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_政治论文

浅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_政治论文

浅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新途径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学校 思想政治工作 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出现了各种新问题、新矛盾,这就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不要?需不需要加强和改进?回答是肯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明确提出:“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怀疑、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党的教育方针规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为培养目标服务。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由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决定的,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和质量。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本文将着重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围绕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去开展,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中心工作空对空。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学校来讲,就是紧紧围绕学校育人这个中心去开展。具体讲就是通过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教师教书育人,行政人员管理育人,后勤人员服务育人,把本部门和各自的工作同育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具有生命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总的目标是育人,但围绕育人这个目标,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也不尽相同。目前,学校转轨和改革工作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这个中心不断研究教师、职工、学生在推行校、系两极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化解矛盾,为顺利实现学校转轨和为推进教改服务。

2.超前性。即要超前预测和分析职工思想动态和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过去,思想工作往往缺乏超前预测,问题出来了,才去做工作,亡羊补牢,效果不佳。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超前意识,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为之服务。超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做好超前预测。根据本单位下一阶段要开展的中心工作,预测各方面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其次是进行综合分析,理出工作难点、重点和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切实超前作好思想工作的安排。再次,就是通过宣传、征求意见、调查谈心等手段,做好工作,保证下一阶段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3.渗透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搞好渗透要做到“三个同时”,即:布置、检查、总结业务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思想政治工作。抓好“三个环节”,即:任务下达阶段的的思想发动;任务实施阶段的宣传鼓动;任务完成阶段的总结表彰。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脱离了业务工作,就失去了生命力。业务工作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保证和活力。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同业务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务实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要同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相结合,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乏力现象。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才有效力。过去我们的思想问题,大多是由实际问题引发的,如工作安排、住房、子女就业等。要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就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给职工讲清楚。如果只讲大道理,不注意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5.实效性。即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要同做好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把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好坏作为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克服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标准空洞化的现象。这样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才能抓住根本。以前我们习惯于从召开几次会议,组织多少次学习,多少次谈心等来证明做的工作。虽注重了形式,却忽视了实际效果。一个学校,一个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党政领导都要“两手抓”。既抓业务工作,又抓思想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完成的不好,除了其他原因外,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算是做好了。

6.层次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赋予不同内容,对症下药,克服简单化,“一刀切”现象。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认识、觉悟程度、工作能力,是不一样的、有层次的。在学校,从大的方面分,有党员、群众之分,有教师、管理人员、工人之分。就教师来讲,也有老年、中年、青年教师之分。学生有年级、专业之分。做思想工作,就要深入了解不同层次人员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方式和内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切忌不考虑人的层次性特点,不分对象,采取一种方法或模式,“一刀切”去做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内容脱离对象,方法不对路,效果不佳。

7.创造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要随着变化了的情况,不断改进其方法,创新其内容,注入活力,克服僵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及活动方式都有了新变化,出现了新情况,如果思想工作还按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我说你听,我做你通”的简单说教方法去做,就没有“市场”。当前,除了发挥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外,要采用民主的方法,广开言路,积极疏导,正确引导,表彰奖励先进,激励职工和学生奋发向上。创新内容,就是使内容贴近对象,入耳、入脑,使人喜欢听。与此同时,做思想工作也要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全局意识、创新意识。还要充分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宣传媒介,如广播、电视等手段,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加强接触,融通感情,寓教于乐,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前,以培养“学校精神”,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新途径。

8.激励性。即思想政治工作要克服只注重精神鼓励,忽视物质鼓励的倾向,物质奖励同精神奖励相结合,方能持久地调动职工积极性。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物质奖励就是根据职工的工作表现,贡献大小,给职工以物质奖励。根据职工贡献大小,在收入方面有所差别,也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精神鼓励,就是运用表扬先进,给予荣誉等方法,增强职工荣誉感,激发职工工作热情,鼓舞人们上进。在学校,精神鼓励的作用决不可低估,知识分子的荣誉感,成就感比较强,对作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使他们的贡献受到学校的承认,得到人们的尊敬,就会更加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既要物质鼓励,又要精神鼓励,强调以精神鼓励为主。只讲物质鼓励,不讲精神鼓励就会把职工思想引入邪路;只讲精神鼓励,不讲物质鼓励,激励作用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9.表率性。即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同政工干部的表率作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是职工群众积极向上的缩影,是单位精神形象的体现者。要通过一年一度的评先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号召大家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先进分子看齐。把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变成大家作好本职工作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政工干部要做工作,就必须处处起表率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人师表,通过政工干部的表率作用,取得职工的信任,职工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做思想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10.感染性。即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忌居高临下,简单生硬。思想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职工才能从思想上接受你的看法和主张。否则,职工就不会按你的要求去做,即使一时强行去做了,也很难持久。以理服人,你说的理要代表单位和大多数职工的利益,同时要说理透彻,职工才乐于接受,照着去办。

做思想工作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建立感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建立感情,就要求平时经常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自觉地培养与群众的感情,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在学校,职工的主体是教师,思想工作者要经常到教师中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工作做好了就及时表扬鼓励,生活上有困难就积极想办法解决,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要给职工讲清楚,这样就能贴近职工、贴近生活,情理交融,建立感情。我们在此基础上去做工作,不论是批评也好,鼓励也好,人们都能愉快地接受,真心实意地照着你说的去做。

标签:;  ;  

浅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