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阑尾炎切除诊治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龙以周

(广西省南宁市宾阳县武陵镇卫生院外科 广西南宁 530414 )

【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进行阑尾炎病人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术后的诊治效果,进而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阑尾炎的病人106例。根据随机数表的分配规则,将106例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分为试验组,一组分为常规组,两组都有53例病人。常规组中的53例病人进行传统常规阑尾炎切除手术,而试验组中53例病人则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术。统计分析两组病人进行手术时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手术切口长度,并在病人手术后统计分析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的费用,以及病人肛门的排气时间,将统计分析的相关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试验组病人在手术进行中的相关数据以及手术进行后的相关数据均与常规组病人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阑尾炎切除手术而言,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术不仅仅能减少病人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情况以及切口长度,更能减少病人在手术完成后的住院时间、住院所需花费费用,并能有效的减少病人的切口感染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阑尾炎;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临床效果;分析

通常情况下,患有阑尾炎的病往往具有诸多不良症状,且因为发病的突然性常常导致诊治不及时,诊治效果低下[1]。而当病人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时,病人将会出现其它并发症情况,从而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应当探寻一种高效、快速的诊治方法。就此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阑尾炎的病人106例进行研究与讨论,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阑尾炎的病人106例。根据随机数表的分配规则,将106例病人分成两组,一组分为试验组,一组分为常规组,两组都有53例病人。其中,试验组病人53例中,男性病人与女性病人的比例为28:25,年龄分布在为19-57岁之间,病人的中间年龄为(38.4±2.8)岁;而常规组病人53例中,男性病人与女性病人的比例为29:24,年龄分布在为18-58岁之间,病人的中间年龄在38.6±2.3)岁。试验组病人与常规组病人在不论是年龄 、性别等基础资料比对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病人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时,进入手术室后应当对病人患有阑尾炎的部位(即病人的右腹下侧)进行硬膜外麻醉,护理人员应当将心电图、血压等监测仪器与病人相连接,并对病人覆盖氧气面罩。

而常规组病人在以上基础上进行传统常规阑尾炎切除手术。在病人的右下腹位置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6.7cm左右;之后寻找出阑尾,并将阑尾进行切除;切除阑尾后,对病人的切口处进行缝合[2]。

试验组病人则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术。进行手术时,医师应当根据病人表现的临床特征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2.6cm左右,对病人的各层组织逐渐切开,使病人的腹内斜肌与腹横机分开,以便剪开腹膜找到阑尾所在的位置。剪开腹膜后应当运用医用纱布将病人腹腔中溢出的脓液进行清除,并将腹膜运用保护巾进行固定[3]。剪开腹膜后,对病人的阑尾进行切除,对病人进行手术的位置进行消毒处理,并将阑尾切除后剩余的部位埋入盲肠。对病人的腹腔进行清理后,运用四号手术线对病人的各层组织进行缝合并封闭切口。

两组病人进行手术后,应当运用药物对斌哥进行抗感染诊治,且当病人的肛门排气后,才能给予病人流质事物,一定时间后对病人的切口进行切线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9.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进行手术时的相关数据对比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进行中的相关数据对比方面,试验组53例病人,手术进行的平均时间为(34.97±10.26)(min),病人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3.94±1.72)(ml),进行手术的平均切口长度为(2.47±1.17)(cm);常规组53例病人,手术进行的平均时间为(75.32±11.87)(min),病人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9.434±4.32)(ml),进行手术的平均切口长度为(6.43±1.73)(cm)。两组病人进行手术时相关数据在进行组对比时,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表一所示:

表一 两组病人进行手术时的相关数据对比

3.讨论

一般情况下,患有阑尾炎的病人多为急性阑尾炎。而急性阑尾炎发病较为为突然,且发病时,病人容易出现不良症状。而病人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病人极有可能出现其它并发症情况,甚至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

患有阑尾炎的病人在临床诊治时一般会采用传统常规阑尾炎切除手术。但是,由于病人在进行手术时,进行手术的切口长度过长,对病人的创伤部位影响较大,使病人进行手术后创伤部位不容易恢复,极易出现瘢痕;再者,病人进行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较多,切口也容易被感染[5]。而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却能减少病人进行手术时的切口长度,创伤部位在手术后形成的瘢痕并不明显。并且病人手术后进行住院的时间较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较小,康复的时间也较短,而住院花费的费用也较低。因此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于传统常规阑尾炎切除手术。

参考文献

[1]田德伟.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诊治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 (32) : 89 - 90.

[2]杨石祥.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诊治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6 (8) :1569-1570.

[3]杨小东.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诊治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 (19) :44 -44.

[4]杨素将.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诊治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现代诊断与诊治,2014,9 (3) :488-489.

[5]任建强.探讨分析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27):66,68.

论文作者:龙以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诊治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龙以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