施工责任落实于具体施工人员中,比如,施工过程中水电路未使用机器开槽、吊顶内电线未使用穿线管、塑钢板吊顶未使用木龙骨等措施,均对施工人员进行罚款处理,有效提升了施工人员对装饰装修施工规范的重视,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
3.2完善装修装饰技术手段
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事前工作实施上,在核对施工图纸的基础上优化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施工合同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自身的工作条件,从基本的入手,确定每一个分项的工程都能纳入到施工范围内部。针对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在具体的施工工艺标准上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个施工步骤都能掌握在正常的施工范围内。结合技术交底工作,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最后施工质量能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能够满足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对质量检查工作进行科学论证,在任何一道施工工艺的具体实施情况提出不同的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3加强对质量管理要点的控制
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优化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对质量管理要点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控制方法,确保施工人员、技术、材料和设备符合施工要求,提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质量。本节主要以某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为例,分析其质量管理要点的控制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提高对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图纸的管控,在开展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开展图纸会审及设计优化工作,邀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业主方等主体,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计图纸符合业主要求,满足各项标准规范;然后,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监管工作,主要包括出厂和入场前的抽检、施工现场的仓储管理和运维管理等,确保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特别是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常用的吊顶灯和门窗等材料,其性能会对建筑使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要重点控制其质量;最后,施工单位需要注重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环保性能,在保障装饰装修工程不超预算的基础上,选择新型环保材料和高效施工设备,提升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的环保效益。
3.4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关键技术控制
3.4.1吊顶施工
当前最为常见的吊顶施工技术主要为自接式吊顶以及悬吊式吊顶,其中后者为我国民用建筑中最常使用的吊顶技术。吊顶施工部门在实际勘测吊顶施工范围中管道标高以及建筑项目净高度后,需要以此为基础,对吊顶标高进行科学计算,并对全部墙体进行标高弹线。在吊顶的设计阶段,对起拱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实际的跨度,一般的起拱范围是1‰~3‰。随后,施工部门要将龙骨吊杆的长度进行测量;安装吊杆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员必须确保吊杆牢固,以便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安装龙骨后,施工人员应调整其平整度。安装完石膏板后,便可以进行涂装。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实际状况增减打磨的次数来确保平整度。
3.4.2墙砖和地砖粘贴施工
铺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砂浆材料,找平层洒水保持地面湿度,通过水泥砂浆厚度和稠度合理调整后将其涂抹到粘接层。铺砖时通常都会从门口开始,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位置和标高进行控制。在基准点明确之后,可以根据由内而外、退步循序施工原则进行铺砖,对每块砖位置进行检查、校正,保障不会影响到建筑物内部审美效果,必要时可以使用木锤敲击以保持砖体平整度。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拉线等方式进行拨缝处理,将砖体间多余砂浆挤出、排除,并对砖面进行二次砸实。在砖体缝隙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进行擦缝处理,避免砂浆凝固影响到勾缝效果,合理控制缝的深度,保持缝隙光滑平整,没有毛刺。
3.4.3卫生间防水
卫生间防水施工在整体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用十分关键。卫生间是最易积累大量水的空间,一旦施工出现问题,会对周边业主造成极严重的不良影响。正式开展施工后,首先浇筑混凝土,此阶段必须振捣,并实施压光操作;随后定位、安装管道,进而开展地面防水施工,且对防水效果进行科学检测,以便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若未出现渗漏,便可以展开防水层保护作业,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及时对管道密实性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有效处理。
3.4.4水泥砂浆面层
在正式开展此项工艺前,施工人员应选择合适的砂浆,如中砂、粗砂等,并且对水泥含量进行科学控制,通常会选择硅酸盐水泥。在正式配比时,施工人员应压实初凝水泥;对水灰比进行科学控制,以便确保水泥终凝之前彻底完成水泥砂浆面层作业,并对水泥砂浆面层厚度进行把控,保持其均匀,且避免水泥砂浆开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装修装饰在技术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的优化,为了保证施工企业进展的先进性,结合装饰装修的市场数据分析,完善技术管理体系,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专业的施工队伍建设,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为企业赢得更高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永隆.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8):190.
[2]盛俊.建筑装修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优化措施[J].居舍,2017(35):20.
[3]高雪松.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居舍,2018(18):27.
[4]潘海杏.建筑装修施工的质量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5(05):268.
论文作者:吴自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装饰装修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砂浆论文; 建筑装修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