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安全施工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建筑施工活动的广泛开展,本身是国家和社会良好发展的体现。但是,如果在这其中出现危害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风险因素,就会使发展的效益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血的教训和更多悲剧。近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也随之蓬勃起来,相关部门通过安全监督检查和政策法规引导等措施采取相应处理,积极履行监管责任。但是,一些建筑工地仍旧事故频发,危险生产现象屡禁不止。由此,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安全管理防范工作,是施工单位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履行好监督管理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措施;意义;防范措施
1建筑安全施工的意义
1.1提高竞争力
当今社会,建筑企业多如繁星,竞争压力也相当巨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脱颖而出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建筑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建筑行业本身具有工程量,规模大,难度大的特点,要想树立良好形象,拥有良好口碑确实很难,要求建筑企业建造出来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质量,不能有半点口碑上的缺失,所以要想提高建筑质量,为了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失,就需要在合理范围内缩短工期,保证建筑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施行下去。树立良好口碑除了质量上要过硬,在建筑施工安全上也要严格把关,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合理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使建筑企业在本行业中获取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1.2提升技术水平
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防范施工事故安全发生具有积极作用,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差异性大,所以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施工安全事故,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为施工人员做专门的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安全施工。这对于企业和施工人员都是有益的,是一件共赢的举措。
1.3保障业主利益
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最终是要卖给业主,如果对建筑安全施工进行管理,让施工过程出现零事故,不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不被侵犯,也是对业主的利益的维护。建筑企业要想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有技术熟练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其次建筑材料要优质,施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其次施工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争取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从而保证了整个社会利益不受侵犯,获得良好的口碑,提高企业竞争力。
2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国家作为立法者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在建筑工程中,基本上所有的建筑企业均会遵守法律及国家的安全禁令,按照法律的约束性进行安全管理,但也存在着个别建筑企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钻空子,进行违规操作,使建筑项目达不到国家标准,不利于质量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由于国家对建筑项目的立项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导致监管力度的不足,所以,在建筑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人员的安全觉悟不高,不能及时对个别危险施工操作进行及时的处罚,形成了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使得安全管理出现不充足,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企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存在的问题
2.2.1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句话表明了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当前少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所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督。其次,在个别建筑工程中,企业领导往往为了工程的进度而降低了安全监督力度,形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2.2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每个建筑施工队伍中,有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但是此类部门在监督过程中,总是抱着“做样子”的心态,工作过于形式化、片面化,造成了安全监管不到位的态势。且部分建筑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不认同,总是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较为危险的施工操作,且在政府监管部门或者施工专业安全管理部门发现后,对其处罚力度不够,放纵了安全监管不到位情况的持续滋生。
2.2.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把关不严
建筑工程中,有较多的施工技术,且每项技术均有着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法,如在进行高支模搭建的拆解过程中,需要按照先装后拆,从上到下的原则进行拆解,但是需要使用混凝土试块来检验混凝土的相关指标、凝固状态及程度,但是在发现混凝土未凝固后,依然坚持拆解高支模,那么可能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另外,工作人员能在进入工地之前,需要佩戴安全帽及穿工作服,但是在当前看来,现场安全员在发现未佩戴安全帽的员工时,并未对其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而是草草了事,造成了安全生产把关不严的问题,且不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2.4教育培训不足
在建筑施工队伍之中,除原有的员工之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招聘更多的施工队员,据当前情况来看,一般是农民工。建筑企业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缩短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时长,虽然部分正式员工具有正确的安全意识,但是大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较容易出现危险,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情况来看,出现意外伤亡的主要是文化知识浅薄、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工群体。
3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的防范措施
3.1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的提高有益于企业将相关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传达给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跟企业一起成长。
3.2实施生产责任制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促进相关安全生产责任人自发的去履行自己的义务,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就会受到公司的惩罚以及法律的制裁,与此同时,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3.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严重影响着施工安全,这最终还是归咎于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单位,建筑企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培训和施工人员的审查,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安全的施工管理,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特别是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利用,对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
3.4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员的投入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技术以及人员的投入过少,建筑企业必将漏洞百出,安全事故难以避免,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所以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加大资金的投入,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聘请高技术人才,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且综合素质良好的员工。除此之外,还要增加技术的投资,购买安全防护用品,为员工购买保险,保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结束语
总之,安全施工和有效防范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一个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各方面要素联动的系统性工程。为此,需要施工主体、施工参与人员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努力,端正施工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履行监管职责,全方位、立体化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切实为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履行各自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盖永桓,张少梅.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的体会[J].建筑安全,2016,1:24-26.
[2]孙海明.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四川水泥,2015,11:346.
[3]谢晓寒.建筑工程中政府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论文作者:冯开益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