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生素难点分析论文_魏艳蕊

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生素难点分析论文_魏艳蕊

河南省许昌县妇幼保健院 河南省 461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科门诊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儿科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全年某院儿科门诊处方共计1046张。记录使用抗生素处方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等。结果:共选择21种抗生素,有口服剂型7种、注射剂型14种,包括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其他类。0~6月组含抗生素处方百分比最低,8~15岁组最高,含抗生素处方百分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二联用药占抗生素处方百分比比较,0~6月组<4~8岁组<1~4岁组<6~12个月组<8~15岁组。头孢呋辛使用比例最高,其次是阿奇霉素。结论:建议开展合理用药方面的教育,提高临床医师和患儿家长对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与地区、季节的变换有关,因此建议编写适用于本地区儿科抗生素的参考书,以促进儿科门诊合理使用抗生素;动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规范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儿科;抗生素;感染;应用

【引言】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可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小儿年龄小、免疫力较低,容易摧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抗生素在小儿治疗中应用也较广泛,但是大量应用抗生素增加了耐药菌株出现的几率,严重影响到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加强儿科门诊抗生素应用的管理。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全年12个月某院儿科门诊处方1046张。

2、方法:填写抗生素使用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抗生素名称和种类、联合使用情况、是否做药敏试验等,根据患儿的年龄、使用抗生素的不同分为五组。

二、结果

1、儿科门诊的疾病分布情况

经调查统计发现,该院儿科门诊疾病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呼吸道疾病,在总处方数中占比62.7%,消化道疾病在总处方数中占比16.8%,预防用药及其他在总处方数中占比20.5%。

2、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某院儿科门诊共选择21种抗生素,有口服剂型7种、注射剂型14种,包括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克洛、头孢他美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替唑;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青霉素类:阿莫西林、青霉素G、羟氨苄青霉素、美洛西林、羧苄西林;其他类:甲硝唑、磷霉素。

3、各年龄组含抗生素处方比较情况:0~6月组含抗生素处方百分比最低,8~15岁组最高,含抗生素处方百分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用药占抗生素处方百分比比较,0~6月组<4~8岁组<1~4岁组<6~12个月组<8~1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

在使用了抗生素的处方中,口服用药处方和注射用药处方所占比例较大,在抗生素处方数中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取前五,依次为头泡他陡、头泡克厉颗粒、磷霉素钙颗粒、头泡克洛分散片及磷霉素钙片。

四、讨论

1、抗生素用药的总体分析:本组资料结果显示,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占44.0%,大多数为单用,而双联处方仅占4.2%,无三联和四联使用,符合合理用药原则。但无明确病因的严重感染或仅用单一抗生素无法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则需考虑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联合用药包括4类、12个品种,而儿科用药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小儿获得性免疫球蛋白出生6个月后开始降低,使小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增加[3]。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1~8岁小儿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率显著升高,因此提高了抗生素使用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期的研究报道,呼吸道感染是门诊患儿最多的一种疾病,并不是所有疾病均可使用抗生素。例如普通感冒或毛细支气管炎等大多数是病毒性感染,一般不宜应用抗生素,除非发生继发性感染。所以对症治疗是主要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水分、退热等。本院儿科门诊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其原因可能与本地致病菌、环境状况有关。注射抗生素主要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可能与儿科应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喹喏酮类药物受到较大限制相关,不管是单独用药还是联合应用,均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其中以头孢呋辛使用频度最高,这与其广泛的抗菌活性、且对多种β-内酰胺酶无影响有关,但因新生儿可蓄积头孢菌素,故而3个月患儿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不建议使用。

口服抗生素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其可联合其他抗生素应用,使用率最高的是阿奇霉素,可能是因为该药是较新的品种,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局部浓度高、药效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其联合其他抗生素是否适用于混合感染,尚待进一步研究。头孢克洛是仅次于阿奇霉素的口服药,其具有第二代头孢菌素的特点,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于第一代口服药。

2、联合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2.1用药途径的选择:一般采取白天静脉给药,晚上口服给药或静脉给药3d后口服给药巩固疗效。但亦选择同类且抗菌谱接近的抗生素,选择适宜的给药时间以获得最佳的药效浓度。目前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滴注,这与医生、患儿家长对抗生素静脉给药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且可应用于患儿的剂型较少有关。

2.2不合理用药分析:

2.2.1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头孢哌酮联合使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等,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同,因此效果并不一定比单用好,且联合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

2.2.2速效杀菌剂联合速效抑菌剂:阿奇霉素联合应用头孢哌酮、头孢呋辛等,由于前者可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活性,削弱了后者的抗菌作用,故不宜联合使用。但亦有研究报道,此二类药联用治疗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这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2.2.3抗生素用量较大: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但部分医师一味追求疗效,不重视不良反应,如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均对肝脏具有毒性作用,但此联合用药并不少见,特别是口服抗生素联合用药较常见。

3、建议:

3.1开展合理用药方面的教育,提高临床医师和患儿家长对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

3.2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与地区、季节的变换有关,因此建议编写适用于本地区儿科抗生素的参考书,以促进儿科门诊合理使用抗生素。

3.3动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原因,规范药物的使用。

3.4针对用药方法不当的问题,建议临床改变1次/d的输液方式,分次给药。若临床分次静滴存在困难,可采取每天第1次静滴全日量的1/4~1/3,余下药量采用肌注或口服,从而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并有3~4次峰浓度,从而增强抗菌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抗生素在临床呼吸内在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造成了严重的滥用及浪费现象。对于它的控制,我们仅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控制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向人们宣传抗生素及类似药物的一些常识,当达到医护人员和患儿见解相同时才更能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所以,在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时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及类似药物,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文富.抗生素相关性肠炎67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J].中国药业,2013(22):79-80.

[2]薛雨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15):215-216.

[3]赵艳梅.儿童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3):94-95.

论文作者:魏艳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儿科门诊合理应用抗生素难点分析论文_魏艳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