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习仲勋红军小学 745701
摘 要: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并激发学生利用现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在探索性体验活动中形成数感,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结合多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我将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关键词:数学学习 数感 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数感,并渗透到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对数和计算理解的感受力,以便他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学习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并使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数感形成
人一旦受到一定的情境影响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娱乐的状态中去,甚至是陷之而不能自拔。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他们非常喜欢游戏活动、儿童故事、小魔术表演等。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一个更有效的情境,并利用情境感染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感知,然后培养学生的数感。 当然,在创建特定情境时,数学老师应该能够专注于数学教学内容的目标,并始终将情境创造的立足点放在小学生的识数、读数和计算上,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新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从而促进其数感更好地形成。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应设计一系列思维活动,以使孩子们建立人民币币值的建构并培养他们与人民币有关的计算数感。例如,老师的创新设计类似于本题的思考练习:圆圆的存钱罐中存有一些人民币,其中一角有6张钞票,两角有4张钞票,5角有6张钞票。她计划拿出1元钱买一本数学书。你能帮她拿1元钱吗?能够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听完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可以仔细阅读问题,并沉浸在这样的故事中,他们思考、探索、交流,以帮助圆圆找到解决方案。孩子们在寻找方法的同时交换了意见,经过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之后,他们最终提出了各种提款方式。这可以为儿童的数学学习创造一个更有效的情境,从而可以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并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促进儿童的数感的形成。
二、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数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思维基于运动记忆为主,思维活动失去了动作经验,无法稳定地保留在大脑皮层中。实验操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字的感性知识,并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将其转化为理性认知并存储在记忆神经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好动和好表现的人格特质得以最大化,并且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数字并体验数字的形成。例如,在教梯形面积时,首先要指导学生温故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让他们用剪刀和硬纸板进行拼摆,分组合作探究,再集中展示汇报时总结出的几种方案:梯形沿对角线切开并分成两个三角形;将两个全等的梯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梯形被切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梯形通过切割和填充方法变形为三角形。最后,让学生通过每个数据的上下文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切割组合图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每个数据源的方向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在数据流转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据敏锐的辨识能力和甄别能力。
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以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从而使学生在交换对数的看法时可以扩展思维,丰富对数的理解,并欣赏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形成的意义。例如,当谈论“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片显示:一个量筒装满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满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看完照片后,学生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人说1.7升;有人说1700毫升,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表示相同的数量,通过讨论判断这些方法是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其可以表示为整数或小数或分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建立联系。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对数的理解,并进一步发展数感意识。
学会倾听,这也是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在实际测量中,我带领学生们到校园里测量矩形花坛的长度和宽度。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测量了花坛的长度和宽度。在课堂上,演示了多种测量方法,一些学生直接使用卷尺,一些学生使用了步测方法。在交流中,每个人都与他人交流想法,也体会到他人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感知一定的长度,发展距离感并增强数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的思维经验和操作经验,并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勇于探究,促进学生在具体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数感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锡述 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8,(5)。
[2]许文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考试周刊,2017,(A1),104。
论文作者:贺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梯形论文; 小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